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浏览次数: 88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A.周朴园两次“厉声”虽然对象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都表现了他的凶狠、狡诈。
B.周朴园两次“厉声”前一次表现了他对儿子鲁大海的恨,后一次表现了他对儿子鲁大海的爱。
C.鲁侍萍第一次大哭是对周朴园这个罪恶家庭的愤怒控诉。
D.鲁侍萍第二次哭是表现了对儿子周萍的绝望。

阅读下面一段台词,完成24——25题。
啊!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从我这厌倦人世的凡躯上挣脱恶运的束缚。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镵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饮药)啊!买药的人果然没有骗我,药性很快地发作了。我就这样在这一吻中死去。(死)
24、上面这段话是罗密欧临死前的独白,下面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罗密欧之所以“厌倦人世”,是因为他已明白家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他们相恋的障碍,甚至已成为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B.他自比于“船舶”并希望“赶快”“向那镵岩上冲撞过去”,表明了他内心无穷的矛盾、痛苦和无奈。
C.这段语言整散结合,典雅抒情,读来韵味悠长,体现了译者精深的语言功底,更表现了莎士比亚诗化语言的特色。
D.语言来自生活。这段爱的誓言,由主人公口中朗朗说出,表现了视死如归的从容,同时也表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豪情。
25、对上面这段台词中的四个“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个“你”依次分别指代眼睛、手臂、嘴唇、向导和领港人。
B.前三个“你”依次分别指代眼睛、手臂、嘴唇,第四个“你”指代苦味和绝望。
C.四个“你”都是指代罗密欧自己。
D.前三个“你”依次分别指代眼睛、手臂、嘴唇,第四个“你”指代罗密欧自己。

五、课外阅读(12分)
红楼启示录
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写实的作品中,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平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
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象梦的美,痴的美……
⑤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⑥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6、第①段中的“写实”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0字)
答:                                                          
27、第④段说,荒诞化、幻化是一种“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这里的“大地”指什么?(回答不超过6字)
答:                      
28、第⑤段说:“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请指出这种间离手段的作用(分条写出,每条不超过15字)
答:(1)                                                  
(2)                                                  
29、这篇短文节选自《红楼启示录》。从节选的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回答不超过30字)
答:                                                          
30、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三项是:(     )(     )(     )
A.《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
C.作者认为一味地写实,或者完全的梦幻化,都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D.作者提倡人们,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一种舆论,容易提倡异端,容易犯上作乱。
E.作者认为,只有穿插装点一些荒诞的幻化的内容,才能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

六、文字表述题。(8分)
31、默写。(4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3)出师未捷身先死,                            。
32、以“王维”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愿意。(4分)
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却又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维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王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高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检测  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