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教参
第五部分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这是全诗的结尾,描绘了他倆合葬和化鸟的情况。他们生前为封建家长所逼而分离,死后得以合葬,墓地上的松柏和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又化作鸳鸯双飞,相向而鸣,情意缠绵。这表达了作者对这对不幸夫妻的深切同情和良好祝愿。
⑶精华鉴赏
①故事情节完整紧凑,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全诗紧紧围绕兰芝被“休遣”和被“逼婚”来展开情节。情节完整紧凑:首先是兰芝自诉,自请遣归;仲卿求情,遭母训斥;兰芝辞别,夫妻分手。其次是兰芝回到娘家,阿兄逼嫁;兰芝仲卿相约,誓同赴死;最后是双双殉情,化鸟双飞。全诗经过精心剪裁,有简有繁,详略安排得当。例如:诗的开头兰芝自叙身世,从十三岁说起,一年一年进行排比铺陈,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她无辜被逐作了铺垫。又如兰芝离开焦家时,细致描写其妆束,衣履佩饰,姿态容颜,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极为详尽,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而写兰芝回到娘家,刘母对她“不迎而自归”感到万分惊诧时,兰芝只用“儿实无罪过”一句,就将自己的满腹委曲表现出来了。
②人物个性鲜明,形象刻画生动。这首诗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成功地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各有特色,性格鲜明。其中对兰芝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成功。
这首诗通过兰芝的自诉以及后来与婆婆、小姑告别,离开焦家时的装束等情节,表现了她的聪明能干、热爱劳动、看重感情、知书达礼等美德。“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的“故”字,既显示出焦母的故意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几句,反映了兰芝自尊、不屈的性格,表明兰芝不是甘愿逆来顺受的弱女子,而是外柔内刚的坚强女性。自遣请归,一则因不堪焦母凌虐,再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这句句表明了兰芝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兰芝回到娘家后,“人事不可量”,“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面对阿兄的逼嫁,她忠于爱情,不为权贵和金钱所动,表现了人格的尊严。最后,她知道无法与仲卿活着团圆,就向仲卿提出一同自杀的约誓:“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她为爱情而死,在这出悲剧中谱写了一曲悲壮之歌。以“举身赴清池”的行动,以死殉情。
③首尾呼应。这首诗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托物起兴,结尾以浪漫主义手法,用鸳鸯双飞寄托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终结,诗意浓郁。
⑷参考译文
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自己发誓不再改嫁。她娘家的人逼迫她,她于是投水而死。仲卿听到这个消息。自己也在庭院里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伤他们的不幸,就写了这首诗。
孔雀向东南方飞行,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织出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衣。十五岁能弹奏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你已做了庐江府的官吏,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我独自留守空房,夫妻相见的日子非常稀少。我每天雄鸡一啼就上机织绢,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织成五匹,婆婆还故意嫌我织的慢。不是我织的动作慢,而是你家的媳妇实在难当。我不能胜任你家的驱使,白白地留下也没有什么用处。你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www.350xue.com
仲卿听了妻子的诉说,就到堂上禀告母亲:“我本来就没有高官厚禄的福相,幸亏娶得了这个好媳妇。成年后结为夫妻,死后在黄泉也要相依为伴。我们共同生活才两三年,刚开始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没有不端正的地方,哪里料到会招致您不喜欢呢?”
焦母对仲卿说:“你为什么这样见识短浅!这个媳妇没有礼节,她的行为举动自作主张。我的心里久已怀有怨气,你哪能由自己作主!东家有个聪明贤慧的女子,名字叫做秦罗敷。她的体态可爱无比,做娘的替你去求婚。你赶快休了这个媳妇,打发她立刻走,千万不要挽留。”
仲卿伸直身子跪着说:“母亲请听我禀告,今天如果休弃了这个媳妇,我一辈子也不再娶妻!”
母亲听了这些话,捶打着坐床勃然大怒:“你这小子胆大包天,怎么胆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早已恩义断绝,当然不会依从你!”
