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权威解读江苏首部《高考说明》
历史 南京历史学科中心组成员、市学科带头人南京一中郭东辉
解读:首先,考试说明把大纲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更好把握和实行。比如,关于学生历史高考答卷的文字表达,考试说明用两段文字做了比较详尽的说明,“‘语言准确’,是指历史学科语言的正确使用,即在书写有关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学科的专用术语表达有关史实、概念和历史结论等。”“‘逻辑严谨’指科学的历史思维方法,即在书写有关答案中表现出的清晰的思路、有序而完整的结构和史论结合的写作方法。”这样要求就明确了,同时也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中等左右水平的学生基本可以达到。
第二,考试说明纠正了考纲中少数不恰当的表述,如前面所举的例子。还有如中国近代现代史“四、1(1)”内容仅有袁世凯活动,标题却为北洋军阀政权。考试说明改为“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这是很恰当的。
第三,考试说明删去了部分知识点,主要是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既稍微减轻了一点学生的负担,又突出了教材的主干知识。删掉的主要内容有:中国古代史部分:均田制、隋唐时期:丝织业和冶铸业。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意大利的统一、俄国十月革命一节中,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考试说明对考卷的三大部分比例做了适当调整,略微减少了客观题的分值,由75分减为69分,增加了主观题的分值,由75分,增到81分,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这个趋向我以为是积极可取的。
复习建议: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中列举了不少设计精妙,富有新意,形式多样的题目,其中还选择了一些上海高考题,这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学科思维,考生应当认真推敲、理解,好好领会,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所选例题灵活性比较强,这是否提示考生这就是今年江苏历史高考卷的调整、发展方向之一?值得注意。还有两点疑问之处(一)考纲中国近代现代史“二、4、(1)”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考试说明为: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是否意味删去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和标志?(二)考纲世界近代现代史“二、3、(3)”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中拿破仑的活动包括内外政策及对外战争,考试说明分解为两部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
www.350xue.com
内外政策及其影响,是否表示删去拿破仑活动中的对外战争?
物理 南师附中特级教师周久璘
解读: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科的考试说明相对于全国的物理科考试大纲而言,总体相符,稳中有变,有所探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江苏的考试说明进一步细化了全国的考试大纲,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江苏的特色,适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反映了时代性。操作性与适用性较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考生五大能力的要求相对全国考试大纲而言,更为细化与具体,细化了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与关注实际。另外,能力要求的层次性也更为凸显,易于理解,便于操作。对知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将相关性、相近性较大的内容进行了合并,将全国考试大纲中131个知识点整合成113个知识点,共合并了18个知识点。对各个知识点的考查级别用规范的表达进行了明确的说明,譬如说“了解、知道、理解、判断、掌握、应用、会用”等,使读者对各个知识点的考查级别要求一目了然。对试卷的题型做了明确的规定:“试卷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论述题和计算题”,而在全国的考试大纲中是这样表述的:“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论述题、计算题”。这表明,在江苏的物理试卷中可能会出现论述题这种题型。论述题一般具有理论探究与开放性的特点,有利于考查考生的逻辑判断与逻辑推理能力,展示考生思维的过程与反映考生思维的严密性。
对选择题中四选一的题与四选多的题不再混编,在试卷中明确加以区分,这样的调整,避免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将这三个部分的知识进行了合并处理,命题时,在适当兼顾这三部分知识的同时,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进行整体设计,这个整体部分的分值比例控制在24%,这样的突破性调整是合理的,同时也大大地拓展了命题的灵活性与选择性,有可能会使计算题突破“三力三电”的格局。对实验的考查进行了一些调整与细化,在实验能力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自行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物理判断或作出解释。”在题型部分的表述中也指出:“实验题在注重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同时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这是对实验能力要求的突破,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为探究性实验的命题提供了可能,有利于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设计性实验题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物理实验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
金陵中学陈立其
解读:1.高考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要求仅仅用数字Ⅰ和Ⅱ表示要求掌握的程度,考试说明对考试大纲作了具体说明和细化要求,在给物理命题明确要求的同时,又留有余地,体现一定弹性,有利于拓展命题空间。
2.说明对全国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中的知识点作了适当整合,将原来的131个知识点整合为现在的113个。仔细核对后发现,实际上是将考纲知识表中的5、15、19、20、23、33、46、47、48、53、63、65、81、88、93、97、107、110这18个知识点合并到与此关系紧密的知识点中,考查的内容并没有真正减少。这样的做法意在突出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要求,体现不刻意追求知识点覆盖率的命题指导思想。
3.说明在题型示例中精选了2004、2005年江苏物理卷中的16道题,例题顺序与考试说明内容顺序一致,示例中对每一道试题都给予了分析,这些试题着重考查了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突出了能力考查的命题思想,选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江苏特色。题型示例无意给出整卷,也没有刻意考虑知识点的覆盖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命题的思想和思路。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权威解读江苏首部《高考说明》
tag: 江苏省 教育考试院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