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鹿鼎记》与《阿Q正传》

《鹿鼎记》与《阿Q正传》

浏览次数: 82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鹿鼎记》与《阿Q正传》,

《鹿鼎记》与《阿Q正传》

  提到韦小宝人们很容易想到了阿Q,认为他和阿Q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人性,文化的弱点,其实,韦小宝与阿Q有极在的区别,这涉及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作者的表达方式,创作心态等一系列的问题,由这里入手,我们可以对〈鹿鼎记〉的史学地位作一个结论。

  〈鹿鼎记〉与〈阿Q正传〉反映了我们文化,人性的弱点,这一点是肯定的,但从阿Q这说,是他“集中体现”了这些弱点,我们有的缺点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到,但韦小宝是用“折射”了这些弱点,作者要批判的对象,并不是韦小宝,而是通过他的“性格才干”的所向披靡来揭示人性,文化的恶陋与荒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韦小宝处处阿臾,固然说明了他的厚颜无耻(“人文”一点说,就是人格的低下,人性的****吧),但那些腴词处处大受欢迎,不正说明人类的虚弱,麻木之不可救药么?至于他的拉笼术,他的有欲无爱,他民族是非观念的缺乏他的吹年拍马和他的成功,就是我们历史,文化虚无感,荒谬感的深刻体现。

  正如王晓明所说的,阿Q内涵的丰富已经让他失去了真实性,有很多想法都是他那个身份,经历无法具备的,但韦小宝就不同了,他的一切个性都是真实可感的,更重要的是,阿Q从出现到结束他的思想个性没有一点变化,但韦小宝混迹皇宫,官场,江湖不断历练,不断“进步”,文化,文明对人人格个性的巨大影响提示的淋漓尽致,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阿》是平面的揭示,《鹿》却是立体的剖析,抛开文本的局限,《鹿》该高出《阿Q正传》一筹。

  其二,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也大不相同,哀其不幸也好,怒其不争也好,鲁迅对阿Q绝没有什么肯定的地方,但金庸对韦小宝就不同了,有讽刺,有批判,但又不无理解甚至欣赏之处(《韦小宝这家伙》),这里涉及到作者对传统文化,道德的态度,鲁迅是五四的急先锋,对一切旧道德,旧文化都是要****的,所以就有集畸形人性于一身的阿Q;金庸是退潮之后的冷静反思与洞察,所以就有了亦正亦邪,欲说不能的韦小宝。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五四对旧文化的彻底否定是斗争的必然,但从文化的角度来说,真正的客观冷静的审视,岂不是更有用?

  我们一见阿Q,就知道要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但我们对韦小宝却是不知道该赞还是该骂,坚持理想这一定高尚吗?“变心从俗”就一定卑下吗?哪一种态度真正的对人对已都有用?这种审美国理想与历史现实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张力让人再一次体会到那种迷茫,焦灼,无所适从的人生处境,作者解构了一个乌托邦,却没有给你一个新的,“革命了,一切都好了”的神话被子粉碎,更接近真实。从艺术的角度看,也更具震撼力。。

  归根到底,最根本的原因要从作者的创作心态上找原因,鲁迅的愤激深邃因然成全了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革命家的存在,但正如王晓明指出的,过份的愤激却会使你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从容与冷静,进而失去真正深该的洞察与把握,金庸的宽容和冷静使他采取了对传统文化即颂扬又讽刺的,即接受又批判的态度,“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是一种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亦是一种境界。

