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七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七

浏览次数: 785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七,

 

疏密·苏词·陈词

 

这首词同《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以至毛所有长调一样,显出一个弱点,便是词意密度太稀。

一首词的句数字数是固定的,即便偶加衬字,只等于兔子长条小尾巴,不改变大局面。在有限的篇幅里,安放多少意义、事象、词藻,每个作家不会尽同。词意的密集度也是构成风格的一个要素,作家们当然有权自主。不过,他们之间的悬殊也不会大得没止境。像世间一切事物,自由总是有限制、限度的,彻底的无政府主义不适合人类社会,也同样不适合别的场合。形式本身对密度有天然的可能性限制,你没法超越;文艺传统和阅读习惯也会培养大致的密度范围,过于轻视它们,作品便自己把自己贬出这个形式之外,等于自动出局、弃权,大家也不把你当正主儿待。作家可能不会清醒地选择什么样的密度,不过,他的写作经过他的阅读浸润、为阅读所栽培,传统下意识地潜蛰在他的艺术感觉里,趁他不知觉间从笔下溜到纸上,两个作家之间密度相隔因而不会太远。尽管如此,词还是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满足作家不同的密度倾向,也让读者可以比较、评判他们。词意太疏或太密,都不见得讨读者的喜欢。要把词写得密挤浓酽,势必把每个字眼一当十用,榨得它精疲力竭,文字省之又省,很可能导致晦涩难解;读者也受到过于沉重的压迫,喘不过气来,读得几句,便生倦怠。词意太疏,又容易显得肤廓、空洞、轻飘,读者觉得太没压力,不过瘾。读者是顶难侍奉的,我们乡里有个俗话,讲小媳妇难当婆婆的意:“冬瓜没刮皮怪没刮得皮,茄子刮了皮又怪刮了皮。”读者就像这么一位刁婆婆——不过,冬瓜本该刮皮,茄子本不该刮皮,这位刁婆婆怪得有理,作者也埋怨不得。毛不爱用词藻来涂脂抹粉,也不爱用众多的物象来刻划一个主要意思,他意义的稀薄因而没有别的手段稍加补救,好比秃子连帽子也不戴一顶的,愈显得突出。古代大家里,苏东坡要算词意稀疏的一位,他有风格“疏快”、“俊快”的一面,便与词意不壅塞直接相关。可是,把他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跟毛这首《念奴娇·昆仑》比较,前者还显得密集许多——我们得提到,《赤壁怀古》在苏词里决非密集之作,免得占毛的便宜。如果不说《赤壁怀古》偏于疏,至少得讲它持中庸之道,保有苏词的正常密度。这首词人人能诵,我还是不厌其烦抄一遍,便于对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毛词的首韵跟苏相当,气概也相类。第二韵苏指出赤壁的位置,讲明是“三国周郎”的赤壁,还特别交待自己是听别人讲的——因为东坡凭吊的地方实际并非周瑜火烧的那个赤壁,不过苏要借题目做文章,少不得张冠李戴、指鹿为马了。苏有三个意思,毛只“玉龙飞起、搅寒了天”两个意思。第三韵又相当。第四韵毛只一意,可缩为“功罪谁与评说”;苏讲“江山如画”,然后想起从前在江山里活动的豪杰,有两个意思。虽然“豪杰”指三国火攻那一战的“人物”,不完全等同于首句概述的“千古”以来给“浪淘尽”的“人物”,我们终觉这两句稍稍重复,把词意冲谈了些。权且认为下片首韵大家扯平。次韵苏写了衣着、谈笑、灭敌三意,还把“灰”和“烟”两个物象来刻划火烧之状。毛的“倚天、抽剑”恐怕只能算一个意思,甚至“拿剑裁山”整个地要算为一意,就算他共写了两意罢——这里有个阅读里不引起注意的细微末节,像“倚天抽剑”这样的烂熟语,我们一滑便过,不会细致地感到它有两个动作。我们对这些熟语的理解早已完成,这时只消从库存里提出大意,小节懒得再加理会。这是语言磨损的一个例子。又如成语常有很曲折的故事、繁杂的结构,但是,我们对成语总是囫囵理解的,从不注意它自身的复杂性。熟语比方熟人,我们只瞥一眼,便了然于心;不比生人,我们自然而然地把他用心打量、估量,揣想他的个性意图,以便决定如何跟他交道。磨损的语言也可以修复。“焦头烂额”常用来形容忙乱,我们见了这词汇只知它意指忙乱,而没心思细辨它所用的事象:“头焦”了、“额烂”了。只消添加一点儿小引子,比如写作:“忙得就像失了火,否则他们不会给烧得那样焦头烂额”;由于失火的比方勾连“焦头、烂额”的模样,这个熟语已经尘封的意义立即拂拭出来,沉睡的事象也惊醒过来,使我们注意到它形容忙乱其实很形象。这也好比一个容貌久已不被注意的熟人,有一天忽的穿件新衣,刺激得我把他的长相重新端详。苏东坡这首词里也有讲火的一个词:“灰飞烟灭”。不知道东坡之前这个词是否也已成为汉语里的熟人,专用来指“消失”;假使它也滥熟了,那么东坡这句也算得修复,他把它来描摹火攻之状,虚用的重作为实用,变虚的意义重又着实,好比老人返老还童,再次风度翩翩,精神可爱了。前边所举李贺的“踏天磨刀割紫云”也包含“倚天抽剑”的修复,换倚为踏,换剑为刀,不但抽而且磨,都惹得我们回过头来细细理解已经钝掉的那个常语。久用而贬值、熟视而无睹的意义重新放光了。毛对“倚天抽剑”的修复不在这一韵里,而在下一韵里,要到他把山做人情送礼时,倚天剑这整个意象才由旧人摇身一变而为新秀;他一直没有修复倚、抽那些具体动作,只把整个意象激活了,他也不须修复具体动作,便可完成他的词意;他倘真盯着近视眼去修补那么小的细节,我们还觉得跟他大气的作派不顶配——我们接着便看毛的下一韵。毛的三次“遗赠”,基本上只是一个意思的举一反三,远远敌不过东坡的“神游、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毛的末韵里,“太平世界”可以删去,只是环球的重复;苏的末韵出来两个意思。

