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雪国寻踪(花未眠|川端康成)

雪国寻踪(花未眠|川端康成)

浏览次数: 352次| 发布日期:10-18 02:16:34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雪国寻踪(花未眠|川端康成),

去年春天,我来到日本爱知大学文学系任教。不久,应云南人民出版社之约开始写作《〈雪国〉论》。川端康成的《雪国》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代表作之一,全书不足八万字,与许多中外名著相比,也许算不上鸿篇巨制。但这本书在日本,却真正是家喻户晓。只要一提起《雪国》,连饭馆的厨师也能立即流利地背出小说的开头。《雪国》的成功绝非偶然,它是作家生命的结晶。篇幅虽不长,创作过程却非常特殊,为世所罕见。小说从开始创作到最后完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跨越了整个二战时期,前后花费了十三年的时间。不仅如此,川端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再次将本来已经完稿的《雪国》删改、压缩,并亲自用毛笔抄写出来,留下了两册极其珍贵的线装的毛笔版遗稿《雪国抄》。这一工作完成之后,他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八万字贯穿了一个作家从青年到老年的大半个人生。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于2000年11月亲自去到作家创作《雪国》的地方、也是小说故事的舞台——新泻县的越后汤泽,并沿着川端当年的足迹以及小说中主人公的所到之处逐一寻访。越后汤泽位于日本中部靠日本海的一侧,虽然僻静,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八百多年前的掘川帝宽治三年,源赖纲的家臣三郎兵卫信庆献给越后弥彦神社的地图上,就已有了汤泽的记载。源氏战国时代,这里曾经是古战场。   《雪国》开篇所写的“县境”指的是群马县(古上野国)与新泻县(古越后国)交界的地方,因此这一地区被称做“上越”。群马县与新泻县的县界是绵延一百公里以上的三国山脉,两县被这一山脉所阻隔。

  小说中那条著名的跨越县界的隧道——“清水隧道”,其实是由长长短短一共五、六段隧道构成,位于日本铁路的“上越线”上,全长9702米,于1930年峻工,第二年全线通车。当时隧道长度在世界上排名第九。隧道两端的海拔相差很大,为了避免铁路过于倾斜,隧道不是直线,而是在山体中心绕了一个完整的大圆圈,如同隐藏在山脉内部的盘山道。由于隧道长达近十公里,又是圆形,内部不易散热,冬季蒸汽机车在暖气的作用下往往出现锅炉温度过高的情况,因此在进入隧道之前要接上一节电气机车,当时只有这一个地区实现了电气化。   

  川端当年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出入雪国的。那时“上越线”只有这一条铁路。清水隧道东端的水上町与西端的汤泽町风景迥异,有时这边晴空万里,那边却烟雨迷朦。特别在冬季,隧道两边完全是别样的天地,由水上町穿过隧道,就像是进入了白雪的世界。这是因为越后汤泽地处山间低谷,来自日本海的湿润气团受地势的影响极易在此形成降雪。清水隧道开通前,冬季大雪封山,汤泽仿佛被银色世界紧紧包裹起来,出入都很困难。三国山脉两侧的居民甚至彼此互不相知。要去东京必须从长野市方向绕行,得足足花上两天的时间。对于生活在山坳田间的汤泽人来说,东京以及不会下雪的伊豆温泉如同梦幻。清水隧道开通后只需五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东京了。这条隧道的开通给汤泽地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多少年来身穿雪裤的人们看到了新鲜的洋装,听到了语尾轻妙的东京话。东京一带游客的大量涌入,把都市文化与现代风俗带到了这块宁静淳朴的土地上。   

  我翻检着川端当年的日记,踏上“上越线”列车。火车在巨大的三国山脉腹内急速穿梭,频繁地出入隧道,明暗交替变换,在最后一段隧道里奔驰了近九分钟后终于冲出山峦的重压,进入了“雪国”。这里的寒意确是比山的那一侧浓重得多。一出隧道即是小说中所写的“信号所”——土樽站。这是一个偏僻寂寥的山间小站,站内空无一人,既没有旅客也没有检票员,周围只有高耸的群山和静静延伸的铁道。这就是《雪国》的主人公岛村出入雪国的必经之所。   

  从土樽乘汽车不用二十分钟就到了汤泽。这的确是个山坳深处的小镇,道路极窄,四周群山环绕。在深秋的晴空下,山体被树木染成了桔红色。由于季节原因没能看到小说中所描绘的大雪封山景象,不免有点遗憾,但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整体晕染在秋色中的山脉,却同样令人陶醉。公路两边满是丛生的芭茅,对《雪国》中所描绘“好像倾泻在山上的秋阳一般”的银色,我这才有了真切的感受。光滑的茎杆顶着一团团柔细的绒球,阳光穿透过来,产生一种温柔的透明感,在秋风中微微摇动,显得有些寂寞和柔弱。   