------------------------------------------------

《鹿鼎记》“人妖”形象批判

一、“世俗人妖“韦小宝之由来
    如果说本书前面所剖析的金庸《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中的一系列“人妖“,几乎都
是半人半鬼、半神半仙的角色,且这些“人妖“所具有的诸多非凡功能几乎不是地球上的人所能
有,那么金庸先生在《鹿鼎记》里塑造的“通吃伯“、“鹿鼎公“韦小宝,则可以称之为世俗中的
“人妖“。
    所谓世俗中的“人妖“,是指韦小宝的身上不像金庸笔下其他江湖豪杰、武林高手那样有着
神仙般的怪异功能,但却同样有一股“妖气“。在武功方面,韦小宝简直是个蠢不可及的庸才,
不但没有任何神怪的“特异功能“,而且即使与世俗中的凡夫俗子相比,也几乎无武功可言,只
是后来学会了跳跑的本事。可是,这样一个妓院出身、不知其父的韦小宝,却能够凭着自己的
无能与无赖在任何社会阶层都获得了生存及至发展的机遇。此人没有武功,却能称雄江湖,坐
上了天地会的青木堂香主,令众多江湖好汉、武林豪杰顶礼膜拜。更有甚者,此人胸无点墨,
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就韦小宝这个形象的实质来分析,此人的性格特征属于流氓、无赖加刁钻古怪之类型,当
然作者也赋予这个人物注重“江湖义气“、“民族气节“等好的品性,但前者却应当是其性格特征
的主导方面。所以,许多金庸小说的崇拜者、研究者极力称赞韦小宝这个形象具有阿Q的特
征,对旧时代中国的文化具有批判作用。可是笔者仔细通读了《鹿鼎记》一书,却不敢苟同这
类看法。道理很简单,鲁迅塑造了阿Q的形象,并不是对这个人物进行充分的肯定,更不是将
这个人物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来描写,而是利用这个人物形象,特别是阿Q的“精神胜利
法“,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对旧中国给民众套上的精神枷锁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因此,
阿Q这个形象便成了一种典型,但这个典型并不是值得人们效仿的典型,相反却给人们提供了
一个讽刺和批判的对象。
    《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与阿Q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从表面上来看,韦小宝与阿Q有着某
些方面的相似之处,甚至个别地方还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从总体上来看,金庸对韦
小宝这个人物乃劝大于讽,肯定多于批判,在小的方面予以批判、讽刺,在大的方面则进行肯
定、赞扬。小说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在于:韦小宝这个流氓不是一个普通的流氓,而是一个能
够推动历史前进的非凡流氓。如用笔者的话来概括,即是一种特殊环境下产生出来的“世俗人
妖“。虽然韦小宝的身上没有神怪功能,没有妖术与妖法,但此人的本领以及所取得的伟绩却
连金庸笔下那些身怀妖术妖法、具有神怪功能的豪侠、怪杰所望尘莫及的。在金庸的十几部武
侠小说中,江湖好汉、武林豪杰乃至魔教异人虽然各具神通,但却只是在一方土地上称王称
霸,为了争夺天下第一高手而打得头破血流,但闹来闹去,都是些小玩意儿,最多争得了某某
帮会的头头、某某教派的教主,却不能对整个社会乃至于其所处的整个历史时代产生任何影
响。
    韦小宝却不然,此人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征服江湖、笑傲儒林,而且能够安帮治国、臣服
外夷。因此,韦小宝这个流氓便具有了任何时代、任何流氓所不可企及的能量,成了影响并推
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大英雄。虽然此人的武功与常人无异甚至不及常人,但他在世俗方面的“能
量“却神奇得不可思议,有时只寥寥数语便能转危为安、死里逃生,甚至头脑里的一个幻想、
肚子里的一个念头乃至于偶然的一个恶作剧或者意外的胡闹竟然也能化为社会和历史前进的
“动力“。正因为所有这些功能的超常发挥都是在世俗社会中进行的,所以笔者便用“世俗人妖“
来对韦小宝这一形象进行总的概括,相信这种概括是不无道理的。
    就笔者看来,韦小宝的成长和发迹的过程就是作者对其用“世俗“的方式进行“人妖“化的过
程。韦小宝虽然时时刻刻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俗社会环境中,但其人其事实质上却大大超出了
世俗社会之所能。在世俗社会中生活的无数凡夫俗子们,虽然有着与韦小宝极其相似的社会环
境,然而却无一人能够象韦小宝那样好运哼通、万事如意,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功成名就,官
运、财运、桃花运纷至沓来,成为人中之“杰“。所以笔者认为,韦小宝虽然没有铁尸梅超风的
“九阴白骨爪“、令狐冲的“吸星大法“,没有像东方不败、岳不群和林平之那样挥刀割下男性生
殖器,发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态以及品格上的扭曲,但韦小宝同样属于一种“人妖“。尽管作者
在塑造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时,一改过去的写法,极力在表面上将这个人物“世俗“化,甚至将
《鹿鼎记》称作“历史小说“,但万变不离其宗,韦小宝的形象仍然被作者从世俗之人所不可企
及的角度进行“妖化“了。
    综观韦小宝这个带有“世俗“特征的“人妖“,其“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多智
近妖。尽管韦小宝此人胸无点墨,但其智慧却远胜于一般的凡夫俗子,无论遇到什么危急的事
情,只要韦小宝在场,他都能利用自己的狡黠化险为夷。而敌方尽管智商高、武艺强,然而在
韦小宝的面前,却总是只有屡屡上当受骗的份儿,不是白痴也“白痴“。韦小宝的思维仿佛渗进
了蒙han药,敌人再聪明也会受其麻痹而丧失理智,从而听命于狗屁不通的韦大人。二是口才胜
妖。在许多性命悠关的场合,韦小宝不是凭武功、凭本事而是凭嘴皮、凭一张三寸不滥之舌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鹿鼎记》与《阿Q正传》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阿Q正传  鹿鼎记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