毛的《沁园春·雪》与辛弃疾的《沁园春·筑偃湖未成》结构很相似。辛词道: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深雄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毛第一韵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近乎重复,“风光”两字也几乎可以点繁;辛有三意,“万马”虽是比喻,同样提供了形象。第二韵毛极相似地写了长城、大河的



www.350xue.com
景观;辛湍直下而珠倒溅,桥横截象月初缺,还重叠地把“弓”来形容月,提供了四意五象。接下来,毛照旧写雪景,辛词转到人事,意思也比毛曲折。再下来毛还在概写雪景,有两个意思,辛出来三意。下片开头那韵,毛花一句重复上片结句,辛有词藻极密的两个意思。下边两韵,两家处理得非常相似。毛花四句写重复的一个意思,再三句差不多还是那个意思;辛前四句拿谢家磊落、相如雍容描摹了山给人的两个侧面的感受,再把太史公写山的另一副面目。两人所写同样的象点鬼簿,专抄古人的名字,可是效果迥然不同。倘把辛的《沁园春·将止酒》来比,毛照样吃大亏。也无妨把苏的《沁园春·孤馆灯青》比毛的《雪》、辛的《念奴娇·野棠花落》比《昆仑》,结果没有两样。

相对说来,毛《贺新郎·读史》词意较密。但也还掉在苏辛后头。陈其年曾与朱竹垞合刊《朱陈村词》;豪放派那三家村里,毛还没进过“陈家”。我下边把陈其年的名作《贺新郎·纤夫词》跟毛的《贺新郎·读史》并抄在一起,算给他们做个介绍;耐得细烦的读者无妨听听他们的交谈,自己比较一下。毛词: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几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陈词: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稻花恰称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请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我不再把两词一句一句对比着给他们算细账,那好像打扑克似的,你压我一手,我压你一手,未免机械繁琐。无妨换个方向看看密度问题。陈词记录了征牵夫那整个事件,包括朝廷出兵、诸王受印的大局,战舰待发、巷闾骚乱的情形,牵夫被抓的安顿、表情,夫妇告别的场面、对话,甚至时季也没遗漏。同时包括想象里拉纤的状况、挨打的滋味,以至家人向神灵的祈祷——这是透过对话转告出来的。事情的全景、事件的背景、以及事后的前景都一并收纳,真是俗语所谓“头发胡子一把抓”,或者贪官纳贿,不分巨细统吃的。词的题材上承杜甫三吏三别的传统,用笔着力刻划,这也是杜韩一脉的强项。《贺新郎》一个词调共一百十六字,杜甫那六首诗只一首短于它,一百字,其余都有百五六十字。杜诗往往只取一个人、一个点、一个侧面,他细嚼慢咽,不学陈其年饕餮鬼似的来者不拒——因为这太难了。韩愈刻划景物时爱用比,这词全是毛所不喜的赋法,与杜甫更为接近。词最大的特点是,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精彩细节和画面——这正是它极其可味、可贵、甚至可畏的地方。它细节画面的密度,比得三吏三别像害了贫血症。