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二同步辅导秋风秋雨愁煞人——有感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秋风秋雨愁煞人——有感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浏览次数: 88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二同步辅导
标签: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秋风秋雨愁煞人——有感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抛开尘世的喧嚣,披一路风尘,余秋雨孤身一人,踏上了西去的路途。
  说是旅行,不如说一次心路历程,一次文化的苦旅。
  道士塔,他见到了那个穿土布棉布、目光呆滞的王道士。正是他,导演了一出巨大民族悲剧。面对敦煌石窟内被道士刷白墙壁,惨白的怪像,“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叫……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道士塔》)他强烈而又深沉的感情光涌而来,震撼人心。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王国是天然的殿堂……(《莫高窟》)
  目睹莫高窟内美幻美伦的壁画,他思接千载,浮想联翩……
  秋日的夜晚,细雨绵绵,沏上一壶清茶,伴一盏孤灯,我走入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书中有诸多观点是平生第一次见到且很精辟的,如在作者自序中提到的任何一个文明人都有过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的观点及分析;如关于“人文山水”的解释;如说中国文化遗迹的历史层累性;如关于“贬官文化”的提法;如《洞庭一角》中提及的文化和自然的相互生成;如《庐山》文中对文人认同需求的挖掘……所有这些,都称得上是《文化苦旅》的闪光之处。
  而最吸引我的,亦可以说《文化苦旅》中最值得称道的,当是作者所开创的“余”味无穷的“文化散文”格调。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谛。余秋雨不愧为用文大家,在他笔下,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以睿智深沉,雄浑恢弘的笔触,将人、历史、自然浑然结为一体,并融入了自己对自然、对文件夹一种人文思考,徜徉其间,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
  其实,所谓的“文化散文”,在余秋雨踏上西去的路途之前,便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存在,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在《徐霞客游记》中,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身影,而余秋雨则将其发挥到了一种极至。
  天若有情天亦老。余秋雨对历史是多情的。这无疑加重了他的人生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出了人的沧桑,这使他笔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战立,守封寸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身也委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在经历了一番唐朝的烟云宋朝的风尘洗礼后,他发现大凡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其实,山水本身即是时间和空间的消长,它总爱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人生的短暂,以自己的粗线条勾勒人生的局促,使人产生爱与恨以及无可奈何有怅悯,由此便产生了无数寄情山水、感慨历史沧桑的华美篇章。无怪乎,余秋雨笔下的山水仿佛都成了修炼已久的精灵,无论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还是“北通巫峡、南极萧湘”的洞庭湖……都涵蓄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底蕴,披上了一层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感情基调。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思考、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终于喷薄而出,一泻汪洋,汇成了《文化苦旅》。我们分明看到,一个文化“苦行僧”,怀一份虔诚,孜孜寻找着遗落风尘中先人的足迹,在朔风漫天,尘土飞扬的古道上独自行吟……
  当然,在《文化苦旅》中也存在一些缺憾。譬如曾有史学家编撰了《石破天惊戏秋雨》一书,指摘了书中存在的数十余处与史有出入的地方;譬如,在文中,作者的意图似乎只是“想借山水古迹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家住龙华》),只是为了捕捉“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的瞬间,从而完成对“人文山水”的具体实践,由此作者踏上漫漫的找寻过程。“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塔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足够脚力的时候,也是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阳关雪》)整部《文化苦旅》全是对中国文化古迹的探寻和人文认同,而缺乏一种理性的审视和永恒的批判。因此,当我们在《文化苦旅》的热风渐息、飞尘降下时,再来重新审视该书时,却真的发现它其实是怀古味比较浓郁的、文化品位较高的中国名山大川游历记而已。
  但,这丝毫没能影响我对《文化苦旅》的情有独钟,它依然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散文著作之一,尤其是文中散发出的那种大气的“人文散文”气息,至今仍荡气回肠,“余”韵不绝。
  《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又将目光转向城外,于是便有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诞生,书名都极美,极富沧桑感,细细读之,已很难找到《文化苦旅》中的那种“余”味,那种淡淡的臧患,那种澎湃的激情。或许是由于国外的文化与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较难与自己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或许,正如哲人所言:好的东西是不能被重复的。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学作品。
  不过,真的期待余先生能再次抬起那双深邃的眸子,怀一份沉思的心情,再度走入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苦旅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激动和思考。




秋风秋雨愁煞人——有感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余秋雨  文化苦旅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