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广告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虽14字中有9个字相同,但读来顺口,听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播。
千万不要卖掉你的黄金除非找到合适的买主
──首饰店收购黄金的广告词
[赏析]自己要收购黄金,当然希望别人都卖掉。可这则广告劈头就是“千万不要卖掉你的黄金”,站在对方的立场,替对方着想,这岂不是砸自己的饭碗。然而当你以急切的心情看到下一句“除非找到合适的买主”时,就会感到它的高明,高明就在于它也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它的真正含义是:黄金也是可以卖掉的,只要有合适的买主;至于谁是合适的买主,不言而喻,非我莫属。
先是重重地一敲,给你一个刺激,造成一个悬念,再是轻轻地一笑,悄悄地一番耳语,给你解惑,让你相信。手法之高超,简直叹为观止。
(选自《应用写作》1991年第5期)
(二)广告的战术运用(姚亚平)
不许偷看!
──吸引公众注意的技巧
国外有一饮食店,门前摆了一个大酒桶,引人注目地写道:“不许偷看!”但无遮无拦,路过的行人都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谁知里面又有一张纸条,上写:“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芳香的生啤酒,一杯五元。请享用。”一句“不许偷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当今做广告的人,一般都感觉到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接触到他们试图要施加影响的人。心理学家们曾把教师传播信息与广告商传播信息作过比较。认为教师虽然不一定能使学生接受他的观点,但能保证学生都能听到他的观点,因为学生必须上课;而一个做广告的人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绞尽脑汁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他必须选择某种传播媒介,例如电视,他要找到一个大家都爱看的节目,并且保证在做广告时人们不离开座位,不调换频道。即使这一切都成功地达到了,他还是只接触到期望中很小比例的观众──他如果选择了电视上最流行的节目,也只占有看电视人口的30%。普通报纸的社论也只有25%的读者读到它,何况这一切在一般情况下做不到。广告与听(观)众的接触是一种低水平的接触。
这种低水平接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听(观)众有种逃避广告的心理。不但在听(看)到广告后会自然产生一种抗拒心理来抵制广告,就是在听(看)到广告的那一刹那,他们也采取一种回避态度,充耳不闻或转移开视线。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得到了解释,人们对外界事物并不是事事注意的。外界事物的信息到达人的信息接受器官那里时,并不能畅通无阻地被接收,人总是有选择地接收他想要接收的那部分信息,对于他不想接收的那些信息,则采取一种排斥态度,广告,常常就属于人们所排斥的信息中的一种。所以,广告宣传战要想获得胜利,首先第一个战役就是要吸引听(观)众的注意,让他们听(看)到广告,并注意广告的内容,只要做到了这一步,才有下面第二步、第三步成功的可能。
要使广告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新颖
人们天生有种好奇心,他们对那些新颖奇特、与众不同的事物,不但会驻足观看,还会到处打听,做广告可以针对这种心理,采取新颖的开头、新颖的手法或新颖的活动。这样的广告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1986年9月,珠海市的街头出现一队身着小丑服装的马戏团游行队,小丑们戴着各式面具,从街头招摇而过。街上行人见了,无不驻足观望。从他们的横幅和肩绶上,才知道日本木下马戏团将在一星期后来珠海珍珠乐团举行来华第一次演出。这是他们做的预期广告。当初,演出决定做出后,人们都在忧虑,珠海市人口不过12万,能有多少观众来看演出。主办单位认为,演出时间在我国国庆期间,珍珠乐园设备一流,珠海又紧邻港澳,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不少,只要在宣传攻势上取得主动,观众是没问题的。于是他们改变了那种张贴海报的方法,而采用小丑表演队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群众回去后又口耳相传,做了义务广告,结果只有12万人口的珠海市,却售出了47万张票。
2.亲切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置身于广告的世界中,时时受到广告的袭击,久而久之,广告对人们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人们对广告的心理承受力也逐渐降低。因此,现代广告的制作必须设法激发人们对广告已经麻木了的感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人们总是会对与自身有关的事情感兴趣,因此,广告可以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您想去口臭吗?请用西湖牙膏!” (牙膏广告)
“您工作累了吧?请喝杯茶,醒醒脑,提提神吧!” (茶叶广告)
“您愿俯瞰穿洋过海的壮观吗?请乘坐上海至东京的波音707客机!” (上海民航局广告)
上述广告均以一个针对某些人需要的设问开头,这种广告对于那些刚好有这种需要的人确实是一种“正合吾心”的语言,直逼他们眼前,使他们喜出望外,“是呀,我正想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吗?”于是乎,就将广告的下文听(看)下去了。
3.无预告
