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档中心范文公文写作情况汇报市林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

市林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

浏览次数: 798次| 发布日期:05-14 14:25:44 | 情况汇报
标签:工作情况汇报,情况汇报范文,整改情况汇报,http://www.350xue.com 市林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
    (一)林业机构不健全,基层林业单位困难重重,生存难以为继。主要表现:一是林业科研推广机构无经费来源,无力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全市共有5个林科所,其中市级林科所1个,县级林科所4个(襄阳、枣阳、南漳、保康);有林业科技推广站8个,其中市级林业科技推广站1个,县级林业科技推广站7个(襄阳、枣阳、宜城、保康、谷城、南漳、老河口)。全市县、市级林业科研推广机构无经费,实行自收自支,生存困难,无力开展科技工作。二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目前,市森防站有编制、有人员,但全额事业编制性质至今没有落实。全市县级森防站有编制、人员的有3个,4个县(市)森防站有名无实。全市森防在编人员64人,每年财政人头经费22万元,人均仅3437元,包括市森防站也还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严重不足。森防机构不健全、经费无保障与林业快速发展、检疫和防治任务愈来愈重的要求极不相符。三是“两站一队”( 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林政管理稽查队)困难重重。全市有乡镇林业工作站67个,人员1206人,其中在职人员776人(在编人员243人,不在编533人),每年财政拨款仅83.8万元;人头费由财政全额拨款的有77人,差额拨款154人,其余无财政经费。林业站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改革不彻底,遗留问题多,矛盾突出,困难重重。如南漳县林业站共有干部职工520人,其中退休138人,在职382人,每年工资、养老保险等“五项保险”及正常经费需738.6万元。而按照“三定”方案改革后共核定10个林业站,每站6人,共定编人员只有60人,县财政按定编人员每人每年拨付1万元事业经

