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次数: 49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1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逵对独当帝意 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险远 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滋怒 滋;更加
D、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 抗折:抗拒、驳斥
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侩以实对 ②能以家来乎
③当以百金为助 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
⑤勿以微贱为间 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 B、②④ C、⑤⑦ D、③④⑥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又问,除(逵)校书郎。
B、搜行橐皆书籍,(征税者)才数金而已。
C、逵赓御制《芝草诗》,(帝诗)有“皇心末敢宴安图”之句。
D、明年同知贡举,(帝)尽公考阅。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逵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①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攫第一。 ②逵单车赴阙。
③逵唯唯而已。 ④讽逵往谢,逵不答。 ⑤帝为之抆泪叹息。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
15、下列叙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逵读书能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和当代名人贤士的行为节操,深人探讨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贤人。
B、赵逵中进士后因言论不合秦桧的心意而被罢免官职,后经皇帝询问才被任命为朝官,赴朝廷时,征税者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C、赵逵在朝任官,秦桧既出言打击又想施惠拉拢,赵逵不为所动。秦桧死后,赵逵受皇帝信任升官。
D、赵逵直言奏告皇帝应广开言路使人敢言,后来他主管科举考试,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旧弊,选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四、(15分)
16、翻译下面句子(5分)
(1)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不与之同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名句
www.350xue.com
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五、(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一22题
秋颂(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籍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哀。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宇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经了春之篷勃与
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9、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笔下秋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字)
20、作者写《秋院》这幅画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字)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1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逵对独当帝意 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险远 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滋怒 滋;更加
D、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 抗折:抗拒、驳斥
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侩以实对 ②能以家来乎
③当以百金为助 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
⑤勿以微贱为间 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 B、②④ C、⑤⑦ D、③④⑥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帝又问,除(逵)校书郎。
B、搜行橐皆书籍,(征税者)才数金而已。
C、逵赓御制《芝草诗》,(帝诗)有“皇心末敢宴安图”之句。
D、明年同知贡举,(帝)尽公考阅。
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逵不附权贵的一组是
①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攫第一。 ②逵单车赴阙。
③逵唯唯而已。 ④讽逵往谢,逵不答。 ⑤帝为之抆泪叹息。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
15、下列叙述不符含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赵逵读书能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和当代名人贤士的行为节操,深人探讨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贤人。
B、赵逵中进士后因言论不合秦桧的心意而被罢免官职,后经皇帝询问才被任命为朝官,赴朝廷时,征税者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C、赵逵在朝任官,秦桧既出言打击又想施惠拉拢,赵逵不为所动。秦桧死后,赵逵受皇帝信任升官。
D、赵逵直言奏告皇帝应广开言路使人敢言,后来他主管科举考试,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旧弊,选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四、(15分)
16、翻译下面句子(5分)
(1)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不与之同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名句
www.350xue.com
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五、(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一22题
秋颂(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籍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哀。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宇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经了春之篷勃与
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9、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笔下秋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字)
20、作者写《秋院》这幅画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0字)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试卷 惠州市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