广告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一种说服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无预告的说服比有预告的说服更能说服人。心理学家齐纳森·弗里德曼和戴维·西尔斯曾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这一结论。他们将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分成A、B两组,他们告诉A组少年,将要听取一个“为什么不允许青少年开车”的讲话,几分钟后,讲话才开始;对于B组少年则没有预告就给他们呈现了同样的内容。结果表明,B组比A组更易被宣传完全说服。广告行为也一样。有些电台常常在播放广告之前来一句:“现在是广告节目时间……”人们往往听到这一句,就会关上收音机,因为他们已经得知广播马上要劝说他们了。其实电台与电视台将广告播放时间固定下来,并不是一种好的办法,特别是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的前后安排两段广告固定节目,并在前面打出“广而告之”、“榜上有名”这样的预告性字幕,降低了广告本来可达到的更好的效果。现在有许多电视广告做得比较好,广告已开始了,人们还不知道是广告,还以为是电视剧的开头什么的,连忙聚精会神地看下去,虽然看了一会儿知道是广告,但已被广告的内容所吸引了。而不像预告的广告一样,一听到预告,就拒绝接收,以至于真正吸引人的广告也漏掉了。
请大家告诉大家……
──保持公众记忆的技巧
成功的广告,不但要使公众一下子就注意到它,而且要使公众能长时间地记住它。如果广告成了过眼烟云,那当时取得了再好的瞬间效果也是白搭。广告信息只有被人们记住并贮存起来,当人们购物时就会自动地浮现出来,这时才能说广告真正达到了效果。台湾有家鞋店,在它的鞋子广告上劈头来一句:
“请大家告诉大家……”
这种新奇的句子不但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而且使人们过目不忘,互相转告,真的像广告所希望的那样,大家看了,又告诉大家。这家鞋店也随之名声大振,后来别的糖店、布店也如法炮制,但公众看到“请大家告诉大家”,还是想起原来第一次这样说的那家鞋店。这则广告之所以能够长久地被人们传诵,能够不让别人仿制,别人仿制了也是为自己做宣传,原因就在于这个句子产生了强烈的记忆效能。被人们记住,这是广告效果的延伸,也是广告成功的第二个关键。
要使广告具有强烈的记忆功能,有四点值得注意:
1.逻辑性强,观点突出。
从记忆的角度讲,逻辑条理强的要比逻辑条理弱的好记,主要观点突出的要比主要观点隐晦的好记,例如:
速效感冒丸,贵在速效。
九个字的广告,就重复了两次“速效”。强调广告的重点,给人深刻印象。
2.押韵顺口,朗朗上口。
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押韵顺口的东西念起来非常上口,这种生理上的惯性造成了记忆上的惯性。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拗口的文章比顺口的诗歌难记多了。加之中国具有几千年的诗歌传统,诗歌的韵律特点已逐渐融化到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去了,成为他们阅读时的一种心理需求。所以,中国广告有许多都采取押韵顺口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七年级上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漫游语文世界
- ›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课后读一读字词
- ›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诗五首》全解
- ›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诗五首》全解
- › 人教版七年级上英语阅读练习
- ›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课后字词复习
- › 2017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二)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音标
- › 语文基础知识之七年级上册通假字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 › 七年级上教参:《世说新语》两则
- › 七年级上教参:古代诗歌五首
- › 七年级上教参: 化石吟
- › 七年级上教参: 看云识天气
- › 七年级上教参:绿色蝈蝈
tag: 语文 口语交际 七年级上同步辅导,七年级上同步学习,初中语文学习,语文教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同步辅导 - 七年级上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第三本存折
- ·苏教版七上《明月几时有》赏析
- ·苏教版七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七年级上教参:《世说新语》两则
- ·七年级上教参:古代诗歌五首
- ·七年级上教参: 化石吟
- ·七年级上教参: 看云识天气
- ·七年级上教参:绿色蝈蝈
- ·七年级上教参:月亮上的足迹
- ·七年级上教参:山市
- ·七年级上教参:风筝
- ·七年级上教参:羚羊木雕
- ·《风筝》教学参考:《风筝》思想内容面
- ·七年级上教参:诗两首(金色花、纸船寄
- ·七年级上教参:济南的冬天
- ·七年级上教参:皇帝的新装
- ·七年级上教参:郭沫若诗两首(上的街市
- ·七年级上教参:女娲造人
- ·七年级上教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 ·七年级上教参:寓言四则
- ·七年级上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 ·七年级上教参: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
- ·七年级上教参:散步
- ·七年级上教参:童趣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王家新批判: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在一部电影结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在山的那边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山那边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