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
浏览次数: 358次| 发布日期:06-12 11:37:22 | 高三语文教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http://www.350xue.com
愚溪诗序..,
①句中的“焉”很容易理解为兼词,但从句子结构看前面已有主语“灌水之阳”,如果说成“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在那里”便很别扭,所以还是理解为助词更好。
②句中的“焉”则应理解为兼词。因为“家”在这里为动词,“焉”跟在动词后面,不理解为兼词,则不妥当。
③句中的“焉”看上去是助词,因为上文“得泉”语意似乎已经说得很明,语气似乎也已经收住了,但是上句是叙述“行”这样一个动作,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交代找到泉的方位,所以这个“焉”还是作为“兼词”(在那里)比较好,只是要注意翻译时这个“在那里”要提到前面做状语。
④句中的“焉”很明显是代词“它”,因为前面的“专”和“名”都是动词,如果“焉”不作代词则意思表达不清。
5、找出文章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探究学习:文中词语活用的情况比较多,不弄清它们的用法,对句意的理解会很有影响。如“故姓是溪为冉溪”的“姓”,“名之以其能”的“名”,“得其尤绝者家焉”的“家”,“予得专而名焉”的“名”等都是名词动用,“咸以愚辱焉”的“辱”,“不能兴云雨”的“兴”,“虽辱而愚之”的“辱”等都是使动用法。
6、文言知识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三、选题设计
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
1、研究方法:
(1)认真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两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2)搜集阅读有关资料,更全面地了解写作的背景。
(3)阅读两位作者写于和课文同一时期的其他诗文。
(4)阅读有关两位作者的研究文章或专著。
(5)阅读有关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文章。
2、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
3、参考网址:
http://ruiwen.com/news/20231.htm
http://ruiwen.com/news/12371.htm
http://ruiwen.com/news/12255.htm
http://ruiwen.com/news/24336.htm
http://ruiwen.com/news/21083.htm
http://ruiwen.com/news/15942.htm
http://ruiwen.com/news/6431.htm
附:网络教室教学设计
一、 自主学习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参考录音网址:
http://sucai.ruiwen.com/index.php?search=
2、字词句落实,要求会口译。参考资料网址:
http://www.ld.nbcom.net/guwenguanzhi/huhuadian/20xx331150318.asp?id=355
二、合作学习
1、课文内容赏析,参考资料网址:
http://ruiwen.com/news/9696.htm
2、亮点探究
三、深入拓展
1、文言知识归纳(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2、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
参考资料网址:
http://ruiwen.com/news/20231.htm
http://ruiwen.com/news/12371.htm
http://ruiwen.com/news/12255.htm
http://ruiwen.com/news/24336.htm
http://ruiwen.com/news/21083.htm
http://ruiwen.com/news/15942.htm
http://ruiwen.com/news/6431.htm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
比较后写成文章,或书面或发电子文档到我邮箱或发送到我的网页“互动天地”,网址:http://uc78741264.anyp.cn/4.aspx
愚溪诗序..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愚溪诗序..
①句中的“焉”很容易理解为兼词,但从句子结构看前面已有主语“灌水之阳”,如果说成“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在那里”便很别扭,所以还是理解为助词更好。
②句中的“焉”则应理解为兼词。因为“家”在这里为动词,“焉”跟在动词后面,不理解为兼词,则不妥当。
③句中的“焉”看上去是助词,因为上文“得泉”语意似乎已经说得很明,语气似乎也已经收住了,但是上句是叙述“行”这样一个动作,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交代找到泉的方位,所以这个“焉”还是作为“兼词”(在那里)比较好,只是要注意翻译时这个“在那里”要提到前面做状语。
④句中的“焉”很明显是代词“它”,因为前面的“专”和“名”都是动词,如果“焉”不作代词则意思表达不清。
5、找出文章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探究学习:文中词语活用的情况比较多,不弄清它们的用法,对句意的理解会很有影响。如“故姓是溪为冉溪”的“姓”,“名之以其能”的“名”,“得其尤绝者家焉”的“家”,“予得专而名焉”的“名”等都是名词动用,“咸以愚辱焉”的“辱”,“不能兴云雨”的“兴”,“虽辱而愚之”的“辱”等都是使动用法。
6、文言知识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三、选题设计
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
1、研究方法:
(1)认真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两篇文章的思想感情。
(2)搜集阅读有关资料,更全面地了解写作的背景。
(3)阅读两位作者写于和课文同一时期的其他诗文。
(4)阅读有关两位作者的研究文章或专著。
(5)阅读有关这两篇文章的分析文章。
2、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
3、参考网址:
http://ruiwen.com/news/20231.htm
http://ruiwen.com/news/12371.htm
http://ruiwen.com/news/12255.htm
http://ruiwen.com/news/24336.htm
http://ruiwen.com/news/21083.htm
http://ruiwen.com/news/15942.htm
http://ruiwen.com/news/6431.htm
附:网络教室教学设计
一、 自主学习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参考录音网址:
http://sucai.ruiwen.com/index.php?search=
2、字词句落实,要求会口译。参考资料网址:
http://www.ld.nbcom.net/guwenguanzhi/huhuadian/20xx331150318.asp?id=355
二、合作学习
1、课文内容赏析,参考资料网址:
http://ruiwen.com/news/9696.htm
2、亮点探究
三、深入拓展
1、文言知识归纳(详见《明师对话》中《愚溪诗序》的“学法指南篇”。)
2、学习苏轼的《赤壁赋》后,比较柳宗元和苏轼受贬后的不同态度。
参考资料网址:
http://ruiwen.com/news/20231.htm
http://ruiwen.com/news/12371.htm
http://ruiwen.com/news/12255.htm
http://ruiwen.com/news/24336.htm
http://ruiwen.com/news/21083.htm
http://ruiwen.com/news/15942.htm
http://ruiwen.com/news/6431.htm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3)《古文鉴赏大词典》。
(4)《柳宗元传》。
(5)《中国文学批评史》。
比较后写成文章,或书面或发电子文档到我邮箱或发送到我的网页“互动天地”,网址:http://uc78741264.anyp.cn/4.aspx
[1]
愚溪诗序..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愚溪诗序..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愚溪诗序..
- › 愚溪诗序..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愚溪诗序》教学设计之一
- › 苏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愚溪诗序》教学设计之二
- › 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愚溪诗序》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愚溪诗序..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愚溪诗序..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愚溪诗序..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愚溪诗序..
tag: 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栏目导航
高三语文教案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