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诗五首》全解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诗五首》全解

浏览次数: 137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http://www.350xue.com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诗五首》全解,

课题】                                  30.诗 五首

 

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题解】选自《李太白集》。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闻,听说。左迁,贬谪。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贬谪为左迁。龙标,地名,在今湖南黔阳。

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原诗】杨花落尽子规[杜鹃][叫],闻道龙标[指王昌龄,当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过五溪[雄溪、蒲(pú)溪、酉(yǒu)溪、沅(yuán)溪、辰(chén)溪,在今湖南西部,当时属蛮荒之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泛指遥远的西南边地]。

译文】在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内容】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由于他“不顾细行”,而不是由于他犯了什么大错误。王昌龄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在其《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道:“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的最后两句,用的是鲍照在《白头吟》中的“清如白玉冰”的比喻,表明了自己清白无辜的心境,说明自己对得起亲朋好友。得到王昌龄被贬谪的消息后,正在江南漫游的李白写了这首诗,远道相寄,表达自己的关切和同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写时令。写景则专取杨花,寓意为“漂泊无定”;而子规鸣叫,是用其“不如归去”的谐音。这种写法,既合事理,又能表现出李白当时的心情:对王昌龄被贬谪一事的悲哀和同情。于是第二句便直书原因——“闻道龙标过五溪”。五溪,即雄溪、蒲溪、酉溪、沅溪和辰溪,均在湖南境内。这两句虽然未写悲痛之情,而悲痛之情自见。   



www.350xue.com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夜郎,不是指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一去久别,论朋友情意本当相送,奈相隔千山万水,无以为力,只好相托与高悬穹宇的明月伴送,一直送你到被贬谪之地。这两句是抒情,写得深切而动人心脾。这种托月相送的意境,此前已有运用。如曹植的《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如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此处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些意境,都是寄情与明月,托明月以达情。比较而言,李白的意境更有动感,一时间分不出谁是李白谁是明月,明月已成李白的化身,一直在形影相随地送老朋友流徙于贬谪地。通过诗人的想象,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题目】                                   江  南  春

题解】选自《樊川诗集》。

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原诗千里[指辽阔的江南。千,在这里表示数量多,不是确数]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山城]酒旗[挂在酒家门口做标志的旗子]风。南朝[420--589年,我国南方先后存在过宋、齐、梁、陈等四个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首都的王朝,历史上总称南朝]四百八十[形容数量非常多,不是确数]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一派绿树红花莺啼燕舞的景象,无论是傍水的村落,还是依山的城镇,都酒旗飘飘。那南朝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楼台,在烟雨蒙蒙中时隐时现。

内容】《江南春》是一首千古名篇。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写出了江南大地的广阔的春色。江南春色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邃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在江南春天的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所有景物一览无余,尽收眼底。这媚人的春色,铺洒在江南的千里大地上,更显出它的深邃,它的广阔,它的无边无际。有人却以为这么广阔的景色,诗人焉得抒写?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种意见有道理吗?何文焕在其《历代诗话考索》中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氏的分析,不仅驳斥了杨慎的论点,也出色地点明了该诗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诗的前两句来看,天气是晴朗无云的;为什么此处又是烟雨蒙蒙了呢?这不仅是因为三月江南的天气多阴晴变化,更重要的是由于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高度地概括了江南三月的天气特征。在千里广袤的江南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寺庙,笼罩在烟雨蒙蒙中;多少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四百八十,不是确数,形容多。诗人在缩千里江南之景于尺幅之中时,不仅着意描写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的江南景色,还将金碧辉煌、屋宇重叠的寺庙掩映的景象于人们的眼前。这寺庙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让它出没于迷蒙的烟雨中,就更加显现出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色彩,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景图”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主题】这首诗,诗人通过对江南景物典型化的描写,反映了他对江南景物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www.350xue.com
题目
】                                 登  飞  来  峰

题解】选自《王临川集》。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传说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因此得名。王安石于公元1050年登上此山,写了这首诗。

作者】王安石, 字介甫,宋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原诗】飞来峰上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闻说[听到]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为]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人云端,听说在上面可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我不害怕漂浮的云把眼遮住,当然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    

内容】这首诗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时当王安石29岁。三年前,即仁宗庆历七年(1047),他被调充鄞县(今属浙江)知县。到任后即下乡巡视,发现渠川浅塞,“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于是组织农民浚治渠川,兴办水利。他的这种作为,自然得到百姓的好评。据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录》卷十一载,王安石在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至皇枯二年(1051)改派为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才离开鄞县。可见,这首诗是王安石在鄞县任上所作。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这种踌躇满志的情怀,也充溢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据传说,这座山是从天上飞来的,自然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山的高耸自不必说,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登临之处的高耸,为下句伏笔。不仅山高,而且时值破晓,雄鸡高唱,红日喷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又为下句蓄势。这两句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是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从自然角度说,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而在古代诗歌中,“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一是来自经验,即从书本上得到的历史经验。二是来自抱负,即他有成大事业的心胸。再联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他感到不站得高,就不能扫荡“浮云”,就会贻误自己的大事。这句诗是带有自警、自策的意味的,说明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之所以能够抵住保守势力的种种打击,不是偶然的。

