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课文说明课文的基本内容课文的语言特色关于练习
课文说明
一
达尔文(1809一1882)是“进化论”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一位名医之家,1825年进爱丁堡大学学医,1828年进剑桥大学学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至1836年,由于汉斯罗教授的推荐,以自然科学家身份,随英国皇家军舰贝格尔号环球旅行。五年间,他考察了许多地方,对各种生物进行了搜集研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甚嚣尘上的“神创论”“物种不变论”的传统观念,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物种起源》:“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虽然存在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的‘目的性’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马克思致斐·拉萨尔(1861年1月)》)达尔文还有《动物与植物在驯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等名著。
二 课文的基本内容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至第三段是第一部分,交代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早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第四至第七段是第二部分,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第四段介绍的主要观点是“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是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推想出来的。作者没有满足于这个结论,因为它还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第五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是怎样研究物种变异的原因的,他“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
www.350xue.com
,“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
第六段是由家养变异得出的结论:其一,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其二,人类选种力量是伟大的。家养变异的研究,为作者研究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提供了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第七段作者总结性地介绍了《物种起源》的几个主要观点:创造论是错误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三 课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
1.“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
“又”,说明作者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继续搜集资料。“当时”与“现在”相对而言,用“当时”,强调了两层意思:一是当时达到的认识水平,二是现在认识又有所发展。
2.“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窜入”用得准确而又生动,它说明了在这项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错误的出现很难避免。
3.“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这个双重否定句用得很有表现力。第一,它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第二,它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下面再剖析几个长句。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1)表达了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搜集,整理,研究。
(
www.350xue.com
2)强调了搜集过程中的关键,即“耐心”而全面(“各种”)。
(3)说明了估计的谨慎,用“也许”“一些”,正体现了这种心理过程。
2.“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1)既说“事实”——一般的感性材料,又说“证据”——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足见周密。
(2)既说“叙述”——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又说“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足见谨严。
3.“我经常获得动物因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1)说“还不够完备”,但可以“提供线索”,而且是“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充分说明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足见谨严。
(2)因为“还不够完备
www.350xue.com
”,所以只说“提供线索”,而不说提供带规律性的结论之类,足见周密。
关于练习
一 本题旨在训练辨析文章主要内容和一般内容的能力,训练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内容上,筛选出重要信息的能力。
1.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或: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2.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课文说明课文的基本内容课文的语言特色关于练习
- › 《物种起源》导言——从东方进化论看达尔文主义
- › 《物种起源》导言——读书入迷的小达尔文
-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热爱大自然
-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爱因斯坦理论受质疑
- › 《物种起源》导言——千年十大思想家
-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课文说明课文的基本内...
- › 《物种起源》导言—— 更新观念 改革教法——再教《〈物种起源〉...
- › 《物种起源》导言——《物种起源导言》相关资料 教学建议课文内容...
-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进化论的局限性
- › 《物种起源》导言及达尔文相关素材
- › 《物种起源》导言——《物种起源》导言--相关知识 难点分析
- › 《物种起源》导言|自学成才的达尔文
-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 《物种起源导言》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一必修)
- › 《物种起源》导言——敢跟达尔文叫板的人
- › 《物种起源》导言
tag: 特色 达尔文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人类首次拍到南北极光“同放光彩”的景
- ·《物种起源》导言——从东方进化论看达
- ·空间和时间旅行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相关知识
- ·《为了忘却的记念》——历史风貌要留,
- ·《为了忘却的记念》——黑暗中国的文艺
- ·《神奇的极光》《空间和时间旅行》的几
- ·《改造我们的学习》典型题例
- ·《种树郭橐驼传》学练导程
- ·庄周买水
- ·读《伊索寓言》\记钱钟书与《围城》.
- ·《鸿门宴》素材梳理及其内涵挖掘
- ·《围城》中的精妙比喻
- ·花未眠课文(川端康成)
- ·《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虚无主义”(花
- ·花未眠
- ·《花未眠》
- ·散文鉴赏方法
- ·庄子思想中的道与气 (二)
- ·庄子思想中的道与气 (一)
- ·庄子思想中的道(四)
- ·老庄与孔孟哲学(三)
- ·老庄与孔孟哲学(二)
- ·老庄与孔孟哲学(一)
- ·蝴蝶的文学(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