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浏览次数: 829次| 发布日期:05-17 03:15:14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而自牧,惧满溢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终。文武并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也哉(代百司之职役哉)?
将原文与现行课文相比可知:删除“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等地方,文辞确乎简洁;而文章的儒道分野也较为模糊,不像“文武并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所尽言的那样。但行文的豪健气势则大打折扣,丰富的内涵也大为削弱,甚至有些地方会产生误解。
1、(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被“安”所取代,表面看这只是一字之易,其实则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理”与开头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的“安”是一个意思,而与“居安思危”中的“安”的意思不同。前者是“安定”“治理”的意思;后者则是“平安”“安全”(的地方/环境/时候)的意思。这也有助于避免“居安思危”的误导。
2、“不念”后面四句当一气读之,而在选义时切不可断章而取之。现将此句的句意层次划分如次:
人君当神器之重,///③1(并列) 居域中之大,// ②1(因果) 将崇极天之峻,///③2(并列) 永保无疆之休;/ ①(转折)不念居安思危,////④1(并列) 戒奢以俭,///③3(因果) 德不处其厚,////④2(并列) 情不胜其欲,//②2(假设)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③4(并列)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这里标明复句关系层次的用意在于检验行文的逻辑思路。删除“将崇极天之峻”等句后,文意却受到明显的损伤:只顾及行文在思路上的顿挫跌宕,却失之在内容上的正反比照,以致于本段相关的文字大大地少于第二段,形成了第一、二段内容在结构比例上的不平衡关系。在朗读上,也因失却原文低昂互节、六偶三顿、语势酣畅的特点而不甚顺畅起来。
3、删除“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一句,不仅作者的语气,其反复陈述的用意都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显示,还使得本段的文意变得非常的难解,诚如前所分析。
(壬午年正月初七改稿)
作者邮箱: wlm5059@sina.com.吴礼明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而自牧,惧满溢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终。文武并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也哉(代百司之职役哉)?
将原文与现行课文相比可知:删除“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等地方,文辞确乎简洁;而文章的儒道分野也较为模糊,不像“文武并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所尽言的那样。但行文的豪健气势则大打折扣,丰富的内涵也大为削弱,甚至有些地方会产生误解。
1、(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被“安”所取代,表面看这只是一字之易,其实则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理”与开头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的“安”是一个意思,而与“居安思危”中的“安”的意思不同。前者是“安定”“治理”的意思;后者则是“平安”“安全”(的地方/环境/时候)的意思。这也有助于避免“居安思危”的误导。
2、“不念”后面四句当一气读之,而在选义时切不可断章而取之。现将此句的句意层次划分如次:
人君当神器之重,///③1(并列) 居域中之大,// ②1(因果) 将崇极天之峻,///③2(并列) 永保无疆之休;/ ①(转折)不念居安思危,////④1(并列) 戒奢以俭,///③3(因果) 德不处其厚,////④2(并列) 情不胜其欲,//②2(假设)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③4(并列) 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这里标明复句关系层次的用意在于检验行文的逻辑思路。删除“将崇极天之峻”等句后,文意却受到明显的损伤:只顾及行文在思路上的顿挫跌宕,却失之在内容上的正反比照,以致于本段相关的文字大大地少于第二段,形成了第一、二段内容在结构比例上的不平衡关系。在朗读上,也因失却原文低昂互节、六偶三顿、语势酣畅的特点而不甚顺畅起来。
3、删除“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一句,不仅作者的语气,其反复陈述的用意都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显示,还使得本段的文意变得非常的难解,诚如前所分析。
(壬午年正月初七改稿)
作者邮箱: wlm5059@sina.com.吴礼明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李世民与泰山
-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 ›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法律思想初探
- › 《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 李世民
- › 《谏太宗十思疏》——学古代名作 写今世新篇
- › 《谏太宗十思疏》——饰终之典
- › 《谏太宗十思疏》主题论
- › 《谏太宗十思疏》——千古金鉴(《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
- › 《谏太宗十思疏》学练导程
- ›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含原文、注释、评点)
tag: 主题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滕王阁序》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滕王阁的格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重建之阁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南昌历代名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唐高宗三叹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滕王阁景
- ·读《伊索寓言》——钱钟书其他资料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滕王阁风景介
- ·《咬文嚼字》——对朱光潜先生的评价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王勃与《滕
- ·《咬文嚼字》——美丽的思想,亲切的交
-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
- ·《咬文嚼字》——我的老师朱光潜闲谈记
- ·《咬文嚼字》——忆朱光潜先生
- ·《咬文嚼字》——《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
- ·《咬文嚼字》——欣赏就美――朱光潜的
- ·《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李世民与泰
- ·《咬文嚼字》——远远望去的印象——《
- ·《咬文嚼字》——“推敲”之推敲
- ·《咬文嚼字》——也说“推敲”
- ·《咬文嚼字》——一些词义的辨析与运用
- ·《咬文嚼字》——诗人的孤寂(朱光潜)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 ·《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 ·《米洛斯的维纳斯》——从残缺美到美的
- ·《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对“米
- ·《黄鹂》——孙犁、刘白羽的作品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