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曲解其意——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天人关系辨证——《中国儒教史》批评之五
第三句话,李申先生引《天论》下“尧舜之书,首曰‘稽古’,不曰稽天;幽厉之诗,首曰‘上帝’,不言人事。”两句话来重弹天与上帝是同实异名的概念的老调。仅从两句话确实看不出为什么“尧舜之书”“不曰稽天”的“天”与“幽厉之诗”“首曰‘上帝’”的“上帝”是同实异名的概念,我们所能看出的是尧舜尊重历史规律而不相信天命,幽厉迷信天帝而殆于人事的对立。更重要的是,在这两句下面的几句话:“在舜之进,元凯举焉,曰‘舜用之’,不曰天授;在殷高宗,袭乱而兴,心知说贤,乃曰‘帝赉’。尧民之余,难以神诬;商俗已讹,引天而驱。由是而言,天预人乎?”这几句话与上面是连贯的,是作者总结批判历史上重人事还是信天命的不同情况的:历史上的贤君治国重人事而不相信天命,昏君治民则信天命而不重人事。尧舜之时由于法制健全,政治清明,人民就不受神诬;在商朝中宗时法制失控,政治黑暗,民俗败坏,统治者便靠稽天来驱使人民。总之,治世重人事,乱世求天神。所以,刘禹锡认为,信不信天神,是由社会的“治世”和“乱世” 造成的,并没有什么有意志的天干预人事。因为这样断章取义的引用,必然造成曲解作者本意,使刘禹锡批判历史上那些荒于人事而迷信天神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隐而不彰。这难道是李申先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观点奇特,颇具创意,理由充足,史料丰瞻,……学识之渊博、工夫之扎实”吗?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翔实而准确的资料为依据”,“史料上的详尽占有和正确辨别”吗?
注释:
[1]见www.confucius2000.com
[2] 江秀平.儒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读李申先生著《中国儒教史》[J],世界宗教研究,2001,(2).
[3] 李申.中国儒教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断章取义,曲解其意——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天人关系辨证——《中国儒教史》批评之五
tag: 中国 柳宗元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闻一多名作欣赏》·谢罪以后
- ·徐志摩<爱眉小札>:爱的全体验
- ·快速筛选文章信息
- ·徐志摩名作欣赏《泰戈尔》
- ·读《伊索寓言》——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真
-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参考
- ·试论《呐喊》、《彷徨》的艺术风格
- ·《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 ·由对《荷塘月色》的问题整合谈高中语文
- ·《滕王阁序》同步素材—— 初唐四杰研
- ·悼志摩(林徽因)|再别康桥|徐志摩
- ·《鸿门宴》通假字(全)
- ·《闻一多名作欣赏》·纳履歌
- ·神话诗人——海子
- ·论语做人格言
- ·情和理(庄子)
- ·侧看庄子:古老阅读的现代体验
- ·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问
- ·毛泽东诗词选
- ·读《毛泽东诗词集》杂想之六
- ·毛泽东的诗|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 ·感怀《大堰河——我的保姆》
- ·花未眠板书设计
- ·高一(上)语文期中试题
- ·里尔克传——第三章 萨洛美和俄国
- ·论语别裁
- ·微子篇第十八(论语)
- ·《我有一个梦想》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