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临门一脚:文言文查缺补漏1
成语:
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故事:
9.诸葛亮“许先帝以驱驰”,为这句承诺——报答先帝,辅佐后主,二十一年来鞠躬尽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做法?(2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①而读。既仕②,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③,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啖粥:吃粥。②仕:做官。③贬:贬官。
[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①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④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⑤皆所未具。公怃然⑥,即彻⑦宴席,厚赒⑧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范文正公守邠州》)
注释:①僚属:下属的官吏。②缞绖(cuī dié):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⑤赗(fènɡ)敛棺椁(guǒ):下葬的物品。⑥怃然:失意的样子。⑦彻:通“撤”。⑧赒(zhōu):救济。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或异二者之为或:
(2)辄以水沃面 辄:
(3)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具: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译文:
(3)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译文: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到了的作用,丙文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语句有:。(2分)
12.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2分)
答:
13.请你根据甲文的内容说出范仲淹何时“忧国”?何时“忧民”?丙文所叙的故事符合这一标准吗?这说明了什么?(2分)
答: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生活追求,可是有的现代人却说“活着不容易,何不及时享乐”。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从选文中找出与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含义相同的词。(2分)
(1)悉如外人( )(2)便要还家(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11.从选文中梳理出“渔人”的行踪,在括号内填入短语。(2分)
发现桃花源——()——( )
12.“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2分)
答:
13.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答:
(一)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其山外峻中夷,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岫复,瑰奇百出,而入其中则旷以隐,由山麓褰裳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以静,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道士所族处者,是为化城。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循檐送目虚日之气远接江海,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岂复知有云壑乎!
于是择其可游者日东岩,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手书。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令求其讲堂,无复知者。
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如一盂。绝壁矗立,乱山无数。所谓九十九峰者,迷离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青则结绿,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目夺。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惜余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
(选自施闰章《游九华山》)
9.在甲文的“[ ]”内填写恰切的汉字。(1分)
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峰攒岫复 攒: (4)四山云合 云: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12.写出甲、乙两文中描写山势的句子。(2分)
答:
13.甲、乙两文各写了哪些景观?请分别列出。(2分)
答:
14.甲文中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与乙文中的“惜余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均流露出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这些语句具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5.甲、乙两文在详略处理上都非常恰当,请举例说明。(2分)
答: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选自《捕蛇者说》)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3分)
(1)黑质而白章而:(2)以啮人,无御之者 以: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4)更若役,复若赋更:
(5)而乡邻之生日蹙蹙: (6)又安敢毒耶 毒: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
(2)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译文:
语文中考临门一脚:文言文查缺补漏1
- › 语文中考可停止采用课内现代文语段出阅读题了(苏教版九年级)
- › 初中语文中考成语大盘点
- › 初中语文中考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 初中语文中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克服
-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 › 语文中考临门一脚:文言文查缺补漏1
- › 名师谈语文中考答题技巧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5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4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0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8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7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6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4
- › 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资料13
栏目导航
- ·“颜”与“言”之误,注意八个成语
- ·新课标七八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 ·因谐音讹化而成的12个俗语
- ·中考语文易错词语辑录
- ·初中语文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
- ·学以致用之现代文阅读答题语言训练一
- ·《2017辽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必背初中
- ·江苏2017中考名句名篇考试范围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一:语音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文字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一:文学作品阅读
-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八:常用实词
- ·中考对联考查导向及复习策略(人教版九
- ·中考新题型-阅读链接题教学案(九年级
- ·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现代文复习教案(人教
- ·中考诗歌赏析教案(苏教版九年级)
- ·中考议论文解题指导(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中考仿写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人教版九
- ·2017中考考点梳理二十:议论文阅读
- ·2017年中考名著复习(人教版九年级)
- ·中考复习——短文修改专题教案(九年级
- ·2017年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
- ·中考语文成语改错200题(九年级)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访兰》
- ·中考备考之修改病句教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案(前五讲)(本站收
-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眼中有文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