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议论文阅读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浏览次数: 62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议论文阅读
标签: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全,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http://www.350xue.com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D鸟类没有“深度睡眠”这一睡眠阶段,因为要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天敌,及时地逃走。10读完全文,你能讲讲“熟睡的鸟儿为何不会从树上跌落”吗?(可用文章中的原句回答)(2分)
答:
11根据你平时积累的知识,请讲出鸟类身上具有而人类所不具备的奇特本领,不少于两个例子。(2分)
答:
www.350xue.com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8题。(14分)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待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敞开着,眼前的景象却令青年人颇感意外——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一边说着班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不到一分钟时间,班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荡着微波。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尴尬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道理。”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子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后,开心地走了。其实,只要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
12写出本文的中心(不超过25字)。(2分)
1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关联词语。(2分)
14“一分钟”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答:
15文中说:“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荡着微波。”这句话意味深长,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16为什么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从文中可以看出班杰明对于成功有怎样的认识?(2分)
答:
17文中加点的句子“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
答:
18写两句与时间有关的名言(成语、俗语也可)。(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8分)
养书以养心
①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心。没有书的日子会使人心灵蒙尘,渐渐消蚀的读书热情会使心灵的肌肤起皱。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鹜于外界,总有疲倦的时候,此时书便是心灵最好的栖息之所。②如今媒体众多,比如电影、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等。相比之下,书籍的那一份独有的沉静、深远和幽雅,最让人难以割舍。繁忙的工作之余,捧一本书,或坐于书房,或行于户外,无声的书籍均能给你一份闲情逸致,你可深入,也可浅出,在无声中聆听美好的旋律,在无画中观赏美妙的图景。③苏轼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书籍是人类漫长生活的积淀,它能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多,精神的享受,还在于感情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书籍又是一个磁场,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心灵的罗盘都会在这里发生强烈的感应。我们从《论语》中学到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感受历史的严肃,从鲁迅那里学得醒世哲理,从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那里学得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④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文字也是有个性的。譬如周作人的清淡平和,许地山的睿智自然,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清雅飘逸,钟敬文的清朗绝俗……读书不仅要择书而读,更要择人而读。作品中的思想,映射着创作者本人的人生态度、思想方式、创作意图。真正会读书的人,会着力挖掘作者深层次的创作意图,以求获得深层次的美感。⑤一部好书就是尘世的一盏明灯,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路径。读书是高尚而神圣的,它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人活出人生的一大境界。试想,在万簌俱静的夜晚,排除杂念,或半倚床侧,或微伏案边,捧书入静,不也是一种最美的享受吗?(文章略有改动)
19为什么说读书能“养心”?(可用文中句子,也可自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20第③段中举读《论语》、《史记》等例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1请仿照第④段画线句式,再举一个你所了解的作家的例子,并举出你知道的能代表这位作家风格的作品一例。(2分)
答:
22请指出你最欣赏的文中的句子(段落),并从语言特色角度作简要的评析。(2分)
答:
(四)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选段,回答23-27题。(12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无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3《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代文学家。(2分)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1)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
(3)蒙络摇缀()(4)斗折蛇行()
25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语句。(2分)
26选文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回穷。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作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3分)
句子:
分析:
27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心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3分)
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
下句:
三、作文。(60分)
28根据下面材料,联系自己或同学的实际,也可合理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材料:我国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同志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二 ○ ○ 七 年 春 季 教 学 反 馈 检 测 (六)
九 年 级 语 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1请改正下列每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字或错音。(2分)
(1)烦燥墨守迥乎不同融会贯通()
(2)污秽(suì)据(jū)称心如意(chèn)脍炙人口(kuài)()
2运用积累完成①-③小题,第④小题请仿照画线句的形式,在横线上写一句话。(4分)
(1)情思是诗。我们回味“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寞惆怅;也感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怦然心动。
(2)情怀是诗,失意的李白用“长风破浪会有时,”道出了自己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年迈的陆游用“,尚思为国戍轮台”来表现一个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
(3)情结是诗。龚自珍用“,化作春泥更护花”吟唱凄风无情落花有意的生命之歌;李商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倾诉思念不尽,泪水难干的绕指柔肠。
(4)情谊是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送别董大时真诚的劝慰;。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词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考语文检测试卷(1-6)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检测  中考语文   初中议论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全,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议论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