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三)
浏览次数: 65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三),
③不可思议的是,传统评点方法竟然在现代文学里消失,而且消失得非常突然!原因复杂多样,需要请有关文学史专家们立一个专题来研究。在此我斗胆猜度,本世纪初西风东渐,正值国人因新奇而趋骛于西方式抽象思想方法的时候,传统评点方法在中国历史的“百慕大三角”时期神密失踪,或许正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呢!不得而知。时之今日,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心有定数,大体看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可笑,在此不论。事实上,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归纳演绎固然长人见识,接近于科学;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建立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直觉体会,以意逆志,追求顿悟,却也十分启人心智,接近于文学本体。西方式的文学批评惯于从作品中提出问题,然后抛开作品,抽象出世界的大小道理,做自己的千古文章,文章可能深刻完整,但不一定与原来的作品紧密相关;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紧扣本文,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为作品作阐释,作褒贬,作升华,批评未必完整深刻,但肯定与作品紧密相联。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可以吸引文学以外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的各种内涵进行批评,可能丰富深致,但也可能抓住一点而不及文学;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则非文学中人不可,因为它十分具体,局外之人在作品的通幽径前必然茫茫然手足失措。这么说丝毫没有扬此抑彼的意思。人类认识解释世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非墨即杨实在是画地为牢,自我窒息。如果确系西学的影响固然很好,西式批评方法完全可以请进中国,而中国的传统评点方法也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二者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12、选出不属于中国文学具有的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 在创作上,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就是重在写意。
B.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
C. 在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上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
D. 在认知过程中,旨在表达客观事物的各种表象的反常态的排列。
13、作者推测“传统评点方法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是因为国人对西方式的抽象思想方法感到新奇而追求它。
B. 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
C. 是因为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D. 是因为传统评点方法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神话传说的时期。
14、对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的优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两者思维基础不同,前者偏重于理性,接近科学;后者偏重于感性,接近文学本体。
B. 两者的全局观念和深刻程度不同。前者可能深刻完整,后者缺乏全局观念且不够完整。
C. 两者与原作品的相关程度不同,前者未必与原作紧密相关,后者与原作关系密切。
D. 两者参与“批评”的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同,前者未必是文学中的人,而后者非文学中人不可,因此,前者的研究有可能丰富深致,也可能远离文学,后者能曲径通幽。
15、对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进行优劣比较的目的是( )
A. 强调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
B. 主要目的是说明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好,它是科学的,是不会消失的。
C. 二者互不相容,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D. 倡导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说明其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
第II卷(共105分)
得分 评卷人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①一位立志要成为大作家的年轻人几经周折来到了纽约的《大家》杂志编辑部。编辑部的头儿是一位满头白发、打着蝴蝶领结的老者,他那认真看稿的姿态让人感到他浑身上下洋溢着学者的睿智。年轻人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因为传记里都说许多大作家成名之前,都曾得到名编辑的扶助。然而,在起初的几年里,年轻人领教到的是头儿的神秘莫测,似教非教,但却受益匪浅。
