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二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597次| 发布日期:06-12 11:18:32 | 高一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二,

               《琵琶行》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注意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本课目标: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三、欣赏诵读表演录像,进一步品味感情,后有感情齐读第二节 
四、分组讨论: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五、师生共同品读、分析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师:当然,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意。 
琵琶女以情演曲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5、小结: 
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五、比较阅读: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耳鬓厮磨,窃窃私语)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由刚转柔起伏回荡,如浮云柳絮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以上是正面描写,多用比喻,且带感情。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简析: 
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难怪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被喧闹的场面所代替。在众鸟翩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这种感情上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 
六、课后作业: 
欣赏《青藏高原》这首歌,然后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来描摹这首歌。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苏教版语文高一年级《琵琶行》教学设计之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高一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免费下载,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