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余秋雨

浏览次数: 28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闲话余秋雨,

    1.银针

    初识余秋雨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刚刚读大学一年级,上铺的舍友隆重推荐给我一本书——《文化苦旅》,翻开第一篇,唤做《道士塔》。我不记得当时是否读完了这篇文章,只记得那感觉就像是被一根刺扎到了心上,从此再不敢碰余秋雨半下。任他跟盗版集团斗得你死我活,跟凤凰卫视走得轰轰烈烈,甚至跑到我的校园里来搅起漫天文潮,我就那么冷冷看着,说不清是不屑还是不懂。

    俗话说“物极必反”。突然有一天,我多年来对余秋雨的冷漠在一瞬间冰消雪融,甚而沸腾起来了。不为别的,就因为我读到了《行者无疆》。跟着作者急促但稳健的步伐,循着长者苍劲但睿智的目光,游走在海滩和雪原之上,徜徉在老街和旧屋之中,玩味着无数大师巨匠的沉年轶事,呼吸着千年文明果实的淡然幽香……我投降了,卸下一切骄矜的锁链,除去所有扭捏的顾虑;我沉醉了,在滚滚而至的知识洪流里,在娓娓道来的智慧箴言中。

    于是赶快行动起来,焦急的走进书店,淘金似的找寻余秋雨的其他著作,《文化苦旅》自然是逃不掉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每当看到这些名字,我就会像婴儿发现母亲的乳头一般,除了赶紧拿来吮吸还能做什么呢?

    又一次读到了《道士塔》,心中还是有针刺的痛楚感,但我终于鼓起勇气看了下去,看着,看着,我忽然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一般。我明白了,多年前刺痛我的正是作者独辟蹊径的寻幽探微和深刻厚重的文化沉思。那虽然不像大地春雷般振聋发聩,却恰似一枚小小的银针,扎中了要穴。谁的要穴?我自己的吗?看来是的,但不全是。这穴位其实正是作者在一次次察访和一篇篇文章中所探求和思索的——中华文明的发光点和阴暗面。我被扎中看来是在所难免的了,谁让我生为炎黄子孙呢?

    认识余秋雨已经有五六年了,但好像今天才有些看清了。慢着,谁说看清了?连他自己都还在做着无疆的苦行呢,我又怎能妄言看清呢?只有接着看,好戏还在后面呢!

    于2002年4月8日夜

    2.欧罗巴断想

    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宙斯爱上了人间女孩欧罗巴,神后赫拉知道后嫉妒非常,施法加害。欧罗巴后来脱离了苦难,她与宙斯的子孙成了大英雄……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于是就把脚下的大洲起名叫做“欧罗巴”(Europe),中国人简称之为欧洲!

    与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于炎黄子孙手中的中华文明圣火不同,欧洲文明像是在不同的民族手中不断地进行着火炬接力,最早手持火炬的可能要算是古希腊人,而后交到了古罗马人手中,其间还有古埃及人、土耳其人……在经历了悠长的中世纪黑暗之后,世界文明的重心随着文艺复兴的号角从古老的东方缓缓西移了,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两只有力的翅膀,托着这片曾经被野蛮和瘟疫笼罩的大地坚定地飞向现代文明的彼岸。一时之间,科学、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经济、民主、法制……无数朵鲜花,无数颗硕果,齐集于欧罗巴上空。当文明之塔越建越高,文明之火日渐炽烈之时,塔的另一侧却正有一条阴影在不断滋长。终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炮声,使世界文明的重心再次西移,跨过整片大西洋,来到了欧洲人哥伦布曾经误以为是印度的那片大陆之上。

    不过,在这片大陆上承接文明火炬的,并不是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民族,却恰恰是几百年前不能见容于欧洲大陆,在政治和宗教的双重迫害下被迫迁徙、逃难甚至是流放于此的清教徒和重刑犯,再不然也是热衷于冒险的淘金者,他们仍然统统是欧罗巴的子孙……

    “人类文明的重心还会继续向西移,跨过另一片更辽阔的水域,回到它曾经移出的地方!”这是一位美籍华裔学者在上世纪末前夕做过的论断。这是真的吗?两大文明系统的竞赛已经悄悄进行了几千年,百多年前,它们之间的一次短兵相接,曾经给古老的中华大地带来过深重的灾难。然而,目下的竞争在更高层次上正在演变成一场文明底蕴的厮磨和砥砺,文明精髓的借鉴和重生。

    看来,再简单地说哪里将成为世界文明的重心,确已不合时宜。可是,文明,你究竟要走向何方?