  我投宿的高半饭店,正是当年川端萌发灵感并创作《雪国》的地方。川端在创作《雪国》之前和期间先后五次来到越后汤泽,每次都住在高半饭店。当时在汤泽火车站前已经新建起一些温泉旅馆,但川端却避近就远,来到了位于半山腰的高半饭店,一来因为这里拥有汤泽温泉的泉源,二来这是当地极有历史的一家旅馆。距今八百年前,高半饭店的祖先高桥半六,在前往关东的途中身染急病,为寻蝮赤蛙为药而偶然发现了天然涌出的汤泽温泉。江户时代,高半曾经是东北到关东的驿站。《雪国》中写到“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封建诸侯出巡的年代修建的”,当是那个时代保留下来的古老建筑。汤泽温泉至今仍以其药用价值而闻名。八百年间,汤泽温泉日夜不停地汩汩涌出,高半饭店历代老板也一直世袭着“高桥半左卫”的名字。除了川端康成之外,日本著名文学家与谢野宽、与谢野晶子夫妇,北原白荻夫妇等都曾经歇宿于此,赋歌创作。只是如今的高半已由朴拙的木石小屋变成了设备先进的现代化饭店。高半饭店坐落于大峰山山麓的高坡之上,与汤泽町街道有四十余米的高低差。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无论是近处古拙的神社、伸展的铁道,还是稍远处成片的芭茅、山路上的村民,亦或是更远的   

  村镇街道和滑雪场,以及县境的山脉,都可以尽收眼底。而山脚下的鱼野川,看上去则“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走进饭店并不宽敞的大厅,只见老板娘一身正规而考究的和服装扮,连服务员也都是传统服装,房间全部是和式的。川端当年住过“霞间”被原封不动地保存着,室内的一切陈设依然如故,保持着宁静雅洁的日本风格。在这里歇宿的客人可以自由参观,甚至随意进入“霞间”。川端就是在这里欣赏雪国的景色,了解艺妓们野性与纯真杂揉的魅力,体会当地的人情风物,并且在此后二十年间多次旧地重游,追怀不同季节的韵律。   

  我到达饭店时正值黄昏。进入客房,透过落地推拉门的玻璃,远处的群山和滑雪场一览无余。正对窗户的山顶,一轮略显朦胧的圆月静静地挂在那里。西斜的阳光把蜿蜒层叠的山脉映现得分外清晰,形成桔红与暗褐相间的奇妙的立体感。房间内挂着一幅字“开窗青山远”,不知何人所书,只觉情与景合,颇富诗的韵味。   

  饭店所在的高坡之下是古老的诹访神社。神社显得有些破落,周围是茂密幽深的杉林。其中有几棵苍劲参天,树龄已达三百多年,粗壮的树干三人也难以合抱,仿佛在无言地证明着这个僻静山村中小小神社的历史。这块渗透着静谧与苍凉的地方在《雪国》中成为岛村和艺妓驹子会面的布景。树荫蔽日,一片暗绿,这色调正好被川端用来映衬驹子对岛村凄怆的感情。半枯的古杉之下,驹子坐过的那块平坦的岩石依然静卧,布满了经年不褪的青苔,令人感受到当年盛夏之中凉风习习的雅趣。   

  我从诹访神社沿坡而上,在细雨中走过通向饭店的“丛竹小径”。小径窄小得几乎不成其为道路,透着几分荒野的气息。路上满是濡湿的落叶,两侧笔直的杉树更加突出了小路的坡度。杉树的根部都弯曲成优美的弧线,那是经年累月被积雪压迫的痕迹。这不禁令人想到,当年曲终宴散的深夜,驹子是怎样在酒后走过这条积雪覆盖的坡道去岛村房间的呢?那需要多么大的热情啊。   

  长期以来,汤泽町“历史民俗资料馆”一直设有专门的“《雪国》展示室”,陈列着与《雪国》有关的各种资料。据统计,到1999年8月底,前来参观的已超过三十万人次,这对于偏远的汤泽町一个小小的资料馆来说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一九九七年四月至七月,为纪念旧版《雪国》问世六十周年,在汤泽町举办了“川端康成与《雪国》的世界”的展览。为配合此次活动而发行的《川端康成〈雪国〉汤泽事典》(平山三男编辑)一书,两年之间已经两度再版。2000年,作为川端康成百年诞辰纪念活动之一,汤泽町又举办了长达半年以上的“《雪国》文学散步”活动。我的雪国之行正好赶上此次活动的尾声。   

  川端康成从听说汤泽温泉,到投宿高半旅馆而邂逅艺妓松荣,也许都出于偶然;但正是这一系列的偶然,一经与川端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觉相结合,便促成了名著《雪国》的诞生。

摘自《中华读书报》




雪国寻踪(花未眠|川端康成)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川端康成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