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中语文综合辅导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浏览次数: 55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1.选出与本诗颔联(第二联)结构相似的一项。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12.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羁旅途中孤独而凄凉的内心世界。
        B.全诗描绘出一幅远行途中的客子在初春拂晓时出发的情景。
        C.诗的首联统摄全篇,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D.诗的中间两联纯粹是写景。

绝       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对上面杜甫的一首绝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了四种景,四种颜色,主要运用了映衬的方法。
        B.三、四两句抒情,所抒的情与一、二句的景形成反衬。
        C.诗中秀丽的春色,蓬勃的生机反衬诗人哀伤之情。
        D.诗人抒发了愉悦的情怀,表达了思乡之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4.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作者听到乐天授江州司马的时间、情景。
B.全诗表达惊喜之情,激动得夜不能寐。
C.第三句写作者听到乐天授江州司马后的表现。
D.“残灯”、“暗风”、“寒窗”,以哀景衬哀情,令读者黯然销魂。

卜   算  子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对上面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言梅开之处及寂寞自开情形。
B.梅开之时是黄昏,又风雨交加,独自生愁。
C.诗人咏梅,重在自喻。
D.“零落”二句慨叹梅之不幸,令人同情。

第Ⅱ卷{10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牵着母亲过马路
方 戈
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又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甲]□□□□,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



www.350xue.com
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年过去了,昔日的泥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掠不去[乙]□□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睛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6.据文意按要求分别将甲乙两处所缺的词语补上
答:[甲]:□□□□
[乙]:□□
17.第四段中“我”的心灵震颤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中“抓拍”了哪两个时空中的牵手?(每一点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文章以“牵着母亲过马路”为题,主要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
B.母亲牵着“我”的小手,是母亲对儿子的拳拳呵护,“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是颇具真意的回报,体现了人间的融融真情,令人唏嘘。
C.这里的母亲形象,不仅是“我”的,也是大家的,不仅是实际的母亲,更是祖国母亲。
D.第二段必不可少,为母亲“熟悉的动作”的发出作了极好的铺垫,同时也扣紧了“亲情”的主题。
E.文章最后一句话连用了两个比喻句,生动地描绘了母亲欣慰、满足、喜悦之情。
四(27分)
20.名句填空(任选10条)(10分)
(1)怅寥廓,                   ,                        ?
(2)                                  ,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                                  。
(4)羁鸟恋旧林,                                    。
(5)                                 ,性本爱丘山。
(6)少壮不努力,                                 。
(7)                            ,乌鹊南飞。
(8)                                                      ,使我不得开心颜。
(9)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语文试卷  中学  江苏省  东台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