    对于从小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中长大的人们,不妨且慢收拾自己的远年家当,先随着一位博学的导游去感受一下欧罗巴的风韵吧:享受一天罗马假日,品尝一碗马赛鱼汤,神游一番希隆古堡,研读一遍冰岛萨迦,感悟一回莎士比亚,领教一趟爱因斯坦,顺便逛逛佛罗伦萨,再听听贝多芬……以此完成一次欧罗巴断想,然后再回过头来理理自己的思绪,看看能为华夏九州和地球小村的将来做些什么!

    那位导游名叫余秋雨,他把他的欧罗巴断想都写进了《行者无疆》。



    于2002年4月11日夜

    3.只缘身在此山中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西北古道上一个昏聩道士在莫高窟旁的圆寂塔开始,历经诸多名山大川、古城小镇,最终嘎然止于南洋海外一片埋藏着日本侵略军、妓女还有文人的墓地。所到之处,尽都烙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印记,看似潇潇洒洒,实则深刻凝重。

    这就让我回想起了大学时的一门课程,叫做“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人文学院的一批学科权威每人各讲自己最拿手的一部分而组成的,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儒家、佛家、道家、传统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虽然简约,却充满了真知灼见和智慧之光,极具启迪意义和点化作用。这和《文化苦旅》颇多共通之处,都仿佛一条通向中华文化精美园林的门缝,谨慎但精妙的展示着园内的奇景!

    门缝后的园林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古圣先贤集体创作并遗留给后世子孙的一份巨大精神财富,园内回荡着屈原的浪漫悲歌,包容着先秦的百家争鸣,陈示着两汉的华丽辞赋,吟哦着李杜的千古诗篇,品咂着宋词的豪迈婉约,勾勒着元剧的依稀轮廓,叹息着明清的红楼一梦……好一座大园子呀!无论人们怎样取景,都能获得美轮美奂的绮丽图画。

    可是,当心,你可能已经迷失了……

    迷失在过于精致的外表上,迷失在过于丰富的内容上,迷失在追思与憧憬的十字路口上,迷失在现实与理想的逻辑悖缪上。明明是弘扬仁信的孔孟之道,怎么就衍生出了钳制人性的封建禁锢?明明是先忧后乐的士子之心,怎么就炮制出了迂腐难耐的八股冗文?明明有郑和下西洋,怎么就落得一个闭关锁国?明明是自己发明了火药,怎么就被英伦巨炮轰开了国门……

    有人在说,美国人也在研究孔子《论语》,日本人还要学习《孙子兵法》,中国人真是捧着金饭碗在讨饭吃;也有人说,只有西方的市场竞争和民主法制才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中国人若不赶快借鉴学习恐怕会泥足深陷;更有人说,中国文化原本就是一坛酱缸,中国人其实不过酱缸上爬着的蛆虫……

    暂停!

    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教训:对自家的东西既不可妄自尊大,也无须妄自菲薄;至于人家的文明果实嘛,“拿来主义”可也!

    又记起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一句“只缘身在此山中”,饱览了如此一园子的盛景,若没有一点眩晕,反倒对不起留给我们如此瑰宝的祖先了。

    或者,余秋雨也是在这种眩晕中开始苦苦追寻中华文化的精魂的吧!

    于2002年4月18日夜

    4.袍下的“小”

    鲁迅先生曾经为了发现“自己袍子底下的‘小’”而深自内疚过。中国的古人也早已告诫过我们,必须时刻进行“内省”,并要特别注意“慎独”。这些思考和警示的根本意义,在于不断对人类自身进行向内的探索,实现内在的完善,达到内外的和谐,由内而外地改善我们的世界。

    余秋雨通过《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两本散文集,完成了对一系列中国古代文化精髓或难题的探讨和思索,解释了很多现象,又提出了更多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大而化之,可以进行一番对历史的总结,对文明的解读;小而化之,可以循着心灵的轨迹,对人本身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一个解剖。在这两者之中,余秋雨选择了后者,于是他就选择了揭开人们“袍下的‘小’”,选择了“内省”和“慎独”。