www.350xue.com 费,财政共拨款仅60万元,杯水车薪,难求平衡,潜在着很大的隐患。全市有木材检查站13个,在职人员164人,每年经费支出436万元;有林政管理稽查队5个,在职人员132人,每年需资金398万元。全市木材检查站和林政管理稽查队全部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和稽查队工作人员基本上是依靠每年的“两金”收入在维持。林业“两金”从20%调减到10%后,基层林业单位运转更加困难。四是绿化办和森林防火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市只有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有3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县(市、区)绿化办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市、县两级没有专门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影响了日常工作,不利于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五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缺乏。目前,全市10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五道峡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无管理机构、无人员编制、无工作经费、无办公场所、无建设经费的“五无”状态,管理职能难以落实。
    (二)国家对林业支持政策不完善。主要表现:一是林业工程建设国家投资标准过低。如长江防护林、治沙造林、低产林改造每亩投资只有200元,与造林实际需要投资差距过大。生态公益林补助每亩每年只有5元,实际补偿到农户只有4.5元;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天然林只有管护经费,严禁采伐天然林,林主只有保护的义务,没有利用的权利,国家对林主也不给予森林生态补偿。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直接损害了林主的经济利益。二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地方配套建设经费和工作经费难落实。近几年来,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低产林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国家对林业工程都要求地方配套一定比例的建设资金,并落实项目工作经费。实际上,地方财政困难无力落实配套建设经费和项目工作经费,林业部门从规划设计、工程监理、检查验收、政策兑现等方面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任务,市、县(市、区)林业部门工作经费只能挖东墙补西墙,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三是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无建设经费。目前国家只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予一定投资,省级自然保护区只有少量建设经费,其它种类自然保护区(小区)没有投资,既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也给地方林业部门增加了很大经济负担。四是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政策缺乏。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越来越大,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越来越多,对群众人身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害。但国家至今没有出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政策,群众很难得到应有的补偿。
    (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突出表现在:林业行政执法、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业科技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种苗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林业建设的需要;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全市有12个林场34个分场或护林点缺水,不通自来水里程175公里;有7个林场33个分场或护林点缺电(架线里程72公里);有11个林场需修林区公路231公里。有相当一部林场职工住房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很多已成为危房,急需维修、改造职工住房2184户,面积10945平方米,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困难重重。突出表现:林业要素市场编制、机构不能落实。按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需要,应建立规范的林业生产要素市场,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但目前林业要素市场的性质、编制、人员来源、隶属关系等都无据落实。同时森林资源流转、森林保险、抵押贷款等政策不完善。
    (五)国有林场改革严重滞后,发展无力,生产生活困难。主要表现:一是国有林场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国有林场虽属事业单位,却享受不到事业单位应有的待遇(如财政拨款的人头经费)。全市22个国有林场中,除市直的张公祠林场属财政差额拨款单位,薤山林场仅20多名职工有“人头经费”外,其余林场无财政补助,完全“断奶”,林场长期处于既要保护生态又要维持生存“两难”境地。二是享受不到国家优惠政策。国有林场地处偏远农村,却享受不到农村及农民所享有的优惠政策(如村村通工程,农村电网、路网改造,农村能源建设、粮食直补政策等),这种“事不事、企不企、工不工、农不农”的体制,是制约林场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三是国有林场包袱沉重。林场职工老龄化现象突出,目前离退休职工占在职工人数的34.5%,基本上是三个职工供养一个离退休人员。林场债务缠身,全市国有林场累计欠内外债高达3400多万元,主要是欠银行的贷款、各种基建款、拖欠职工工资和养老保险金。拖欠职工工资十分严重,由于林场收不抵支,经济困难,加之又无财政补贴,不得不以牺牲职工利益、降低干部职工待遇为代价维持林场现状,目前全市国有林场干部职工年人均应付工资9244元,年实发工资4712元,仅占应发工资的51%。多数林场实行的是承认档案工资,打破级别工资的经营管理办法,在岗护林人员每月发500—600元生活费,前勤工人每人分几亩地作为“工资田”。四是国有林场改制任务重,改革成本高。全市国有林场目前有在职干部职工1055人,目前有在岗干部职工508人,仅占在职总数的48.1%,需要分流和安置人员547人,占在职人数的51.9%。如何分流或安置这些富余人员,安置费用如何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林业部门以及国有林场。
    (六)林业科技贡献率低。一是市、县级林业科研能力弱化。对优良品种选育、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开发等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因基层林业科研推广单位技术力量有限,不能很好解决,甚至无力解决,给林业产生发展带来瓶颈。近几年来,全市未获得省级以上林业科研成果奖。二是林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xx市直林业系统12个下属单位,有在职人员217人,其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只有14人,且人员分布极不平衡,有10人集中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作为市一级的林业科研机构,在职人员69人,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只有1人;受编制、经费及其它条件的影响,科技人员很难引进,也难以留住。至于县(市、区)级林业单位,林业科技人才更是缺乏。
    三、对加快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为加快林业改革与发展步伐,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建议重点从机构、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建立健全林业机构。切实解决市、县级绿化办、森林防火办、林科所、林业技术推广站、森防站、林业工作站、林政管理稽查队、木材检查站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将绿化办、森林防火办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提高长江防护林、治沙造林等工程造林投入标准。二是尽快研究制定林木良种苗木财政补贴政策,尽快出台发展油茶产业补贴政策。三是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生态公益林提高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将每亩5元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提高到10元,今后根据财力逐步提高标准。对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所保护的天然林,由国家每年每亩对林农给予10—20元生态效益补偿。同时,对开发利用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展森林生态补偿费征收试点工作。四是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行政执法、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业科技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木种苗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促进林业发展的保障服务能力。五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降低和免除林业“两金”后,按降低前3年的“两金”平均数,由省财政给予转移支付,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六是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尽快出台《湖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明确受害人补偿权利、补偿条件、补偿标准、补偿经费渠道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市林业改革与发展情况汇报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情况汇报,工作情况汇报,情况汇报范文,整改情况汇报,范文 - 公文写作 - 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