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鉴赏(26)
浏览次数: 551次| 发布日期:02-22 23:19:44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杜甫诗鉴赏(26),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大意是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如同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钦慕的南朝梁代的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的赞美。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 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看到那恼人的梅花,岂能不思念我?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是指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寄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 ,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这两句诗意是: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 。在我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呢。“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这一树梅花也在渐渐地开放,仿佛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 ,我可怎么承受得了!梅花自开自谢,当然没有催老之功,因此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感时伤别之意就观可感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 ”的说法 (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 )。这首诗感情深挚,语言浅白,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直而实曲,朴而实秀”(清人黄生语),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种风格。
后游
杜 甫
寺忆曾游处,
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
舍此复何之?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不久第二次游览时即写了这首《后游》。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解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用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点明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突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自从上次游览之后 ,美好的江山仿佛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描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 ,是很有含蕴的 ,它流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言外之意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自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在概述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足见流连之久 ;又从侧面表现了景色之美 。“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 。”(《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流落异乡的愁闷完全消减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似乎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说明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故而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 ,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杜甫诗鉴赏(26)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大意是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如同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钦慕的南朝梁代的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的赞美。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 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看到那恼人的梅花,岂能不思念我?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是指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寄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 ,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这两句诗意是: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 。在我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呢。“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这一树梅花也在渐渐地开放,仿佛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 ,我可怎么承受得了!梅花自开自谢,当然没有催老之功,因此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感时伤别之意就观可感了。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 ”的说法 (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 )。这首诗感情深挚,语言浅白,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直而实曲,朴而实秀”(清人黄生语),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种风格。
后游
杜 甫
寺忆曾游处,
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
舍此复何之?
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不久第二次游览时即写了这首《后游》。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解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用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点明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突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自从上次游览之后 ,美好的江山仿佛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描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 ,是很有含蕴的 ,它流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言外之意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自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在概述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足见流连之久 ;又从侧面表现了景色之美 。“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 。”(《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流落异乡的愁闷完全消减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似乎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说明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故而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 ,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杜甫诗鉴赏(26)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杜甫诗鉴赏(12)
- › 杜甫诗鉴赏(13)
- › 杜甫诗鉴赏(15)
- › 杜甫诗鉴赏(16)
- › 杜甫诗鉴赏(17)
- › 杜甫诗鉴赏(20)
- › 杜甫诗鉴赏(3)
- › 杜甫诗鉴赏(22)
- › 杜甫诗鉴赏(23)
- › 杜甫诗鉴赏(25)
- › 杜甫诗鉴赏(26)
- › 杜甫诗鉴赏(27)
- › 杜甫诗鉴赏(28)
- › 杜甫诗鉴赏(30)
- › 杜甫诗鉴赏(31)
- › 杜甫诗鉴赏(32)
tag: 杜甫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栏目导航
诗词教学 推荐
- ·杜甫诗鉴赏(12)
- ·杜甫诗鉴赏(13)
- ·杜甫诗鉴赏(15)
- ·杜甫诗鉴赏(16)
- ·杜甫诗鉴赏(17)
- ·贯休诗鉴赏
- ·杜甫诗鉴赏(20)
- ·杜甫诗鉴赏(3)
- ·杜甫诗鉴赏(22)
- ·杜甫诗鉴赏(23)
- ·杜甫诗鉴赏(25)
- ·杜甫诗鉴赏(26)
- ·杜甫诗鉴赏(27)
- ·杜甫诗鉴赏(28)
- ·杜甫诗鉴赏(30)
- ·杜甫诗鉴赏(31)
- ·杜甫诗鉴赏(32)
- ·杜甫诗鉴赏(33)
- ·杜甫诗鉴赏(18)
- ·杜牧诗鉴赏(2)
- ·方干诗鉴赏
- ·高适诗鉴赏(1)
- ·高适诗鉴赏(2)
- ·高适诗鉴赏(3)
- ·高适诗鉴赏(4)
-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 ·诗词鉴赏常见易混术语分类解析(二)
- ·浅谈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培养(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