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鹿鼎记》与《阿Q正传》

《鹿鼎记》与《阿Q正传》

浏览次数: 82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鹿鼎记》与《阿Q正传》,
被动为主动直到出人意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鹿鼎记》全书,韦小宝的口舌所到之处,几
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他的一张嘴,虽然不费吹之力,却远比令狐冲的“吸星大法“、林
平之的“辟邪剑法“、东方不败的绣花“神“针厉害。因为无论是“吸星大法“、“辟邪剑法“还是绣
花“神“针,若要发挥作用,还得或多或少地打斗一番,而韦小宝的一张嘴却只需动口无须动手
即能达到超常武器所达不到的目的。三是运气赛过神仙。韦小宝虽然生于尘世长于尘世,但机
遇的大门却一直向他毫不吝啬地敞开着。只要韦小宝一出场,总是吉星高照、祥云临头,坏事
能变成好事,凶险能化为吉安,不幸能变成幸运。所以,韦小宝的身边似乎时时总是有一位幸
运之神暗中跟随,使其心想事成、无所不能。
    显然,一方面韦小宝是个非武非侠的人物,另一方面却是又武又侠的人物;此人既具有世
俗社会中普通人的遗传基因,同时又具有神仙世界中“妖“的DNA。我们可以用如下一些语汇
来集中概括韦小宝的形象:韦小宝作为世俗中的人却干了连神仙也干不成的事;韦小宝生活在
世俗的环境中,而真正的世俗社会却根本不可能产生韦小宝这样的“通吃伯“、“鹿鼎公“;韦小
宝武功平平、胸无点墨,却神通广大、一手遮天。是故韦小宝虽披着世俗的外衣,却演绎着神
仙超人都难以企及的故事;韦小宝从生理上和心理上不是神仙、不是异人,但却编织着一个个
人间的神话、创造着一个个人间的奇迹。因此,韦小宝的这一独特的“世俗人妖“性格特征,既
不可能是现实世界实实在在的产物,也不可能是艺术世界合乎逻辑的产物,他只能是金大侠主
观世界随心所俗的产物。是金庸笔下半人半鬼、半神半人的那种“人妖“,在世俗社会背景下的
变种。然而万变不离其“妖“,变来变去,身上既无妖术又无妖法的韦小宝却始终不离“妖气“,
故“世俗人妖“韦小宝便成了金大侠的压轴人物。塑造完韦小宝这一“世俗人妖“之后,金大侠便
搁笔了、洗手不干了,然而韦小宝的流毒却随着《鹿鼎记》在华人世界中流行,像温疫一样地
侵蚀着读者的心灵。
    下面,笔者就韦小宝这一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以揭穿其“世俗人妖“的本质。

