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钱钟书批注〈吴组缃畅谈钱钟书〉》辨正

《钱钟书批注〈吴组缃畅谈钱钟书〉》辨正

浏览次数: 16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
标签: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钱钟书批注〈吴组缃畅谈钱钟书〉》辨正,

1989年5月李洪岩采访吴组缃,1992年1月号《人物》刊登了他据录音整理的访问记《吴组缃畅论钱钟书》。为了反击“因嫉妒而毁谤钱先生的小人对《钱钟书集》很不正派的无端的挑剔和毁谤”,舒展同志新近公布钱先生1992年2月对李文的批注(见《新民晚报》、《团结报》等,这里用《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24日选载本)。 

李洪岩原文:“1979年一位海外学者向钱钟书问起吴组缃,钱先生说:‘吴组缃是相当谨严的作家,对于写作始终觉得力不从心;自从《鸭嘴涝》出版后,便搁笔了。’”钱先生批:“全无其事。说也惭愧,我到今(天)没有读过吴先生的任何作品。那位‘海外学者’的‘记录’也是富于‘创造性’的——这已成中外采访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按1979年5月19日14时钱先生在柏克莱加州大学东方语文系接待室与白之教授(Prof. Cyril Birch)、水晶博士等十人座谈并合影。水晶当即记录成《侍钱“抛书”杂记——两晤钱钟书先生》,刊于《明报月刊》1979年7月号,相关原文是—— 

问起吴组缃先生,钱先生说吴现在身体不大健康,否则去北京是很容易见着吴先生的,因为吴一直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在吴的作品和老舍的作品都可以重印问世了。钟书先生又说他和曹禺、吴组缃是清华同班同学。我说:“吴组缃是五四以来的作家中非常好的一位。他捕捉安徽方言的能力一时无二,而在《围城》中,复制方言的能力不遑多见。”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并不以我的直言为忤。他非常赞许我对吴组缃的重视,说很少有人提吴组缃,是不应该的。白之教授立刻告诉钱先生,《官官的补品》他已经翻成英文了。“自从《鸭嘴涝》长篇以后,吴先生有没有新的创作问世呢?”我趁机追问。钱先生说:“吴组缃是一位相当谨严的作家,对于写作一事,始终觉得力不从心,所以自从《鸭嘴涝》(后来经老舍先生建议,改名《山洪》)出版后便搁笔了。” 

钱先生1980年1月致函作者说(见《明报月刊》1980年12月号):“水晶才子吾兄:去夏一面,即见兄光焰万丈、锋锷百出,畏佩无已,别后心目间未尝忘此俊人也。岁杪B irch先生枉临敝所,弟以小集一种倩其转致左右。大作‘会面记’早拜读,纽约、旧金山、香港友人争相寄示。弟置身事外,叹为绝妙好词,而一念及即个中人,则觳觫愧汗。北京刊物曾转载此篇;盖事间好物,有目共赏,弟遂附骥借重。然偶忆杨诚斋诗云:‘逢着诗人沈竹斋,丁宁有口莫轻开;被渠谱入《旁观录》,四马如何挽得回!’下次相逢,弟当装聋作哑。”钱先生怎么不当面叱水晶满口胡柴?水晶何以要凭空“创造”那“绝妙好词”?钱先生一贯拒绝录音访问,良有以也。丁景唐《忆念胡乔木同志的三件事》(见《新文学史料》1997年3月号)据胡乔木1983年6月复函说:“胡乔木以为北方左联创作成绩首推吴组缃,并引钱钟书推崇吴组缃的话,说吴作品不多,但写得很用功。”这又该怎么说呢? 

