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里尔克
浏览次数: 862次| 发布日期:08-23 03:41:13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论里尔克,
www.350xue.com
也不能忍受的尘世苦难。然而,当我企图找到对这种声音的某种解释,并沉湎于这种声音时,另一幅图画,那幅浑身笼罩着光辉的男童画像并没有离开过我的脑海,这个男童身套玻璃罩,在尘世之物的上空飘浮,并轮番地说明尘世的事物,用那些似乎从另一个世界形成的语言和声音描述所见到的每一样东西。这个玻璃球体在飘浮性的漫游中发出越来越亮的光芒,发出越来越强的声音,直到它的居住者最终把它碰碎,球体的光辉在大海波涛的黑暗中耗尽,并回归到那不可能与具体艺术现象有关的无名因素之中。当然,这样的玻璃监狱,由于这种玻璃监狱而带来的危害,现在影响到每一位艺术家。我们的比喻是多么切合我们今天晚上纪念的这个诗人啊!
勒内·玛丽亚·里尔克在准备离开活人的世界时,曾经作为一个违背歌德关于“掉头之舟”的名言、努力从光明回归黑暗的人,把自己的帆置于日落的方向。然而,我们知道,这条通向西方的道路可能并不是一条通向另一个方向的道路。而且,我们也知道并相信:这个在我看来与其说已经离开我们,倒不如说已被我们接受的朋友,最终将抵达那个对于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灵来说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哪怕他的旅行必须通过对跖者⒁居住的那些尚未发现的大陆。
--------------------
①鲁道夫·亚历山大·施罗德(1878—1962),德国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和文学活动家,但主要是一位有影响的文艺理论家。《论里尔克》是他为纪念里尔克作的讲演稿,被收入德语文学批评杰作选《德语文学批评》第三卷。
②斯蒂芬·盖奥尔格(1868—1933),德国诗人。
③胡果·冯·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奥地利诗人、戏剧家。
④“上帝之城”,是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354—430)的学说。奥古斯了认为,人们虽然应该服从世俗政权,但世俗政权只是“世人之城”,最终必将覆灭,并逐步由“上帝之城”取代,而教会则是“上帝之城”在地上的体现。这一学说为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教权至上提供了理论根据。
⑤蛇发女怪,希腊神话中的女怪,人见其貌即成石头。
⑥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出生于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
⑦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公元前 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⑧《祈祷书》,里尔克的主要诗集之一,全书分三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和《贫困和死亡》。
⑨《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随笔》,里尔克的著名小说。
⑩《旗手》,里尔克的主要打情散文诗集,全称为:《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
⑾《玛丽亚的生平》,里尔克的主要诗集之一。
⑿《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里尔克的名作。奥尔甫斯系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歌手。
⒀《杜依诺哀歌》,里尔克的名作,由十首哀歌组成。
⒁对跖者,在地球上相对两个点上居住的人。
选自《里尔克诗选》 臧棣
论里尔克
www.350xue.com
也不能忍受的尘世苦难。然而,当我企图找到对这种声音的某种解释,并沉湎于这种声音时,另一幅图画,那幅浑身笼罩着光辉的男童画像并没有离开过我的脑海,这个男童身套玻璃罩,在尘世之物的上空飘浮,并轮番地说明尘世的事物,用那些似乎从另一个世界形成的语言和声音描述所见到的每一样东西。这个玻璃球体在飘浮性的漫游中发出越来越亮的光芒,发出越来越强的声音,直到它的居住者最终把它碰碎,球体的光辉在大海波涛的黑暗中耗尽,并回归到那不可能与具体艺术现象有关的无名因素之中。当然,这样的玻璃监狱,由于这种玻璃监狱而带来的危害,现在影响到每一位艺术家。我们的比喻是多么切合我们今天晚上纪念的这个诗人啊!
勒内·玛丽亚·里尔克在准备离开活人的世界时,曾经作为一个违背歌德关于“掉头之舟”的名言、努力从光明回归黑暗的人,把自己的帆置于日落的方向。然而,我们知道,这条通向西方的道路可能并不是一条通向另一个方向的道路。而且,我们也知道并相信:这个在我看来与其说已经离开我们,倒不如说已被我们接受的朋友,最终将抵达那个对于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灵来说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哪怕他的旅行必须通过对跖者⒁居住的那些尚未发现的大陆。
--------------------
①鲁道夫·亚历山大·施罗德(1878—1962),德国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和文学活动家,但主要是一位有影响的文艺理论家。《论里尔克》是他为纪念里尔克作的讲演稿,被收入德语文学批评杰作选《德语文学批评》第三卷。
②斯蒂芬·盖奥尔格(1868—1933),德国诗人。
③胡果·冯·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奥地利诗人、戏剧家。
④“上帝之城”,是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奥古斯丁(354—430)的学说。奥古斯了认为,人们虽然应该服从世俗政权,但世俗政权只是“世人之城”,最终必将覆灭,并逐步由“上帝之城”取代,而教会则是“上帝之城”在地上的体现。这一学说为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教权至上提供了理论根据。
⑤蛇发女怪,希腊神话中的女怪,人见其貌即成石头。
⑥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出生于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
⑦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公元前 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⑧《祈祷书》,里尔克的主要诗集之一,全书分三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和《贫困和死亡》。
⑨《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随笔》,里尔克的著名小说。
⑩《旗手》,里尔克的主要打情散文诗集,全称为:《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
⑾《玛丽亚的生平》,里尔克的主要诗集之一。
⑿《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里尔克的名作。奥尔甫斯系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歌手。
⒀《杜依诺哀歌》,里尔克的名作,由十首哀歌组成。
⒁对跖者,在地球上相对两个点上居住的人。
选自《里尔克诗选》 臧棣
论里尔克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论里尔克
tag: 里尔克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幽寂的光芒(花未眠|川端康成)
- ·百年川端康成
- ·川端康成年谱
- ·天涯孤儿——川端康成
- ·里尔克:一生无家可归
- ·史懷哲讀後感(学生作品)
- ·非洲之父史怀哲名言
- ·二十世纪人道精神伟人——史怀哲
- ·我有一个梦想(中外文对照)
- ·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①
- ·里尔克诗选——给一位朋友的安魂曲,声
- ·里尔克诗选——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
- ·里尔克诗选——杜伊诺哀歌
- ·莱纳·马利亚·里尔克简介
- ·论里尔克
- ·老子传奇(二)
- ·汉语里尔克(介绍里尔克的网站)
- ·剖解仙心说诗人——世界上读得最多的德
- ·永不枯竭的里尔克
- ·邂逅里尔克
- ·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 ·里爾克著作
- ·人类首次拍到南北极光“同放光彩”的景
- ·《物种起源》导言——从东方进化论看达
- ·空间和时间旅行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