②年轻人第一次交稿时,头儿很快地扫了一眼稿子,一字一句地说道:“小伙子,如果某些字的拼法方式没有把握,那就请查查词典去。”年轻人立刻感到头儿说的每个字都像利箭似的射中自己的自尊。然而,当他看到头儿的案桌上翻开的《韦氏大词典》和他身后书架上十几本《大词典》时,他似乎又感觉到了头儿的教诲。
③在以后的交稿中,头儿总会不紧不慢地说道:“文章中即使只出现了一处名词与动词搭配不当的句子也是失败的,就如同演员还没有拉上裤子的拉链就出现在舞台上一样滑稽丢人。”这没有涉及具体内容的严厉批评,常使年轻人感到无法接受。但当年轻人事后认真回味,似乎又感悟到头儿在告诉他:写作是一门具有高度技巧的艺术,作者对自己写些什么和如何写得更贴切些要了然于心。在头儿的影响督促下,年轻人认真谨慎地创作,总想找到一个最贴切的词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某种状态。
④一段时间以后,年轻人在每次交稿时发现,头儿常常是埋头阅读比砖头还厚的古希腊史书,或是关于两栖作战法的军事理论书……过了一阵子,他才会抬起头仔细看交来的稿子,再发出几声沉重的叹息。然后,他会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诉年轻人:要学会如何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了解事物内在秘密的方法,要具有如何刨根问底地去探求真理的工作作风。奇怪的是,年轻人从来没有对头儿本人是否具备这些素质表示过怀疑,而是以极认真的态度去思考下一篇更富有挑战性的选题。
⑤年轻人饱尝挫折和失败滋味后,一方面是憎恨头儿,因为是他使年轻人不断地看到自身的弱点;另一方面,年轻人又不断地改进,期待得到头儿的赞赏。虽然很难,但终于有一天头儿用能使全编辑部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嘿!小伙子,文章可读!”这是头儿对别人文章的最高赞语。
⑥头儿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对年轻人冷酷凝视,这种凝视常使年轻人感到自己就像一条待烹制的鱼,头儿总是想用指责与诱导、批评与鼓励作佐料,精心地“烹制”着。虽然有些难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似乎体悟到头儿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感于:头儿更像是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家,教会了他用精确的词汇表达清晰的思想,再配上节奏和主旋律,以此赢得读者的欢迎。创作者不仅给读者提供表面的信息,更应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奏响精神交响乐,最终把读者带进一个赏心悦目、如痴如醉的境界。
⑦数年后,年轻人成为了一个较知名的作家,头儿也已退休在家。可年轻人对头儿的依赖并未减少,每到周末仍要抽空到头儿家请教一些写作中的问题,。年轻人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深奥,但每一次总是年轻人一个人在缓缓地诉说,头儿只是静静地倾听,偶尔也点点头,然后,由年轻人自己在话题展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⑧十多年后,这位年轻人终于成了美国著名的大作家,他就是琼·富兰克林。然而,当他再次探望头儿并与他谈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问题时,头儿凝视着富兰克林说:“琼,我并不懂得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多年来我一直听不懂你跟我谈的问题。今天,我该向你透露迷底了。事实上,我并不是你印象中的那类谙熟文学的博学之士。我曾是一名到处打零工的人……每当政府机关录用工作人员时,我便积极去应征,没想到一家政府办的刊物雇用了我,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看中。”他平静地说道,“后来,我又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这家刊物的负责人。我手下的雇员几乎清一色的是些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心地善良的青年,他们看不出我是个搞创作的门外汉。开头几天阅读来稿时,我几乎对每一个字都没有把握,只好去查词典。总之,我充当了一个别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角色。”他笑了笑又说,“再后来,你想让我教你创作的技巧,我想尽最大努力帮助你,然而,实际上我是让你自己成了自己的老师。”这简直让富兰克林无法相信,在他整理头儿去世的私人手稿时得到证实,头儿自己写的文章完全像一名初学者的手笔,甚至可以说他几乎不懂什么叫做文学创作。
⑨那么,是谁培养富兰克林成才的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2年第一期,有改动)
16、文章第④段说“他会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诉年轻人”,请根据文意写出“特有的方式”的具体内容。(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17、第⑥段中“教会了他用精确的词汇表达清晰的思想,再配上节奏和主旋律”中,“节奏”和“主旋律”各指什么?(4分)
节奏: ;主旋律: 。
18、头儿说,“实际上我是让你自己成了自己的老师”,按照不同的阶段,分条概述这个过程。
。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A. 第⑥段中“心灵深处奏响精神交响乐”,是指文章应注重内在的东西,应能使读
www.350xue.com
者内心受到震动,产生共鸣,或得到启示,引起愉悦,陶冶情操。
B.第⑦段“年轻人对头儿的依赖并未减少”,说明年轻人从来没有对头儿本人所具备的素质表示过怀疑。
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三)
