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b.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积在下面。
B.二氧化碳不但能溶于水,而且还能与水反应
实验:二氧化碳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的紫色变成红色,加热该液体后,试液中出现大量气泡,石蕊试剂重新变成紫色。
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而该酸性物质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水(H2O)—→碳酸(H2CO3)
碳酸(H2CO3)加热——→ 二氧化碳(CO2)+水(H2O)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错)
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了碳酸,从而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而非二氧化碳。
C.与澄清石灰水(即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CO2)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该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知识的扩展,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在露置的石灰水上,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层白膜,该白膜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固体。
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www.350xue.com
石灰水涂墙也是利用该反应
思考:为什么用石灰水涂墙后,墙壁会出汗?
3.二氧化碳的用途
气态二氧化碳:一般用于气体肥料
液态二氧化碳:作为灭火剂
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做致冷剂,冷藏食物,人工降雨,舞台制景等。
4.二氧化碳的制法
A.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高温——→氧化钙(CaO)+二氧化碳(CO2)
B.实验室制法
a.药品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不溶性固体)与稀盐酸(无色液体)
b.碳酸钙(CaCO3)+盐酸(HCl)→氯化钙(CaCl2)+水(H2O)+二氧化碳(CO2)
补充:
1)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否用碳酸钙粉末或者碳酸钠粉末代替石灰石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答:不能,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反应物颗粒越小,接触面积就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就不易收集。
2)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否能够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答:不能。盐酸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如果利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挥发性太强,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氯化氢气体,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答:不能。如果用稀硫酸,会与石灰石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微溶性的固体——硫酸钙,包裹在固体表面,从而使液体与固体反应物隔绝,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看到的现象时首先有少量气泡,马上停止。
4)怎样来获得干燥的纯净的二氧化碳
通过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可能含有的硫化氢气体,在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c.实验步骤: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似。
d.二氧化碳的检验及验满
a)检验: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b)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马上熄灭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e.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5.二氧化碳对人体以及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对人体的影响
A.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4%~5%时,人就会感到气闷、头痛、眩晕;达到6%时,人就会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至死亡。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
B.减少二氧化碳危害的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 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 › 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 › 初三化学化学用语教学反思
- ›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 ›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 ›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化学第二章复习资料
tag: 九年级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中学化学教案,免费教案 - 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