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浏览次数: 548次| 发布日期:02-03 02:35:23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2、(2008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其它类
1、比喻/象征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象征是指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总之,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后者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前者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前者只限于修饰语句,后者作为文学创作基本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高考精题回放】
(2008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分析:本小题通过比较鉴赏,要求体会“夕阳红”意象的深刻含义,既考查考生对两首词的整体理解,又考查学生对“夕阳红”特定含义的个性解读,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功底。“夕阳红”的特定含义不能离开全词的内容而臆造。如由侯词中作者成长无成与一举登第、终有成就形成对比,可以判定“夕阳红”含有老有所成的豪情壮志;由《三国演义》中“淘尽英雄”与“青山依旧”形成的对比,可以体会到“夕阳红”含有的人生苦短的意思。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风格特征/语言特色
所谓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现代汉语词典》义)在文学作品中,风格往往指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它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加深刻,能反映作者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质的外部特征。作家风格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作家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定型的过程。
具体而言,广义的风格特征体现在作品各要素中,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高度统一。它可以表现诗人选择题材的个性、对主题思想挖掘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也可以表现为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手法、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语言表达的独创性等。它与作家的阅历、经历和个性密切相关。文如其人,我们解读某位作家风格要学会知人论世。而在诗词鉴赏中,所指的风格特征一般都是狭义的,即从诗人选材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角度去分析。有时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的语言风格特征。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风格特征的基本知识:
从诗、词、曲主导风格上看: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和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之分。
不同题材的诗词风格:宫廷诗、闺怨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静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慷慨悲凉)、咏史诗(雄浑壮阔)、讽喻诗(沉郁激愤)
每位诗人、词人的风格也不同:如苏东坡、辛弃疾(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灵运、谢眺(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屈原(雄浑悲壮),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等等。即使是同一作家,其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如苏东坡作品主导风格是豪放派的,但也写过《江城子》这样缠绵悱恻的悼亡诗的,还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
而语言特色是指诗词在遣词造句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文章风格上的一个具体方面。在高考中,命题指向比较具体,考生容易思考和作答。常见的分析诗词语言特色的题型有:一是炼字(句)型,要求指出某句(联)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并联系该句(联)分析其意义(字面意义和临时意义);二是辨析修辞型,要求学生指出某句(联)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是评价型,一般指题目中引用前人评价,要求学生对之分析评价,或者题目已经交待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只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即可,难度较低。
总之,无论是概括诗词整体风格还是分析语言特点,不能只流于字面意义的解说,而要联系诗文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意义和哲理。
【高考精题回放】
1、(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杯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分析:这道小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考生可以联系注释了解顾炎武的志向,在此基础上去理解“肝胆”,即可推断出这“肝胆”应该指的是对故国的一片赤诚忠心、一片爱国之志。而“阅”,由“看”引申为“见证”。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2、(2008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 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其它类
1、比喻/象征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象征是指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总之,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后者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前者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前者只限于修饰语句,后者作为文学创作基本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高考精题回放】
(2008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分析:本小题通过比较鉴赏,要求体会“夕阳红”意象的深刻含义,既考查考生对两首词的整体理解,又考查学生对“夕阳红”特定含义的个性解读,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功底。“夕阳红”的特定含义不能离开全词的内容而臆造。如由侯词中作者成长无成与一举登第、终有成就形成对比,可以判定“夕阳红”含有老有所成的豪情壮志;由《三国演义》中“淘尽英雄”与“青山依旧”形成的对比,可以体会到“夕阳红”含有的人生苦短的意思。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2、风格特征/语言特色
所谓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现代汉语词典》义)在文学作品中,风格往往指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它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加深刻,能反映作者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质的外部特征。作家风格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是作家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定型的过程。
具体而言,广义的风格特征体现在作品各要素中,是多样性和同一性的高度统一。它可以表现诗人选择题材的个性、对主题思想挖掘的深刻性和独特性,也可以表现为创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现实主义手法、批判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语言表达的独创性等。它与作家的阅历、经历和个性密切相关。文如其人,我们解读某位作家风格要学会知人论世。而在诗词鉴赏中,所指的风格特征一般都是狭义的,即从诗人选材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角度去分析。有时就是要求考生分析诗词的语言风格特征。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要了解一些关于风格特征的基本知识:
从诗、词、曲主导风格上看:有诗庄、词媚、曲谐之说,而词又有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和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之分。
不同题材的诗词风格:宫廷诗、闺怨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静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慷慨悲凉)、咏史诗(雄浑壮阔)、讽喻诗(沉郁激愤)
每位诗人、词人的风格也不同:如苏东坡、辛弃疾(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谢灵运、谢眺(自然),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屈原(雄浑悲壮),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等等。即使是同一作家,其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如苏东坡作品主导风格是豪放派的,但也写过《江城子》这样缠绵悱恻的悼亡诗的,还有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等。
而语言特色是指诗词在遣词造句上呈现出的特点,是文章风格上的一个具体方面。在高考中,命题指向比较具体,考生容易思考和作答。常见的分析诗词语言特色的题型有:一是炼字(句)型,要求指出某句(联)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并联系该句(联)分析其意义(字面意义和临时意义);二是辨析修辞型,要求学生指出某句(联)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是评价型,一般指题目中引用前人评价,要求学生对之分析评价,或者题目已经交待其语言方面的特点,只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即可,难度较低。
总之,无论是概括诗词整体风格还是分析语言特点,不能只流于字面意义的解说,而要联系诗文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意义和哲理。
【高考精题回放】
1、(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杯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分析:这道小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考生可以联系注释了解顾炎武的志向,在此基础上去理解“肝胆”,即可推断出这“肝胆”应该指的是对故国的一片赤诚忠心、一片爱国之志。而“阅”,由“看”引申为“见证”。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 ›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
- › 高考古诗词鉴赏主观题满分策略(人教版高三必修)
- › 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冀教版八年级必修)
- ›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
- › 以流行歌曲为梯,启诗词鉴赏之窗——谈第三册古诗词教学
- › 诗词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维指导
- › 诗词鉴赏考前复习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 › 杜甫《丽人行》诗词鉴赏
- › 杜甫《哀江头》诗词鉴赏
- › 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与实
- ›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型“诗眼”解题方法
- › 杜甫《春宿左省》诗词鉴赏
- ›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诗词鉴赏
- › 雷震《村晚》诗词鉴赏
- › 张籍《秋思》诗词鉴赏
tag: 诗词鉴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栏目导航
诗词教学 推荐
-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 ·浅谈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人教
-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
- ·耿氵韦 诗鉴赏
- ·李白诗鉴赏(17)
- ·杜甫诗鉴赏(21)
- ·杜甫诗鉴赏(6)
- ·杜甫诗鉴赏(7)
- ·杜甫诗鉴赏(8)
- ·杜甫诗鉴赏(9)
- ·杜甫诗鉴赏(10)
- ·杜甫诗鉴赏(11)
- ·高考古诗词鉴赏主观题满分策略(人教版
- ·古典诗词中的落花与落叶(冀教版七年级
- ·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冀教版八年级
-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词鉴赏
- ·月与诗——有关月亮的诗词句子(语文版
- ·李贺诗鉴赏(9)
- ·李贺诗鉴赏(11)
- ·李贺诗鉴赏(10)
- ·李隆基诗鉴赏
- ·李贤诗鉴赏
- ·李益诗鉴赏(4)
- ·李益诗鉴赏(5)
- ·李绅诗鉴赏
- ·李涉诗鉴赏
- ·李益诗鉴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