③不可思议的是,传统评点方法竟然在现代文学里消失,而且消失得非常突然!原因复杂多样,需要请有关文学史专家们立一个专题来研究。在此我斗胆猜度,本世纪初西风东渐,正值国人因新奇而趋骛于西方式抽象思想方法的时候,传统评点方法在中国历史的“百慕大三角”时期神密失踪,或许正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呢!不得而知。时之今日,中华学子日趋成熟,心有定数,大体看到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可笑,在此不论。事实上,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归纳演绎固然长人见识,接近于科学;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建立在具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直觉体会,以意逆志,追求顿悟,却也十分启人心智,接近于文学本体。西方式的文学批评惯于从作品中提出问题,然后抛开作品,抽象出世界的大小道理,做自己的千古文章,文章可能深刻完整,但不一定与原来的作品紧密相关;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紧扣本文,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为作品作阐释,作褒贬,作升华,批评未必完整深刻,但肯定与作品紧密相联。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可以吸引文学以外的学者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作品的各种内涵进行批评,可能丰富深致,但也可能抓住一点而不及文学;中国传统评点方法则非文学中人不可,因为它十分具体,局外之人在作品的通幽径前必然茫茫然手足失措。这么说丝毫没有扬此抑彼的意思。人类认识解释世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非墨即杨实在是画地为牢,自我窒息。如果确系西学的影响固然很好,西式批评方法完全可以请进中国,而中国的传统评点方法也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二者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12、选出不属于中国文学具有的鲜明的“重写意”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 在创作上,中国文学主要倾向于表现,表现就是重在写意。
B. 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到处可以看见意会而来的观点。
C. 在文学批评中,更是到处碰上批评家感受式的文字。
D. 在认知过程中,旨在表达客观事物的各种表象的反常态的排列。
13、作者推测“传统评点方法在现代文学里突然消失”的原因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是因为国人对西方式的抽象思想方法感到新奇而追求它。
B. 是民族虚无主义的结果。
C. 是因为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
D. 是因为传统评点方法仍处在中国历史上神话传说的时期。
14、对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的优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两者思维基础不同,前者偏重于理性,接近科学;后者偏重于感性,接近文学本体。
B. 两者的全局观念和深刻程度不同。前者可能深刻完整,后者缺乏全局观念且不够完整。
C. 两者与原作品的相关程度不同,前者未必与原作紧密相关,后者与原作关系密切。
D. 两者参与“批评”的人员的专业程度不同,前者未必是文学中的人,而后者非文学中人不可,因此,前者的研究有可能丰富深致,也可能远离文学,后者能曲径通幽。
15、对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和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进行优劣比较的目的是( )
A. 强调中国传统评点方法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审美的兴趣和方法。
B. 主要目的是说明西方式的文学批评好,它是科学的,是不会消失的。
C. 二者互不相容,完全可以各行其是。
D. 倡导中国传统评点方法,说明其可以沿用并使之完善。
第II卷(共105分)
得分 评卷人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①一位立志要成为大作家的年轻人几经周折来到了纽约的《大家》杂志编辑部。编辑部的头儿是一位满头白发、打着蝴蝶领结的老者,他那认真看稿的姿态让人感到他浑身上下洋溢着学者的睿智。年轻人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好老师,因为传记里都说许多大作家成名之前,都曾得到名编辑的扶助。然而,在起初的几年里,年轻人领教到的是头儿的神秘莫测,似教非教,但却受益匪浅。
②年轻人第一次交稿时,头儿很快地扫了一眼稿子,一字一句地说道:“小伙子,如果某些字的拼法方式没有把握,那就请查查词典去。”年轻人立刻感到头儿说的每个字都像利箭似的射中自己的自尊。然而,当他看到头儿的案桌上翻开的《韦氏大词典》和他身后书架上十几本《大词典》时,他似乎又感觉到了头儿的教诲。
③在以后的交稿中,头儿总会不紧不慢地说道:“文章中即使只出现了一处名词与动词搭配不当的句子也是失败的,就如同演员还没有拉上裤子的拉链就出现在舞台上一样滑稽丢人。”这没有涉及具体内容的严厉批评,常使年轻人感到无法接受。但当年轻人事后认真回味,似乎又感悟到头儿在告诉他:写作是一门具有高度技巧的艺术,作者对自己写些什么和如何写得更贴切些要了然于心。在头儿的影响督促下,年轻人认真谨慎地创作,总想找到一个最贴切的词来表达某种情感和某种状态。
④一段时间以后,年轻人在每次交稿时发现,头儿常常是埋头阅读比砖头还厚的古希腊史书,或是关于两栖作战法的军事理论书……过了一阵子,他才会抬起头仔细看交来的稿子,再发出几声沉重的叹息。然后,他会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诉年轻人:要学会如何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了解事物内在秘密的方法,要具有如何刨根问底地去探求真理的工作作风。奇怪的是,年轻人从来没有对头儿本人是否具备这些素质表示过怀疑,而是以极认真的态度去思考下一篇更富有挑战性的选题。
