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汉字表引热议 对待繁体字:最好识写分离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引来诸多评说——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目前正在征求全社会的意见(见本报8月12日A1版报道),其中颇为引人瞩目的是,这次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有“剋、锺、蘋、濛、硃”等6个繁体字纳入了汉字表。那么,这是否预示着繁体字会“卷土重来”?增加繁体字会不会对现有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作文考试带来影响?
被疑“投石问路”
尽管《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教授强调说,不能因为恢复了6个繁体字就意味着国家固有的语言文字政策会发生变化,在我国“基本上不恢复繁体字,现在恢复的繁体字都是必须恢复的”。但坊间包括语文界出现了一种微妙感觉,这6个繁体字的恢复会不会是带有一种“投石问路”的性质,考量一下大众的“承受能力”?
上海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说,这次将6个繁体字纳入《通用规范汉字表》其实是很谨慎的,例如“锺”字,作为姓的话,代表了一个家族,如果都简化成了“钟”字,其实那是硬将两个家族变为一个了,很容易在使用和理解上产生偏差。
不妨“识写分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编李锋说,一旦《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通过公布,即代表了一种国家意志,在日常教学和人际交往中就必须坚决执行,但就目前来看,尚没有证据表明繁体字会大量出现在我们的书面语言和规范文件中,因此,中小学教科书也没有必要人为地“改简就繁”。李教授进而提出,为了便于祖国内地与港澳台等华文地区的交流,适当地让中小学生识别繁体字,也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对此,彭世强说,在语文教学中对待繁体字的态度不妨采用 “识写分离”的办法,即不求会写但求认识,条件具备的学校还可增加繁体字的选修课。
学什么考什么
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所使用的汉字大约有3500个,因此,这次在整理《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征求意见稿时,对3500个常用字做了优化。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说,将来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时,都应融入汉字表的精神,也就是说“学什么考什么”,语文考试的用字当然不会突破这3500字。
华东师大语文教育中心副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周宏说,在多年的语文阅卷中几乎没见有上海考生写繁体字的现象,但阅卷组并没有对繁体字说 “不”——如果是用错字或写不对笔画,那肯定要扣分;对使用繁体字则不会扣分,因为只要书写正确且用字恰当,就没有扣分的理由。
通用汉字表引热议 对待繁体字:最好识写分离
栏目导航
- ·语文教学的导课艺术
-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兴趣探究
- ·如何多角度使用论据
- ·语文学法指导七字诀
-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剧(鲁人版高三
-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
- ·最新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人教版
- ·长相思(高三)
- ·高一,你讲语法了吗?(人教版高一必修
- ·落日与英雄之美(苏教版高一必修)
-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粤教版高一必修
-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八年级选修)
- ·以情育人,宽严相济
- ·《孔雀东南飞》“区区”就是“小”吗?
- ·用两个词写篇文章--谈记叙文构思
- ·关于《荷塘月色》中两处比喻解释的质疑
- ·综合实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飞翔(语文
- ·阅读教学中的“三警惕”
- ·“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兼
- ·积累、思路与技巧(高三)
- ·诗教的真谛(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 ·文言句式的难点(高三)
- ·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七年级)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人教版高
- ·中小学生减负对策的研究
- ·《事事关心》也是典型的纵式结构
- ·《威尼斯商人》教学反思
- ·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