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诗鉴赏(4)
浏览次数: 40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岑参诗鉴赏(4),
身登高寺,峨眉山景,尽收眼底。写峨眉山,一咏一叹,用了六句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今日天晴气朗,得以看清楚了峨眉山的状貌:山岭蜿蜒起伏,如波涛滚滚;辽远的云雾似袅袅青烟,使山景空旷浩茫;棕树楠树漫山遍野,蓊郁阴森,一派肃穆。以上四句勾勒峨眉山景,接着直抒胸臆,发出慨叹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诗人眼界高远空阔,触景生情,故有此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诗人看破凡尘,对纷扰的世俗产生了厌倦情绪,希望超凡脱俗,云游尘外。有了这番念头,才把眼光转向佛寺内部和佛寺的周围环境。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虎穴洞、龙湫潭都在附近,山风回旋,细雨濛濛 ,这是寺上的气象;“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间间僧舍,如蒙蒙云朵,若水月光,寒气袭人,这是寺中气氛;嘉州府城,坐落山下,片片风帆,撒于江面,这是寺下景象。写罢诸景,又是一番慨叹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佛寺美景无边,诗人很想在这宝刹天宫之中长留久住。然而,虽然“一官讵足道 ”,是“欲去令人愁”,最终只落得满腹忧愁。
此时诗人的情绪,显得有些消沉、悲观,写作手法上也与先前不同,不是一气写景,高调抒情,而是边咏边叹,一咏三叹,错综起伏。这大约与安史乱后唐朝江山颓败、诗人壮志未酬的心境有关联。
岑参诗鉴赏(4)
身登高寺,峨眉山景,尽收眼底。写峨眉山,一咏一叹,用了六句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今日天晴气朗,得以看清楚了峨眉山的状貌:山岭蜿蜒起伏,如波涛滚滚;辽远的云雾似袅袅青烟,使山景空旷浩茫;棕树楠树漫山遍野,蓊郁阴森,一派肃穆。以上四句勾勒峨眉山景,接着直抒胸臆,发出慨叹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诗人眼界高远空阔,触景生情,故有此叹。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诗人看破凡尘,对纷扰的世俗产生了厌倦情绪,希望超凡脱俗,云游尘外。有了这番念头,才把眼光转向佛寺内部和佛寺的周围环境。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虎穴洞、龙湫潭都在附近,山风回旋,细雨濛濛 ,这是寺上的气象;“僧房云蒙蒙,夏月寒飕飕 。”间间僧舍,如蒙蒙云朵,若水月光,寒气袭人,这是寺中气氛;嘉州府城,坐落山下,片片风帆,撒于江面,这是寺下景象。写罢诸景,又是一番慨叹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佛寺美景无边,诗人很想在这宝刹天宫之中长留久住。然而,虽然“一官讵足道 ”,是“欲去令人愁”,最终只落得满腹忧愁。
此时诗人的情绪,显得有些消沉、悲观,写作手法上也与先前不同,不是一气写景,高调抒情,而是边咏边叹,一咏三叹,错综起伏。这大约与安史乱后唐朝江山颓败、诗人壮志未酬的心境有关联。
岑参诗鉴赏(4)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岑参诗鉴赏(4)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
栏目导航
诗词教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