⑤年轻人饱尝挫折和失败滋味后,一方面是憎恨头儿,因为是他使年轻人不断地看到自身的弱点;另一方面,年轻人又不断地改进,期待得到头儿的赞赏。虽然很难,但终于有一天头儿用能使全编辑部的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嘿!小伙子,文章可读!”这是头儿对别人文章的最高赞语。
⑥头儿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对年轻人冷酷凝视,这种凝视常使年轻人感到自己就像一条待烹制的鱼,头儿总是想用指责与诱导、批评与鼓励作佐料,精心地“烹制”着。虽然有些难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似乎体悟到头儿的用心良苦,甚至有感于:头儿更像是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家,教会了他用精确的词汇表达清晰的思想,再配上节奏和主旋律,以此赢得读者的欢迎。创作者不仅给读者提供表面的信息,更应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奏响精神交响乐,最终把读者带进一个赏心悦目、如痴如醉的境界。
⑦数年后,年轻人成为了一个较知名的作家,头儿也已退休在家。可年轻人对头儿的依赖并未减少,每到周末仍要抽空到头儿家请教一些写作中的问题,。年轻人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深奥,但每一次总是年轻人一个人在缓缓地诉说,头儿只是静静地倾听,偶尔也点点头,然后,由年轻人自己在话题展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⑧十多年后,这位年轻人终于成了美国著名的大作家,他就是琼·富兰克林。然而,当他再次探望头儿并与他谈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问题时,头儿凝视着富兰克林说:“琼,我并不懂得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多年来我一直听不懂你跟我谈的问题。今天,我该向你透露迷底了。事实上,我并不是你印象中的那类谙熟文学的博学之士。我曾是一名到处打零工的人……每当政府机关录用工作人员时,我便积极去应征,没想到一家政府办的刊物雇用了我,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看中。”他平静地说道,“后来,我又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这家刊物的负责人。我手下的雇员几乎清一色的是些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心地善良的青年,他们看不出我是个搞创作的门外汉。开头几天阅读来稿时,我几乎对每一个字都没有把握,只好去查词典。总之,我充当了一个别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角色。”他笑了笑又说,“再后来,你想让我教你创作的技巧,我想尽最大努力帮助你,然而,实际上我是让你自己成了自己的老师。”这简直让富兰克林无法相信,在他整理头儿去世的私人手稿时得到证实,头儿自己写的文章完全像一名初学者的手笔,甚至可以说他几乎不懂什么叫做文学创作。
⑨那么,是谁培养富兰克林成才的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2年第一期,有改动)
16、文章第④段说“他会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诉年轻人”,请根据文意写出“特有的方式”的具体内容。(4分)
① ;
② ;
③ ;
④ 。
17、第⑥段中“教会了他用精确的词汇表达清晰的思想,再配上节奏和主旋律”中,“节奏”和“主旋律”各指什么?(4分)
节奏: ;主旋律: 。
18、头儿说,“实际上我是让你自己成了自己的老师”,按照不同的阶段,分条概述这个过程。
。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A. 第⑥段中“心灵深处奏响精神交响乐”,是指文章应注重内在的东西,应能使读
www.350xue.com
者内心受到震动,产生共鸣,或得到启示,引起愉悦,陶冶情操。
B.第⑦段“年轻人对头儿的依赖并未减少”,说明年轻人从来没有对头儿本人所具备的素质表示过怀疑。
2017年高考语文预测训练试卷(三)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2017年高考总复习古文段翻译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 › 题不难,做好难——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题简评
- › 江苏徐州2017年中考语文作文作文评点(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让你的作文成绩多得3到5分——2017年高考前就作文写作给同学们的最...
- › 2017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 2017年福建卷高考作文题及优秀作文点评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病句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解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成语试题及解析
- › 2017年高考全国各地语文卷亮点试题评析
- ›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答案解析
- › 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建议(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及答案解析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2017新作文:“你是一部书”导写及优秀作文
- › 2017届高考命题作文指导
tag: 高考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