仲卿默默无言,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开口对妻子说话,哽哽咽咽地说不出声:“我本来不休弃你,只是母亲逼迫我这样做。你只管暂且回到娘家去,我现在也暂且回到官府去办事。不久我会回家,回来后必定接你回来。为了这件事,你就受些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兰芝对仲卿说:“不必再添麻烦吧。当年冬末春初的时候,我辞别娘家嫁到贵府上。行事都顺着婆婆的心意,一举一动哪敢自作主张?白天黑夜辛勤劳作,孤零零地受尽折磨。总以为没有什么罪过,可以终生供养婆婆以报答大恩。但是仍然被赶回娘家,还说什么再回来呢!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绣的花纷繁美丽焕发光彩。还有红色绫罗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满香袋。衣箱和梳妆用的匣子有六七十个,都用碧绿的青丝绳捆着。各种各样的物品都不一样,每种东西都在里边。我人很卑贱,我的东西也不值钱了,不配用来送给后来的新娘。就留着作为赠别的纪念吧,从今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这些物品时时给你安慰,永远不要忘记我。”
雄鸡叫了,外面快天亮了,兰芝起身郑重地梳妆打扮。穿上我的绣花夹裙,每件事都要做四五次。脚下穿上丝绸做的鞋子,头上戴的玳瑁首饰闪闪发光。腰间束的白绸裙带像水一样轻盈流动,耳朵上戴着闪光的耳坠。手指像削尖的葱白那样细嫩,嘴唇像含着朱砂那样红润。轻巧地迈着细小的步子,姿态美妙举世无双。
兰芝走上堂前拜别婆婆,婆婆怒气未消。兰芝说:“我以前在娘家做女儿的时候,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有好的教养,更有愧于同您家少爷结婚。接受了婆婆的很多彩礼,嫁过来却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今天我要回到娘家去了,惦念着婆婆在家里操劳。”从堂上退下来和小姑告别,眼泪像连串的珠子一样落下来。“我当初嫁来的时候,小姑才扶着床学走路。今天我被赶回娘家,小姑已经长的和我一样高了。你要尽心奉养老人,好好地照料自己。每年的七夕和每月的十九,你在嬉戏的时候不要忘记我。”说完就出门登上车子离去,眼泪像雨一样流淌。
仲卿骑马走在前面,兰芝乘车走在后边。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声音,一起在大道口相会。仲卿下马走进车中,低着头同兰芝附着耳朵小声说话:“我发誓不同你分离,你暂且回到娘家去。我现在也暂且到府里去办公,不久将接你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背弃你。”
兰芝对仲卿说:“感谢你的一片诚挚情怀!你既然这样记住我,我不久就盼望你到来。你应当做磐石,我应当做蒲苇。蒲苇像丝一样柔韧,磐石不会转动迁移。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性情和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他不会顺从我的心意,想到将来我心如油煎。”挥手告别两人怅惘若失,双方同样依依不舍。
兰芝走进娘家走上厅堂,进退都感到脸上无光。母亲拍着手大吃一惊,想不到你会自己回来。“我十三岁教你织布,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学会弹奏箜篌,十六岁懂得礼节规矩,十七岁打发你出嫁,总以为不会有什么过失。你今天犯了什么过错,娘家不接你就自己回来呢?”兰芝惭愧地回答母亲:“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母亲听了十分悲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教参
tag: 高中语文 广东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宁静的史铁生
- ·读《我与地坛》有感
- ·静夜随思(我与地坛|史铁生)
- ·史铁生作品选:写作四谈
- ·雨巷赏析
-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 ·高一册背诵内容
-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参
-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教参
- ·广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参
- ·语文学习资料——诗经名篇选读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要说的三句
- ·苏教必修三《祖国山川颂》《肖邦故园》
- ·《大堰河 我的保姆》同步练习(免费)
- ·戴望舒诗选
- ·原毁译文与原文
- ·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渗透
- ·我读鲁迅
- ·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赏析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生命与自然的默契——解读《我与地坛(
- ·《我与地坛》中的母爱描写
- ·解读《我与地坛》的生命哲学
- ·无边母爱 轻轻抒写——品读《我与地坛
-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
- ·中华民居:江南水乡
- ·读《我与地坛》
- ·在宇宙欲望里度化的生命——赏析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