词要写那样繁多的侧面,居然犟头不用概括,非挽硬弓、驯烈马,偏用细节来个现代战争里的地毯式轰炸——我想有创作经验的作家看了,定会挢舌不下。无妨细看这里边的画面。朝廷出兵,只是副笔,本可写意地带过;他写得细致到拜的印,甚而印上边的饰物——“蛟螭蟠”屈。里正催捉,连“鸡狗”他也不放过。捉了便罢,他还要讲明是锁在“仓后”。挨捉的动作,“捽头”是旁人看得到的,不敢“摇手”只是作家对纤夫心理的估计,他不甘心留在虚幻的心理里,非借手的动作把心理变为画面。以后受苦的情状,什么“心摧泪如雨”呀等等套话便可凑数,他不肯,具体到“背”挨“土牛鞭”打,真是一点儿不含糊。求神的时候,得“请巫”,巫得“浇酒”,这些丁男都嘱咐到了,连“祠”所在地“后园枫树下”,作家也摄出来,置诸纸上——这样唠叨的嘱咐,同时正活画出生离死别时人物的恋恋心理。写法这样地细密,作家那支生花笔,等于女人那支绣花针了。“摇手、锁系空仓、土牛鞭打、巫浇酒、神佑归田”这些顶真切的典型细节,旧体诗词里很少用到,他写来毫不费力。词和格律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有限定,要它们来做这项工作,比古体诗尤其吃力。陈写得这样眼见、耳闻、心想的逼真地步,就我短浅的见识,还不曾遇到,无论在陈之前还是之后;这首词叫我想起现代的小说,还得是好小说——也许我的感觉有点儿夸张。词的劲力全使在细节画面上,作者没打算正式发感叹,只见缝插针,几乎不费篇幅地夹进个“叹”字。细节和画面引起的密度往往要比概括、感叹、议论大得多。我顺手牵羊,举陈词里一个本地风光的例子:“稻花恰称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表面看来,它像只讲了作别的情节和时间。可是,“丁”男跟“病”妇相对举,“丁”男是能干活的,“病”妇不能,而分别恰在“稻”穗扬“花”的时候,可想病妇没法收割。“草间”像只顺笔写出作别在路草边。不过,草间也指“偷活”。吴梅村是陈年代相接的先辈——他们好像还有交往,不过这点我记不清了——吴的《贺新郎·病中有感》便在同一位置讲“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陈词里不能收割的病妇能偷活几天,作者打了个问号,只是用间谍的隐形墨水打的,打在文字的背面。我自己阅读的感受,毛所不喜的赋法,在较实的程度上包涵的内容比“比兴”可以大得多;比兴的含意在较虚的程度上、与读者个人经验和思想有关的点面上,可能引发的想象是赋无法相比拟的;但是在具体内容的密度上,赋写出的细节画面能留下好些空白,由你来补充,这个补充不会出现理解自由那一类的歧义。我举出陈的这首词,一来为了见出毛的风格,毛不会用赋法这样来刻画。二来呢,也想看看,在词的传统里,密度可能达到多大;它可以做个感觉上的座标,便于了解在实际的阅读里,我所讲毛的词意稀薄,到底是个什么感受。有些高头讲章似的理论,放在口里谈论起来震得人耳聋,写在纸上也吓得人身子变矮,只想向它叩头。我近视浅见,对它们没有偏嗜,我只巴望有那样的理论,它的形式未必衣冠楚楚,可是,它渗入自然的心理里,融为写者的写作感觉、读者的阅读感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七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诗词  毛泽东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