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652次| 发布日期:06-12 11:26:15 | 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此点便等于掌握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涵泳咀嚼才能探微览胜,深入佳境。 
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诵读普希金的《致恰阿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附:卡片一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代,拿破仑信奉卢梭的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思想。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于1792年来到巴黎,曾一度接近雅各宾派,1793年在攻克土伦的战役中战功卓著,被授予准将军衔。1795年10月5日临危受命,迅速果断地平定了王党分子的叛乱,授少将军衔,担任巴黎卫戌司令。次年,被督政府任命为意大利军团总司令。1799年11月9日发动政变,推翻督政府统治,就任第一执政。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上的胜利,拿破仑个人统治地位日益巩固,同时也日益背离大革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原则。1804年放弃共和制度,建立法兰西帝国,自任皇帝,恢复等级制度和贵族称号,实行分封制。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频繁,多次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欧洲各国联军。1814年初反法同盟军队攻入法国境内,4月,拿破仑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从厄尔巴岛逃出,在法国人民和军队的拥戴下重返巴黎。驱逐了复辟的波旁王朝,6月,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打败,再次被迫退位,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卒于该岛。 
                   --节录于《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卡片2:  乔治·戈登·拜伦(1788?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1805年入剑桥大学学习。1809年大学毕业后,拜伦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但却受到歧视。于是拜伦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等地。当时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发展,这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1811年拜伦回到英国。这时英国中部北部爆发了路德派领导的纺织工人暴动,并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拜伦怀着对工人群众的深切同情,为被迫害的工人辩护,严厉斥责政府的暴行。并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真实地反映英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惨无人道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先后到瑞士、意大利,并参加意大利有名的烧炭党的秘密组织,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这一时期创作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意大利烧炭党运动遭到了失败,拜伦离开意大利前往希腊去参加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4月9日诗人在暴风雨中骑马外出巡视,感受风寒,4月19日不幸与世长辞。 
                           --(摘自于《外国文学史》) 
卡片3: 
    《致恰阿达耶夫》 
   爱情、希望和默默的荣誉-- 
   哄骗给我们的喜悦短暂, 
   少年时代的戏耍已经消失, 
   如同晨雾,如同梦幻; 
   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 
   我们的心焦灼不安, 
   我们经受着宿命势力的重压, 
   时刻听候着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煎熬, 
   切盼那神圣的自由时刻来到 
   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 
   趁胸中燃烧着自由之火, 
   趁心灵向往着荣誉之歌, 
   我的朋友,让我们用满腔 
   壮丽的激情报效祖国! 
   同志啊,请相信:空中会升起 
   一颗迷人的幸福之星, 
   俄罗斯会从睡梦中惊醒, 
   将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 
   铭刻下我们的姓名! 
索引: 
①《普希金文集·抒情诗》(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解读普希金诗选》(京华出版社) 
③《普希金与杜甫自然景物诗中的美感情态之(三)》(《名作欣赏》20xx年第3期)
孤独的收割人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遍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那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2.对两首诗如何进行比较阅读。 
  3.学习如何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主体。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 
解题  作者及背景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人物。1787年进入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790年去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旅游,受到当时法国革命思想的强烈感召。一年后,他又一次访问法国,与法国革命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坚定地拥护法国革命,回国后即创作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诗歌。18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逐渐兴起、壮大,自幼就深受自然陶冶的华兹华斯决心投身大自然,潜心写诗并探索人生意义,1798年他与塞缪尔·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开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华兹华斯终生定居于田园乡野,关切农村下层劳动群众,他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点,以满腔的同情和敬意,描写农民、牧民、流浪者的困苦生活,歌颂他们纯良的品质和坚韧的意志。其诗风清淡朴素、含义隽永。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其诗有多种译本,如《刈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刈禾者》(曹鸿昭译)、《孤独的收割人》(黄杲炘译)等。另外,对其诗的主题艺术特色也多有不同的看法。 
研习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问题二:概括每节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节:孤独的年轻姑娘边收割边唱着凄凉的歌;   第二节:突出表现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人; 
  第三节:诗人对歌词内容的猜测;   第四节:歌声虽已消失,音乐却在诗人心头长留。 
具体研习  问题一: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明确:诗人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里写道:“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他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很单纯而不矫揉造作。”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首先,诗人所描绘的收割人,是一位勤劳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诗人把“她”独自置身于高原广阔的田野上,“她独自在那里又割又捆”、“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这样活动的人与静止的自然和谐的结合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其次,这位年轻的姑娘在艰辛的劳动中用凄凉的歌声抒发自己忧伤的心情,她“一边收割,一边在歌唱”,那凄婉的歌声“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这就为这独特的风景线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愁惨色彩。 
  再次,年轻姑娘凄凉的歌声震人心魄,引人遐想,“我凝神屏息地听着,听着”、“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也许,这歌声也勾起了诗人对悲伤往事的回想,诗人与收割女的心灵已紧紧暗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雄浑的自然,活动的人,凄婉动人的歌声这三者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而诗人的心灵也已融合在这美的境界中,因而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外国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选修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