“我常到他屋里去,他的笔记本有一大摞。”钱批:“全无其事。吴和我同年级(1933),但不同系(我是外文系,他是中文系);他年岁比我长,在校时只相识,从无来往。我作笔记是到英国后,大图书馆书不出借,才开始带笔记本上图书馆的。”按1935年2月钱基博自序《读清人别集》(见《光华大学半月刊》第4卷6期,亦见钱基博《中国文学史》948页):“儿子钟书能承余学,尤喜搜罗明清两朝人集,以章氏文史之义,抉前贤著述之隐,发凡起例,得未曾有。每叹世有知言,异日得余父子日记,取其中之有系集部者,董理为篇,乃知余父子集部之学,当继嘉定钱氏之史学以后先照映,非夸语也。”“交情颇好”的许振德1963年4月在台湾《清华校友通讯》发表《忆钱锺书兄》,说:“钟书兄自谓‘无书不读,百家为通’。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同窗好友常风《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见2000年9月号《山西文学》)也说:“他是一个礼拜读中文书,一个礼拜读英文书。每个礼拜六就把读过的书整理好,写好笔记,然后抱了一大堆书到图书馆去还,再抱一堆回来。他的中文笔记本是用学校里印的十六开大的毛边纸直行簿。读外文的笔记用的是一般的练习本。他一直就是这样的习惯,看了书每天要写笔记。”参看杨绛《钱钟书与围城》“他看书常做些笔记”范明辉的笺证(见牟晓朋范旭仑合编《记钱钟书先生》281页)。如果钱先生不曾早作读书笔记,他的亲人朋友干吗硬作“创造性”“记录”呢? 

“一次曹禺对我说:钱钟书在那喝茶,还不叫他给你开英文禁书看?我就叫钱钟书给我开三本,他一下开出四十多本,包括作者姓名、内容特点。”钱批:“全无其事。曹禺和我同系同班,若要问,可直接问我。吴先生的英语程度,以我所知,不什(怎)么高,曹禺未必要先请教他。并且,我只看些文学史上提到而同学们以耳为目不去亲看的作家,以及一些哲学、心理学的书。西文禁书,清华所有也不会多;只盛传藏有哈理《我的生命与恋爱》一部;后来抗战时我在上海买到白俄盗印本。劳伦斯《却脱来夫人的情人》,我在法国看到,实到(在)读不下(去)。”按陈丹晨1991年5月所作《在钱钟书寓所琐闻》:“去年在北大某次聚会席间,听到吴组缃教授讲两则钱先生的轶事。有一次吴组缃和曹禺想看英文yin书,就请钱先生推荐三种,哪晓得钱先生竟一口气开列了四十多种,令人咋舌。”(见《水流何处》33页)黄永玉《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见《文汇报》1999年2月1日):“他说虽然不可能跟我去尝试那样的壮游,倒是能给我开一张有关打猎的书目,于是顺手在一张点菜单正反面写了近四五十部。”足可证明钱先生的多闻强记和乐善好施。 

“1933年毕业后,伦敦大学请钱先生讲英国文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英国讲英国文学,一般人岂非班门弄斧?”钱批:“英国大学里到现在还没有让中国人或英籍华人充当中国文学教授;而六十年前要一个学未毕业(是1932,不是1933)的中国青年人去教授英国文学!稍有常识的人读了会笑掉牙齿!”按吴组缃先生确实记错了,是1932年10月温源宁打算介绍钱先生到伦敦大学东方文学院教中国语文。这事儿钱先生当时就飞快地告诉父亲——“得汝航空快信,悉温源宁师欲介绍往伦敦大学东方文学院教中国语文。去不去又是一说,而温师此番有意玉汝于成总属可感。然儿勿太自喜!”(见钱基博《谕儿钟书札两通》,《光华大学半月刊》1932年12月号)《国立清华大学年刊1932》也记载了:“级友钱君钟书更以中西文学兼优,荣膺英国伦敦大学文学讲师焉。”

时间:2002年6月26日  来源:《中华读书报》




《钱钟书批注〈吴组缃畅谈钱钟书〉》辨正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钱钟书  吴组缃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三语文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