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有意歧义”句
浏览次数: 169次| 发布日期:12-29 13:46:31 | 初中趣味语文
标签:语文学习,http://www.350xue.com
有趣的“有意歧义”句,
吕永海
歧义句,即一句话说得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多个意思。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为了表意清楚、准确,就要避免歧义句。但有时为了有意混淆、逗乐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可以故意制造一些歧义句,这就是汉语中有趣的“有意歧义”现象。
1.悬疑设问,引人入胜。丰子恺先生是著名的画家。19世纪30年代上海某报刊曾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读者初见这一标题,无不大吃一惊:丰子恺先生一向品行高尚,画风端正,他做了什么“不要脸”的事?难道是有人在对丰先生进行污蔑攻击?待读完全文才知道这篇文章并不是批评丰先生,而是赞扬他的漫画别具一格——画人物没有五官,却惟妙惟肖,尽传神态。
这篇文章的标题能如此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作者故意利用“不要脸”这一短语的歧义,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扩大了宣传效果。
2.有意歧解,反唇相讥。有个富翁瞧了瞧坐在身边的农夫,有意想羞辱他一番,便对他说:“喂,看看你自己,跟一头毛驴能差多远?”农夫迅速地量了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坦然答道:“近得很,最多只有三十厘米!”
农夫利用词语的多义有意歧解。“差”既可以指“空间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指“抽象的相似性”。富翁说农夫“跟一头毛驴能差多远”里的“差”本来是第二种意思,但为了巧妙地回击富翁的侮辱,农夫故意把“差多远”理解为“空间实际距离有多远”,达到了反唇相讥的效果。
3.左右逢源,各取所需。有个算命先生自称“半仙”,有人来算命,算命先生让对方报了生辰,然后只见他微闭双眼,左手掐诀,念念有词道:“从你这‘八字’来看,父在母先亡啊!你的父母全在吗?”如果对方回答说:“父亲已经去世了。”算命先生就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你父亲要在母亲前面去世。”如果对方说母亲已经去世,算命先生就会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嘛,这就是说,你父亲在,你母亲先亡。”不管怎么说,算命先生总是稳操胜券。
原来算命先生就是钻了歧义句的空子。“父在母先亡”,这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左右逢源的句子。它有四种解释:一是“父在,母先亡”;二是“父在母之先亡”;三是如果父母健在,可以解释为将来的情况;四是即使父母都去世了,也可以解释为“父亲在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或者是“父亲在母亲以前就去世了”。
有趣的“有意歧义”句
吕永海
歧义句,即一句话说得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多个意思。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为了表意清楚、准确,就要避免歧义句。但有时为了有意混淆、逗乐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可以故意制造一些歧义句,这就是汉语中有趣的“有意歧义”现象。
1.悬疑设问,引人入胜。丰子恺先生是著名的画家。19世纪30年代上海某报刊曾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读者初见这一标题,无不大吃一惊:丰子恺先生一向品行高尚,画风端正,他做了什么“不要脸”的事?难道是有人在对丰先生进行污蔑攻击?待读完全文才知道这篇文章并不是批评丰先生,而是赞扬他的漫画别具一格——画人物没有五官,却惟妙惟肖,尽传神态。
这篇文章的标题能如此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作者故意利用“不要脸”这一短语的歧义,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扩大了宣传效果。
2.有意歧解,反唇相讥。有个富翁瞧了瞧坐在身边的农夫,有意想羞辱他一番,便对他说:“喂,看看你自己,跟一头毛驴能差多远?”农夫迅速地量了一下两人之间的距离,坦然答道:“近得很,最多只有三十厘米!”
农夫利用词语的多义有意歧解。“差”既可以指“空间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指“抽象的相似性”。富翁说农夫“跟一头毛驴能差多远”里的“差”本来是第二种意思,但为了巧妙地回击富翁的侮辱,农夫故意把“差多远”理解为“空间实际距离有多远”,达到了反唇相讥的效果。
3.左右逢源,各取所需。有个算命先生自称“半仙”,有人来算命,算命先生让对方报了生辰,然后只见他微闭双眼,左手掐诀,念念有词道:“从你这‘八字’来看,父在母先亡啊!你的父母全在吗?”如果对方回答说:“父亲已经去世了。”算命先生就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你父亲要在母亲前面去世。”如果对方说母亲已经去世,算命先生就会说:“就是嘛,我说了,‘父在母先亡’嘛,这就是说,你父亲在,你母亲先亡。”不管怎么说,算命先生总是稳操胜券。
原来算命先生就是钻了歧义句的空子。“父在母先亡”,这是一个可以自圆其说左右逢源的句子。它有四种解释:一是“父在,母先亡”;二是“父在母之先亡”;三是如果父母健在,可以解释为将来的情况;四是即使父母都去世了,也可以解释为“父亲在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或者是“父亲在母亲以前就去世了”。
有趣的“有意歧义”句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趣味数学 有趣的数学对联
- › 有趣的2个数学问题巧解答
- › 有趣的惯用语
- › 有趣的一段话
- › 法国最经典有趣的名人名言(中、..
- › 有趣的“有意歧义”句
- › 有趣的回文联
- ›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有趣的对联
- › 初三化学课外实验-有趣的种种子游戏
- › 用“空牛奶盒和吸管”做有趣的物理实验
- › 小学英语新课程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 › 打造生动有趣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课堂
- › 有趣的英语绕口令 Cat cat
- › 有趣的析字联
- › 有趣的顶真诗
- › 有趣的荔枝联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初中趣味语文,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趣味语文
栏目导航
初中趣味语文 推荐
- ·师生指人教社课本病句:“钟声”如何“
- ·名词趣谈:沐浴和洗澡是一回事吗
- ·趣味语文 猜猜诗人所咏为何物
- ·感言 关爱 生活 老年人
- ·年与载的区别
- ·跟着语文书去旅游 发现曾经忽略的美景
- ·冷山还是寒山?
- ·俗语翻新法
- ·语文里的数字
- ·常见语文差错点击
- ·古代典故故事之按图索骥
- ·趣谈对联中的尊师重教
- ·趣说“竿”与“杆”
- ·古人关于写作的比喻
- ·“姫”“姬”二字引讨论
- ·妙趣横生的谐音联
-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与第5版中某些四
- ·“凤毛麟角”之辨
- ·趣味对联集锦
-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 杨柳和杨树没关系
- ·盘点最常用及最常错字词
- ·学者称起名字不要太高调
- ·“三更”“半夜”源自两个人
- ·名著精品摘抄
- ·“儿”的几种读法
- ·“吃豆腐”为何成了占便宜
- ·那首触动心灵的歌
- ·“桂冠”与“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