二、“世俗人妖“韦小宝形象之批判

1.荒唐的打斗为“世俗人妖“韦小宝进京吹起了前奏曲
    韦小宝的发迹机遇是从稀里糊涂跟随茅十八进京刺杀大奸臣鳌拜开始的(笔者注:书中虽
言茅十八进京与鳌拜“比武“,实则是进京刺杀鳌拜)。两人来到西城一家小酒店,却阴差阳错
地遇到了宫中老太监海老公。据书中交待,这海老公“面色蜡黄,弓腰曲背,不住咳嗽,似是
身患重病“,走路都要小太监搀扶,才能勉强地“慢慢走到桌旁坐下“喝酒。而且这个老太监咳
嗽时,“双手扶桌,牙关格格相击,越抖越厉害,再过得片刻,连桌子也不住地摇晃起来,桌
上筷子一根根掉在地下“。作者甚至还用了“突然全身痉挛,抖个不住“这样的字眼来极言其病
情之重。根据书中所写的病情,如果按照医学常识,此人虽不至于行将就木,起码也要到省级
以上大医院住上一段时间,恐怕才能生活自理。
    但是作者却偏偏要胡编乱造,硬将这样一个老迈体弱的重病患者神化成了特等武林高手。
一旦比起武来,年轻力壮、身怀武功的茅十八却根本不是海老公的对手,简直就像初习武术的
蒙童与全国武术冠军对阵一样。且看茅十八拉住韦小宝欲走出酒店时,作者是如何胡编的:
    只跨出两步,却见那老太监弯着腰,正站在门口,茅十八伸手往他右臂轻轻一推,要想把
他推开。不料手掌刚和他肩头相触,只觉全身剧震,不由自主的一个踉跄,向旁跃出数步,右
腰撞在桌上,那张桌登时倒塌,这一退之势,带得韦小宝也摔了出去。韦小宝大叫:“啊唷
喂,我的妈啊,痛死人啦。“茅十八猛拿桩子,这才站住,只觉全身发滚,便如火烧一般。他
心下大骇,看那老太监时,只见他弓腰曲背,不住咳嗽,于适才之事似乎浑若不知。(第三回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成“84页)
    此段妙文,要不是出自名震天下的金大侠之手,我真会怀疑写这段文字的人脑子是否会有
毛病,思维是否会有问题。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其它传奇小说,追求奇怪的情节应当是允许
的,猎奇也未尝不可,哪怕你干脆来个神话小说也罢,但无论如何总得入情入理,不能不负责
任地宣扬完全违背现实、更违背理性的怪诞情节。读者可以掩卷想一想:一个病到如此地步,
恐怕连一般医院都不敢收治的老病夫,即使平时的武功再高强,但目下毕竟病入膏肓、行走都
十分困难,如何能够在茅十八仅是“手掌刚和他肩头相触“,就将茅十八打得一败涂地了?另
外,作者的用语似乎也存在语病,这“全身发滚“四个字如何理解?人的身上如何能“发滚“,真
令人感到茫然不解。
    好了,笔者暂不去与金大侠咬文嚼字(虽然金大侠国学功底深厚,然其小说中有语病的词
句也常常可见。),不去纠缠枝叶性的东西。且看作者对海老公这个老太监的“神功“是如何解
释的,作者借助茅十八的心理活动写道:
    茅十八知道今日遇上了高人,对方多半身怀邪术,否则武功纵比自己为高,也决不能将自
己轻轻一推之力,化为若大力道。武功中虽有“借力反打“之术,“四两拔千斤“之法,但都是对
方有多大力量打来,便有多大力量反击出去,决无将小力化大力之理。他急忙转身,提起兀自
在大呼小叫的韦小宝,向后堂奔去。(第三回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成“84页)
    这样的解释能说得通吗?换言之,这样的解释合乎情理吗?文学创作能这样随心所欲地胡
编乱造吗?如果有人认为这是艺术虚构所允许的,那么随便作者怎么胡编乱造岂不都“顺理成
章“了吗?这段自我圆场的解释,令我想起了街头上卖假药的江湖医生,他们随便将一付简单
的药剂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以诱骗观众或听众上当。可是,即便这些江湖巫医,多少还
讲究些“职业道德“,总得做做样子表演治疗的效果以广招徕。然而,金大侠在这里连做做样子
也怕费劲,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谎言便将读者给搪塞过去了,并且还煞有介事地要读者相信海老
公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因此,紧接着作者又进一步举出了更加“生动“的例子:
    只奔出三步,只听得一声咳嗽,那老太监已站在面前。茅十八一惊,足底使劲,上身向前
一扑,似是向对方扑击,身子却已向后翻出。他双足尚未落地,忽觉背心上有股轻柔的力量撞
到,急忙左手反掌出击,却击了个空,身子向前扑出,摔在两名大汉身上。
    这一交摔得极重,幸好那两名大汉又肥又壮,做了厚厚的肉垫子,才没受伤。那两名大汉
腿骨折断,站不起来,手臂却是无恙,当即施展摔交手法,将他牢牢抓住。茅十八欲待抗拒,
手脚上竟使不出半点力道,原来背心穴道已给人封了。
    他背脊向天,看不见背后情景,但听得那老太监不住咳嗽,有气无力的在责备小太监:
“你又要给我服药,那不是存心害死我吗?这药只要多服得半分,便要了我的老命,咳......
咳......咳......咳,你这孩子,真是胡闹。“(第三回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
成“84页)
    这个情节写得更加离奇古怪,茅十八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被海老公打倒了,而且作者还特别
有意识地突然让海老公在攻击茅十八之后,还在责备小太监不该给其服药,强调老太监确是重
病在身。不过作者借老太监之口责备小太监给其服药为“真是胡闹“,如依笔者来看,不客气地
说,恐怕不是小太监在胡闹,而是作者在胡编!
   在其后的比武中,作者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固执地胡编下去,再一次强调身强力壮的茅十
八根本不是病入膏肓的海老公的对手。茅十八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可是老太监连望也不屑于望
一眼:
    茅十八退了两步,放开拉着韦小宝的手,左掌上扬,右掌斜按,摆了个“犀牛望月“的招
式,心想:“你要废了我左眼,再断双手,这么个残废人活着干什么?不如跟你一拼,死在你
的掌底,也就是了。“
    海老公眼睛望也不来望他,不住咳嗽,越咳越厉害,到后来简直气也喘不过来,本来蜡黄
的脸忽然涨得通红。小桂子(小太监的名字)道:“公公,再服一剂好么?“海老公不住摇头,
但咳嗽仍是不止,咳到后来,忍不住站起身来,以左手叉住自己头颈,



www.350xue.com
神情痛苦已极。
    茅十八心想:“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一纵身,拉住了韦小宝的手,便往门外窜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鹿鼎记》与《阿Q正传》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阿Q正传  鹿鼎记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