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方法高二历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80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5:26 | 历史教学方法
标签: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大全,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http://www.350xue.com 高二历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亚洲的觉醒;印度国大党;1905—1908年印度的反英斗争;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的大地产制和考迪罗体制;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二、要求学生认识
  1.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是在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这些地区人民宰割和奴役的必然结果。
  2.亚、非、拉美广大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无论成功与否,都在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项。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美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原因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亚洲的觉醒”和“亚洲革命风暴”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比较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印度的反英斗争;埃及的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墨西哥的资产阶级革命。
  二、本课难点:亚洲觉醒的含义和新特点;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教学设备:
  世界地图挂图、投影片(小黑板亦可)。
  教学要点(板书)
  一、亚洲的觉醒
  1.亚洲觉醒的标志、含义和新特点。
  2.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义兵运动)。
  3.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年)。
  (1)印度国民大会党和提拉克
  (2)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8年)
  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非洲人民反帝斗争概况
  2.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
  (1)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和埃及
  (2)阿•阿拉比领导抗英斗争(1882年)
  3.苏丹马赫迪起义
  4.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1)抗意战争的胜利
  (2)抗意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1.拉美国家独立后的状况(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
  (1)推翻迪亚斯反动统治
  (2)挫败美国的干涉
  (3)1917年新宪法
  返回本页页首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整个世界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活动的舞台,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和政治、军事侵略手段加紧掠夺,加剧了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亚、非、拉美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第四节标题后,推出世界地图,向学生指明下列国家所处的位置。即亚洲的中国、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拉丁美洲的墨西哥。说明以上国家是教材叙述民族民主革命的主要国家。)
  一、亚洲的觉醒
  1.亚洲觉醒的标志、含义和新特点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1、2段,教师进一步讲解)亚洲觉醒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亚洲觉醒的含义呢?以“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作解释固然正确,但列宁指出(放出准备好的投影材料):
  “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以后,民主运动席卷了整个亚洲——席卷了土耳其、波斯、中国。在英属印度,动乱也在加剧,值得注意的是:革命民主运动现在又在遍及英属印度……
  ——引自《亚洲的觉醒》
  显然,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根本含义就是指当时亚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一些史学家持相同的看法。此种看法往往容易使人们把同时期亚洲发生的旧式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排除在亚洲觉醒的含义之外。所以,亚洲觉醒的含义,较稳妥的解释应该是指亚洲的斗争由旧式农民起义的斗争开始,逐渐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所代替的亚洲历史新发展。(接着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第一段提到的几个革命斗争事件,区分哪些属于旧式农民起义,哪些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至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先让学生从背景和性质两方面扼要回顾“亚洲革命风暴”的历史,然后与本目即“亚洲的觉醒’”进行比较。)从背景方面看:两者都是在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亚洲,亚洲国家不断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亚洲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爆发的。具体也有些区别,前者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列强对亚洲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亚洲国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后者处于帝国主义时代,主要帝国主义(包括日本)对亚洲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亚洲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艰难发展。从性质方面看:两者都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具体也有区别,前者属于旧式农民起义,后者除旧式农民起义之外,更增加了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新内容。通过以上比较,再进行分析,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本目中亚洲人民斗争的新特点如下。一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逐步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开展民族民主运动。二是无产阶级也开始行动起来,并在斗争中表现革命的彻底性。(提示学生注意将要讲到的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三是亚洲人民斗争所面临的任务除反帝反封建外,还开始要求资产阶级民主。
  2.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义兵运动)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段小字,掌握义兵运动的概念即可)
  3.印度民族解运动(1905—1908年)
  (1)印度国民大会党和提拉克
  随着19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垄断资本家既存在着依附关系,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1885年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赋予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以新的内容。在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亦称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强烈反英情绪,把国大党的“自治”主张解释为争取完全的独立,从而明确了反对英殖民统治的立场。提拉克成为l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被印度人民誉为“敬爱的人”。
  (2)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8年)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同时,英殖民当局加紧行动,于1908年6月逮捕了提拉克。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随之高涨,同年,孟买工人的政治总罢工成为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发展到高潮的标志,也是印度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这次罢工虽被镇压,但它给英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
  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概况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段,然后解决下列三个问题:(1)非洲人民掀起反帝斗争的主要原因: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疯狂地瓜分和掠夺非洲。(2)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3)非洲人民反帝斗争中最突出的三个历史事件: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2.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1)英国控制苏伊士运河和埃及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比较重要。英法资本主义势力加紧向埃及渗透。1869年法国在埃及开通的苏伊士运河,势力盛极一时。埃及则负债累累。英国乘机购得了运河44%的股票,从此走上了独占埃及的道路,到八十年代初英国单独控制了埃及。
  (2)阿•阿拉比领导抗英斗争(1882年)
  在埃及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埃及人民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奋起保卫民族独立。1882年。爱国军官阿•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英勇抗英,由坚守亚历山大港到保卫开罗。最后虽然失败,但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苏丹马赫迪起义
  根据教材第8段内容,教师归纳本次起义的特点,一是以宗教为外衣,以“圣战”为号召。“马赫迪”原意为传说中伊斯兰教的救世主,起义的领导者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自称是马赫迪,有利于发动民众,驱逐异教徒,即英殖民者。二是规模巨大,战果辉煌。曾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英殖民头子戈登,就是在喀士穆之战中被打死的。三是持续时间长,坚持了近二十年。
  4.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1)抗意战争的胜利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濒临红海的埃塞俄比亚成为英、法、意三国争夺的目标,意大利逐渐占了上风。1894年意大利公然入侵。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组织了11万人的军队,多次打败意军。1896年阿杜瓦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迫使意大利投降。

[1] [2]  下一页


高二历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学  亚洲  非洲  高二历史  拉丁美洲   历史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大全,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历史教学 - 历史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