    袍下的“小”,其实很接近某种劣根性,仿佛阿Q总也画不圆的圈,仿佛围观落水者而见死不救,仿佛在嫉妒强者的同时又鄙视弱者……这种劣根性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灵最深处的某个角落,平时或被荣誉的光环所笼罩,或被竞争的残酷所淡化,但是只要一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就会迅速和大量地孵化,像孑孓般滋生出来,噬去我们良知的鲜血。一些人正是因此断定了人类的“性本恶”。

    面对“恶”,我们应该怎么办?胆怯地回避?英勇地战斗?还是像阿Q那样,做着某种“精神胜利法”?回避总不是办法,况且藏在灵魂深处的恶鬼怎么能躲得开呢?那就英勇地战斗好了,可是敌人在哪里?总不能如堂诘珂德般满世界地找坏蛋来打吧?至于“精神胜利法”嘛,麻痹一个阿Q尚嫌不足,麻痹整个社会也未免太高估它了吧!

    其实对付恶的最好武器,也早已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那就是恶的对立面——“善”。善良,这在《霜冷长河》中,是通篇被颂扬,通篇被呼吁的一个字眼。如果你正在感受世情的冰冷,那就释放出你的热量吧!纵然不能融化寒冰,那至少也能留下一道白色的气息,让同样也在寒冷中苦熬的人看到希望。如果你正被世俗的恶浊包围,那就奉献出你的爱吧!纵然不能驱散阴霾,那至少也能划开一道透明的缝隙,让与你一同被包围的同伴看到一缕光明。当每颗心都在呼出热量,当每双手都在刺破浓雾,到那时,袍下的“小” 纵然还能找到藏身之所,却再也遇不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了!

    现在终于理解古人的“内省”和“慎独”是多么高明了,“内省”——每天睡前的脑部运动,检讨一下一天中的得失,看看明天是否能做得更好;“慎独”——在每个独处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以善良和正直来约束自己,因为良知是位洞察一切的法官。

    默然间,你会发现,袍下的“小”真的越来越小了!

    于2002年4月23日

    5.路漫漫

    《山居笔记》(以下简称《山》)早就读完了,可读后感却不知怎么写。

    读后感这样难写是有原因的。首先,就像读完《文化苦旅》(以下简称《文》)时一样,深感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与立体,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其次,《山》中的很多文章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有新鲜感了,它们不仅立意高标,旁征博引,且结论奇绝,余韵绵长。再次,我也不愿再弹中西文化比较的老调了。

    于是,干脆只是“就书论书”,真正的从《山》出发来个“闲话余秋雨”吧。

    要说清楚《山》,还得从《文》讲起,《文》出版于1992年,其中的文章则完成于8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了十几年,世人在体会到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惊喜的同时,也正经历着思想上的严重冲突和矛盾。对改革开放本身及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中国文化本身及其与西方文化的对照,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传承、转折与延续,社会上种种思潮可谓此起彼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一时期思想的活跃程度甚至堪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相媲美。正是在这一时期,《文》完成了一次对中华文明的再探索、再发现和再思考,其意义远不止于几篇游记或几句随感,它为我们在历史转型期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途径。

    而《山》则是在《文》基础上的拓宽、加深与提炼。与《文》的“走到哪,写到哪”不同,《山》是作者避居寓所,放眼天下,拢于一隅的杰作,可以说是“想到哪,写到哪”。而且《山》与《文》一样,并非人云亦云、旧瓶新酒之作,其中的很多观点是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山》在写法上并未拘泥于《文》的程式,它倡导了一种新的模式,开辟了一个新的格局,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超越,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放弃自己已经成熟而且被大众所接受的套路,去冒险尝试新法的。仅仅这一点自我否定的勇气,余秋雨就值得被刮目相看。

    但是,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正是在《山》出版的前后,围绕余秋雨及其作品的杂音曾经喧嚣到了一个高峰,不仅对其书籍的盗版猖獗一时,甚至作者本人及其作品本身都受到了大量的非议和攻击。对于这种现象我无意多加评论,只是不由得想起了中学政治课上一个老掉了牙的说教:当新事物产生之时,不甘退出历史舞台的旧事物总是千方百计的想将新事物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最终覆灭的又不可避免的是早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旧事物。