写法】这首诗,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怀;前者为后者铺垫,后者为前者升华。这是将写景与抒怀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题目】                                   望    岳

题解】选自《杜少陵集》。岳,高大的山,这里指泰山。



www.350xue.com
作者】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诗人。巩县(今河南巩县)人。

原诗(dài)[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夫[fú,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何?齐鲁青未了[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未了,未尽,没完]。造化钟神秀[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造化,天地,大自然。钟,集中,聚集],阴阳割昏晓[山南山北,明暗不同。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割,剖分,划分。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晓,天亮,这里是“明亮”的意思]。荡胸生层云[(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决眦(zì)入归鸟[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决,裂开。眦,眼眶]。会当凌绝顶[定要登上顶峰。会当,定要。凌,登],一览众山小[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一,全。览,看]。

译文】泰山有多高大?从齐到鲁都可望见。上苍将神奇秀丽都集中在东岳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的景象。

内容】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一首是咏东岳泰山的,一首是咏西岳华山的,一首是咏南岳衡山的。这首《望岳》就是咏东岳泰山的。全诗无一“望”字,却处处写望见的泰山的景物: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望岳而想象到将来登岳的情景。胸怀宏博,用笔不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句设问,总括泰山的全貌,而突出其雄伟高大的山势。作者是怎样突出其山势的呢?他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致在齐、鲁两国都可以望见泰山。作者是以距离之广远烘托出泰山之高峻,这就比“崔拳刺云天”(谢灵运《泰山吟》)这样的直写其山势之高峻要高明得多,艺术得多。这既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也是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超诗才的体现。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似乎上苍将世间一切神奇秀丽的景色都凝聚起来而赋予泰山了。向阳的一面与背阴的一面,由于山势高耸出奇,而被分割得一清二楚。这是以“昏晓分割”来衬托山势的高大。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是由远观而近看。山中不仅层云缭绕,还有投林还巢的鸟。层云缭绕不已,故心胸为之激荡;由于细看甚久,以致眼眶都有破裂的感觉。而“归鸟”投林,正是黄昏时刻;虽然如此,诗人仍然在望,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的感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这最后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www.350xue.com
 

题目】                                  观   沧   海

题解】选自《乐府诗集》。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作者】曹操,字盂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原诗】东临(jié)[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北。公元207年,曹操征乌桓(huán)时经过此山],以观沧海。水何澹澹(dàn dàn)[水波多么动荡。何,多么。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山岛(sǒng)(zhì)[高耸突兀。竦,高耸。峙,突起,突兀(wù)]。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xiāo sè),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银河]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幸,庆幸。至,极。这两句是合乐时所加,每章章末都有,与正文意思无关]。

译文】(挥师)向东到了碣石,(正好在此)观望沧海。海水多么荡漾,山岛多么高耸突兀。树木丛生在‘起,百草长得丰盛茂密。秋风萧瑟(一片凄凉);海中波涛翻滚。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太幸运了,用诗歌来唱出(自己的)志向!

内容】这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写曹操北征乌桓时的体验和复杂的心态。这首诗除最后两句与诗意无关外,其余十二句可分为两部分。 

前八句是写海。先写观海的地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次写水和山岛,水是“澹澹”的,山岛是“竦峙”的;山水相连,已透出不凡的景象。再写树木和百草,是那样的“丰茂”。适遇秋风骤起,海波涌荡,风萧气杀,百感交集。曹操的心境,可说是跌宕起伏,彷徨难处。此时面对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间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   



www.350xue.com
主题】这首诗,通过写大海之景象,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作业】一、朗读课文,想想这五首诗各写了什么内容,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选一两首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托月送友”的情怀。读读下面的诗句,分别谈谈它们抒发了什么情怀。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怀。故乡与游子天各一方,但是明月既照游子,也照故乡。看到了明月,就仿佛看到了故乡。

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美好祝愿的情怀。虽然古人、今人都看月,但严格地讲,看的不是“同一时”月。因为明月是常驻的,而人生却是飘忽不定的。既然如此,但愿人们生活得愉快(“当歌对酒”),让人生像“月光”那么永久常驻(“月光长照金樽里”)。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无限思念的情怀。诗人与远方的友人“相望不相闻”,虽可共赏明月,却不能相见共语。那么怎么办呢?“我愿化作一道光追随着月光,照到你的面前”。

三、背诵课文,并用行楷默写其中三首。




初中文言文全解(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诗五首》全解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言文  语文  初中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