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教参:教学建议、解题指导 )
解题指导
一 小说所叙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故事,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文中哪些句子揭示了主人公变形的原因?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是什么使格里高尔这样的小人物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人变了形。从第一节的叙述,可以分析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1工作辛苦,饮食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小说写道:“我挑上了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长年累月到处奔波。在外面跑买卖比坐办公室做生意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的、低质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2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小说写道:“……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股脑儿全告诉他。……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
可见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生活的原因,心理的原因。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引起父亲、母亲、妹妹的变化:
母亲:可怜儿子,想看看儿子。看见儿子,却昏过去了。求丈夫别伤害儿子。
父亲:由惊奇而愤恨而狂怒。用手杖赶儿子回屋里去。对儿子扔苹果,追赶儿子。最后同意女儿的意见,把儿子弄走。
妹妹:开始照顾哥哥,不久厌恶,对着这个怪物,她无法跟这样的动物一起生活。最后把哥哥锁在房里。
父母亲、妹妹的亲情淡薄,人性扭曲,致使格里高尔绝望而死。
二第二、三节中,妹妹、爸爸和妈妈怎样对待格里高尔?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见课文说明“人物和心理描写”。
三格里高尔突然变成大甲虫这个情节是荒诞的。明明是荒诞的故事,为什么读者会感到合情合理,富于真实感呢?作者是怎样把握这种“艺术真实”的?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描写有什么不同?
见课文说明“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四卡夫卡的作品经常描写人物的内心状态和幻象,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反应。下面是课文中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心状态及其变化。
1不过话说回来,谁知道被解雇对我来说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呢?我若不是为了我父母亲的缘故而克制自己的话,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就会走到老板面前,把我的意见一股脑儿全告诉他。他非从斜面桌上掉下来不可!……嗯,希望还没有完全破灭,只要等我积攒好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也许还要五六年吧,我就一定把这件事办了。那时候我就会时来运转。不过眼下我必须起床,因为火车五点钟开。
2如今,格里高尔和母亲隔开了,由于他的过错母亲也许濒临死亡边缘。那门他不敢开,他生怕会吓跑了必须待在母亲身边的妹妹。除了等待,他现在没有什么别的事可做。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他开始爬行起来,他到处爬。他在墙上、家具上和房间天花板上爬,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
3他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在钟楼上的钟敲响凌晨三点之前,他便一直处于这种空洞与平和的沉思状态中。窗户外面的朦胧晨曦他还经历着了。然后他的脑袋便不由自主地完全垂下,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微弱的气息。
参考答案:
1工作勤奋,有责任感,为还清父债而忍辱负重。有自己的追求,有人生目标,还清父债就辞职,争取“一身轻松”的自由生活。
2为不能挣钱养家而忧虑,善良而又温情,眷恋家人。
3清醒地了解自己的处境,面对死亡也为家人着想,个性中有坚强的一面。
教学建议
《变形记》的作者是用荒诞、变形的艺术手法创作的。同学们理解小说反映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先让同学们预习,在了解大致情节和人物的基础上再教学。
一 在课堂上领读重点段落,理解故事情节。
1第一部分: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初步了解作者虚构的故事情节,在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但在艺术作品中是可能的。
2第二部分: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他的自责心理。
3第三部分: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绝望而死。
二 讨论主人公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并且对比家人的心理变化。讨论中引导品味关键语句。通过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三 抓住理解小说的突破口进行讨论:荒诞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人变成甲虫,是荒诞的,生活中不可能出现;作者使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主人公的甲虫习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真实的人际关系,表现了“异化”人的社会现实。在讨论中鉴赏主人公的人性,鉴赏通过荒诞的情节表现生活真实的艺术效果。
变形记(教参:教学建议、解题指导 )
- › 勇于承受压力,乐观对待生活——挖掘《变形记》的当代内涵
- › 挖掘的当代内涵——挖掘《变形记》当代内涵
- › 以变说变[《变形记》教学札记]
- › 卡夫卡与《变形记》
- › 《变形记》教学设计示例
- › 《变形记》中的生存意识
- › 变形记(教参:课文鉴赏说明)
- › 变形记
- ›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世界篇) |变形记|卡夫卡|
- › 变形记(英文版——The Metamorphosis)
- › 变形记(教参:教学建议、解题指导 )
- › 变形记欣赏
- › 《变形记》教学设想
- › 陌生的卡夫卡 ——《变形记》的解读及教学思路
- › 《变形记》作品欣赏
- › 变形记(教参:有关资料)
tag: 教学 变形记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人生的境界教学目标
- ·勾引是一种幸福的沉醉——赵鑫珊所说的
- ·戈多·等待·戈多|贝克特|等待戈多|
- ·杜甫简介
- ·也谈阿Q
- ·“精神胜利法”是阿Q寻找精神家园的方
- ·以变说变[《变形记》教学札记]
- ·说“木叶”探究活动
- ·杜甫律诗五首
- ·冯友兰境界说的方法论评析(节选)
- ·《杜甫律师五首》教学设计示例(一)
- ·《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
- ·李白书生气
- ·美学与艺术略谈|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
- ·替阿Q挽回点面子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参——
- ·守护月亮的树__忆庄子
- ·晚年冯友兰
- ·我读寒山寺|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
- ·林庚
- ·《阿Q正传》何以跑进了《彷徨》
- ·波羅蜜忍辱研究---阿Q型忍辱
- ·这个阿Q令人作呕——评电视剧《阿Q的
- ·鉴赏《阿Q正传》展示阿Q心理的手法
- ·《阿Q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
-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