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刘禹锡诗鉴赏(8)

刘禹锡诗鉴赏(8)

浏览次数: 896次| 发布日期:03-09 14:22:52 | 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http://www.350xue.com 刘禹锡诗鉴赏(8),

阿娇怨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
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
言幸平阳公主家。
刘禹锡的诗歌向以精炼含蓄著称 。《阿娇怨》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据《 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年为胶东王时,就喜欢阿娇,曾对阿娇之母长公主说:“若得阿娇作,当作金屋贮之。”阿娇当了武帝的皇后(称陈皇后)以后,擅宠骄贵,但十余年无子 。平阳公主进歌伎卫子夫得幸生子 ,阿娇见疏,忧愤欲死。刘禹锡这首诗,追寻前事,摹写阿娇当日望幸不至的哀怨情态,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全诗很短。开端便以“望”字领起 :“望见葳蕤举翠华”。阿娇望幸心切,遣宫女时刻伺察武帝动静。宫女不能接近武帝近卫,只能机灵地守候遥望。她深知皇后心情,所以一见皇帝的仪仗——装着羽饰(即葳蕤)的翠华之旗举动,便赶紧回来报信。
“ 试开金屋扫庭花”,集中写阿娇听到消息后的反应 。她吩咐宫女打开金屋,扫除庭前落花。“开”、“扫”两字用得精妙,可以使人想象到当年贮藏阿娇的金屋之门虽设而常关以及满庭落花堆积的情景,展露出一个失宠皇后的典型环境。“试”字尤妙 。清代诗论家徐增细加品味后指出 :“是言不开殿扫花,恐其即来 ;开殿扫花,又恐其不来。且试开一开 ,试扫一扫看 。此一字摹写骤然景况如见,当呕血十年,勿轻读去也。”(《而庵说唐诗》卷十一)
“ 须臾宫女传来信”为全诗最紧迫语。“须臾”两字应理解为从阿娇心中道出方觉味浓。阿娇正在暗自思忖 ,宫女忽又第二次来报。“须臾”之间,会有什么变化呢?阿娇此时思想上急于想听,却又十分怕听 ;十分怕听 ,却又不能不听。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都包含在“须臾”两字当中。
末句“ 言幸平阳公主家 ”,以宫女的妙对作结,不正面写阿娇之怨 ,而怨字已深入骨髓 。徐增认为“言”字中“有无限意思烦难在”(引同上)。细寻诗意,确实如此。对于宫女来说,帝来幸,好说;帝不来幸 ,不好说。帝幸别处,犹好说;帝幸卫子夫家,便不好说。不好说而又不能不说,甚是难对。聪明的宫女经过思考以后,决定说帝幸平阳公主家,而不说幸卫子夫处 。这是因为平阳公主虽为阿娇不喜之人,但她与武帝毕竟是姊弟关系,说出来不致过份刺痛阿娇怨妒之心;且卫子夫因平阳公主而得幸,故借平阳公主为说,阿娇心中也已有数,即使明知是谎,也不致追究。一个“言”字,充分突出了宫女的随机应变和善于圆转。而宫女这样做,正说明了阿娇的怨怅和忧愤,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至于阿娇怨怅的具体情状 ,前人描写已多 ,如相传为司马相如所作的《长门赋 》云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悬明月以自照兮 ,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与本诗参读 ,愈能见出本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致。
杨柳枝词(其一)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 杨柳枝词 》,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以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 梅花 ”,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 ,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传后世 ,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 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 。《招隐士》首句云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 招隐士 》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凄婉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 、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 。《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 ;《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 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梅花落 》、《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传于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唐代文士不但写《梅花落 》、《王孙游 》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 。如李白诗云:“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落梅花 ”即指奏《梅花落》曲 。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 》)即化用《招隐士》句意。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传统地位和深远影响 ,但他本着诗歌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指出《梅花落 》、《招隐士 》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 ,现在还是听我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 》,相和歌辞中有《 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 月节折杨柳歌 》,其歌辞大概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 。唐代不少文人所作《 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的确是翻新了 。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 ,七绝尤多 。《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杨柳枝 》组诗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 ,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构思、造语上都非常接近。比较起来,刘的“请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旧曲”二句,语言更为精警凝炼,因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怀抱,故而可说含蕴丰富,富有启发意义。
本篇上下两联都接近对偶,每联意思都对称,词语则是大部分对称,于大体整齐匀称中显出流动自然之美。
与歌者米嘉荣
刘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
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
好染髭须事后生。
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现存刘禹锡诗中有两首提到他 ,另一首的题目写作《米嘉荣》,大约是本诗的初稿。《与歌者米嘉荣》,从反面落笔,于温柔敦厚中透愤懑不平,工巧新颖,深得风人之旨。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凉州 》是曲调名 ,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民歌 ,由玄宗时的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献朝廷 。据记载,《凉州》在唐代宫廷中演出时 ,有人反对,说能引起“悖动之事”、“播迁之祸”,但也有人大声欢呼。可见 ,《凉州 》是具有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曲子。《凉州》曲调的不寻常,衬托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技艺 。“旧人唯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因为,米嘉荣的技艺越高超,就越能赢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后二句,笔锋一转,突出题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重 ,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 。时世如此,您还是将就点,将白了的胡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轻人吧。劝慰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被时人视作“宰相之器”的刘禹锡,由于政见不同而遭贬逐或投闲置散 。如果要争取进用,就得放弃自己正确的政见,这不就象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染髭须”去“事后生”吗?刘禹锡反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 ,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讽刺的锋芒。这种手法 ,即所谓“正言若反”,于正中见反,于平和中见激荡,能使人体会到诗人的委屈,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同情 。老子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说,有急切直率之嫌;反说,有尖锐泼辣之忌。只有这种正反结合的“ 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锐泼辣为含蓄蕴藉,化急切直率为委婉淳厚,使诗意更为隽永深长。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
曾随织女渡天河,
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
当时朝士已无多。
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去世 ,顺宗即位,改元永贞 ,但这位新皇帝却已因中风不能理事 。这时 ,在宰相韦执谊主持下 ,发动了一个政治革新运动 。韦执谊重用王叔文 、王伾等人,对政治进行改革,深得人心。柳宗元、刘禹锡等都参加了这场政治改革。但顺宗只做了八个月的皇帝,便因病传位给宪宗 。接着这场革新运动就被扼杀了。柳、刘等八人,都被贬谪到南方的僻远州郡,降为司马,因此被称为八司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 。这首诗即作于飘零宦海 、久经风波之后 ,反映了他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 ,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1] [2]  下一页


刘禹锡诗鉴赏(8)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诗词教学,诗词教学大全,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诗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