    不过余秋雨是幸运的,他不必像他的前辈屈原一样经受“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痛苦,因为,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他最有力的支持总是来自沉默的大众。于是余秋雨的文化旅程非但没有终止,反倒愈加轰轰烈烈了起来。这是余秋雨之幸,更是中国社会之幸,因为在如今这样一个剧烈震荡、大副转型、一日千里的发展时期,我们太需要这样睿智且负责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了,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整理、要学习、要发现、要校正,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在那些无谓的纷争或无休止的纠缠之上。

    不禁又想起了屈原,因为他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于2002年4月29日夜



    6.终点与起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华文化对莘莘学子们的要求和企盼。

    文章典籍浩如烟海,神州大地通途几何?要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殊非易事。细想整部中国古代史,能读万卷书的大概还有些,能二者兼顾的就少之又少了,偶尔有几个,就已经成了一代宗师,千古垂范了。像李白、苏轼,还有如徐霞客、玄奘等几位,差不多是屈指可数。空读万卷书者,失之于闭门造车;徒行万里路者,颓之于胸无大志。这里存在着一个悖反,一个两难境地,极难兼顾。不然的话,在今天社会教育普及、交通便利的时代,又有几多人敢于声言自己同时办到了这两件事呢?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能有余秋雨这样一个饱读诗书在先,行遍九州在后的人物是多么难能可贵了!他首先是个中国通,你看他对诗文典史信手拈来,对宗脉渊薮了然于胸,谈起什么古代大师的事迹行止就像是在说自家隔壁的老友。然后他还是个外国通,这和他研究西方戏剧史的经历有关,无论多么饶舌的外国人名他都能记得住、说得准,念叨起什么西方巨匠的著述生平也一样如数家珍。最紧要他还是个路路通,先游历了国内的名山大川不说,更深入到域外古文明的几个重要发祥地,带着一颗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去感受那曾经燃烧过古文明圣火的土地上的余热。

    他从中华文明出发,在行遍了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等文化遗迹之后,最后又回到华夏母亲的怀抱。这一路上,尽管看到的可能是事过境迁,是面目全非,是匪夷所思,是不忍卒睹……但看过了终究是看过了,有所见就会有所思,一路行来,一路想来,就远胜在故纸堆里的搜肠刮肚。思考后的感觉可能有痛苦,有反思,有警示,有醒悟……但脑子里的经史子集一旦经过脚下之路、眼前之物的重新度量和甄别之后,原本已经盖棺定论的教条可能又将重被商榷,原本已经干涸的泉眼可能又将沁出甘露。

    于是余秋雨完成了一个轮回,一个地理上的轮回,一个认识上的轮回,一个心路历程上的轮回。他把以往脚步的终点作为起点,经历了一番探察、一番冥想、一番感悟之后,一切又重归起点,所不同的只是,如今的这个起点已非昔日可比。因为在认识的无止境的涡旋中,人们不会两次跨过同一条河流;在知识的无穷尽的宇宙中,知道的越多仅仅意味着越发感到自己的无知。于是只得收拾心情,轻轻拂去一路细尘,赶紧开始另一段更加诱人的生命旅程,去读更多的书,行更多的路……

    这便是终点与起点的交缠,这便是读书与行路的逻辑,这便是看完《千年一叹》后的轻声叹息!

    于2002年5月4日



    终点?还是起点?——结束语

    “闲话余秋雨”一共写了六篇,第一篇是综述,其余五篇依次是我对《行者无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这五本余秋雨著作的读后随感,我写这五篇随感的顺序与余秋雨出书的顺序并不一致,甚至与我自己读书的顺序也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对每本书的领悟速度与程度的不同吧!无论怎样,随感写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

    回想起来,从读到余秋雨的第一篇文章,并将他拒于千里之外开始,在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彻底绝缘之后,一切隔膜终于结束在我偶尔于书店翻到《行者无疆》的那一霎那,而从那一刻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又伴随着我在书香琴韵中的探索开始了,及至看完余秋雨的五部书,这意味着一个终结,到后来我竟又写完了有关这五部书的六篇随感,这又成为一个终结,这样的终结正孕育着怎样的起始,我还不清楚。但是,在我今天放下笔的同时,我生命中一次终结与起始的转折却正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Sarllivan
    于2002年5月4日




闲话余秋雨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余秋雨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