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党建写作党委党建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发言稿大全

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发言稿大全

浏览次数: 137次| 发布日期:05-13 17:16:56 | 党委党建
标签:乡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计划,http://www.350xue.com 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发言稿大全,

能够非常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年月日
按照本次研讨班的学习要求来看,我们围绕培训主题,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就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建设步伐,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不对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这是我们

党在发展观认识上的新飞跃。十七大报告中又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通篇

都体现着科学发展这一理念,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

告的精髓,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最关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

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更加准确地回答了关于发展的认识问题、实现问题、评价问题和发展成果享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新发展,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

义。因此,抓住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也就抓住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纲。学习贯彻党

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装上科

学发展的“方向盘”,装上科学发展的“助推器”,使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征程中跑得又好又快又

稳。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内涵,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走全面、协调、可持续之路
县域作为经济社会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其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县域经济

不能单打一,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在县域经济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个人的理解是,“发展是硬道理”

不等于“增长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以速度为中心”,经济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但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要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既要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又要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进步和生

态环境保护比单纯的经济发展更重要。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县级

领导干部,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在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的同

时,更加注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四位

一体”协调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事求是,把国家政策与县域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作为基层来讲,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解放思想、最大的政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起码要求。全省各地区的县

域条件千差万别,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谋划发展时,必须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根据一个时期一个

阶段的发展情况,一步一个脚印,不摆花架子,实实在在地干事。一要处理好国家政策与县域实际的关系。目

前,我国国民经济已连续多年实现了高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势头,如投资膨胀、流

动过剩、物价攀升、环境问题突出等,引起和加剧了许多矛盾。因此,抑制投资、控制增长等国家宏观调控政

策势在必行。但对于我省大多数县域的实际情况而讲,我们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过热。而且,国家

控制经济过热势头,并不是控制发展、不要发展,而是要科学的发展、更好的发展。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并

不是要放慢发展,先解决问题再发展,而是要勇往直前抓发展,以大发展、快发展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二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发展是方向,稳定是前提。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政权建设

的高度出发,把确保政治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以发展的眼光认识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以发展的思路

解决新矛盾、取得新突破,努力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三要处理好财政增收与群众增收的关系。县域经济

是农村、农业经济的载体,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强市富民”的必由之路。“强市富民”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两

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一方面“强市”是“富民”的保障,另一方面“富民”是“强市”的

基础。但是,“强市富民”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重心,二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就县域经济产业发展

而言,发展农业是“富民”的根本,发展工业是“强市”的支撑;同时,农业的发展为县域工业积累资金、提

供原料、开拓市场,工业发展又通过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通过需求变化和市场导向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通过工业带动农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专业分工和产业组织的完善

,从而推动农业的进步和产业化。四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无论是基于自身长远发展,还

是基于对全社会、对子孙后代的责任,都不能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对资源的恶性“透支”上,把增长建立在粗放

的生产和经营上,要积极探索低耗高效的长远发展之路,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新的矛盾

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协调”:一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快,农村经济发展

比较慢;二是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三是打基础与快发展之间不协调,工业发

展的平台建设、城市和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欠帐比较多。这也是整个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吉

林省作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欠发达省份,要破解这一共性问题,实现科学发展,我想,应实施好“三大战

略”:
一是“同城化”发展战略。所谓“同城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邻城市之间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互

为依托、功能融合、空间连接的现象。它使得区域整体及区域内的城市都具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实力,能

发挥出中心城市更大的带动效应和集聚效益。“同城化”主要体现在金融、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

管理和公共政策等领域。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区域和城市提出并正在走向“同城化”的发展道路。较早“吃螃

蟹”的香港和深圳,正在进行时的郑州开封一体化、沈阳抚顺同城构想以及尚有争议的沪杭交通联城等,“同

城化”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探讨和样板树立,已被普遍认为是当前城市化甚至全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实

施同城化发展,可以有效地解决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矛盾和摩擦,消除行政壁垒,开拓共同市场,减少资源

消耗,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我省出台的长吉图先导区构想完全符合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对于发挥中心

城市带动作用,整合邻近城市资源,实施基础设施共享,增强产业优势互补具有重要作用,尽快完成规划并早

日付诸实施对于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二是工业强市战略。由于地域和历史等原因,吉林省多数县、县级市的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发展相对滞

后,导致财政增长难、农民增收难、城乡就业难等问题。不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发展速度上不去,落实科学发

展观更是一句空话。因此,应牢固树立“项目为基、融资为本”的发展观念,继续强化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抓项目、建载体、搭平台,合理培植资源,聚集高新技术。努力培育高附加值产业,强势推进工业企业集群

化,配置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三是民营主体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我们的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突出表现是民营

经济起步晚、档次低、规模小,对经济社会的拉动能力有限。同时,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也是增加就业、提高社

会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抢抓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这一

机遇,大力创优政策环境,创优项目环境,创优人文生态环境,创优服务环境,创优执法环境,加大开放,筑

巢引凤,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进民营主体战略实施,使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一要培养超前意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就是要敢为人先,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在这方面,我们

要向浙江人学习。在大多数地方都还为姓“资”姓“社”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们已经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1] [2]  下一页


科学发展观学习交流发言稿大全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党委党建,乡镇党委党建工作汇报,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计划,范文 - 党建写作 - 党委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