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释义及练习
浏览次数: 81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8:22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标签: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及练习,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4.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
10.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示手段或凭借。
12.夜以火指鼓所
★处所,地方。
1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谓,所说的。
14.父去里所,复还。
★表示大概的数目
[巩固练习]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此何所也?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荆柯有所待,欲与俱。
8此疾之所由生也。
9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
10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1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1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6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17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18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为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吾见其难为)。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2.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3.公为我献之。
★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7.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10.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作为,当作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11.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成为,变成。
12.孰为(赵)盾而忍弑其君者乎!
★以为,认为。
13.善为国者
★治理。
14.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
1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替。
[巩固练习]
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5因而化怒为悲。
6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7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10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11为坛而盟。
1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1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5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
16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7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18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9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0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21相传以为雁荡。
22霓为衣兮风为马。
2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4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函为宫。
25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27项燕为楚将。
28在药则未为良时也。
2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0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
31窃为大王不取也!
32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3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5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6恐为操所先。
37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38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
39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40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41夫子何命焉为?
42何辞为?
43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4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4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7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48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9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50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
5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52为除不洁者,引入。
5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4慎勿为妇死。
5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6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5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8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59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60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61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62为筹之。
63君为我呼入。
64为君翻作《琵琶行》。
65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66臣请为王言乐。
67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68不足为外人道也。
69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70如姬为公子泣。
71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72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焉
词义例释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2、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4、永之人争奔走焉。
5、然力足以至焉。
6、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8、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9、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0、且焉置土石?
11、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1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哪里,怎么。
1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今其室十无一焉。
16、虽鸡狗十无一焉。
17、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18、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9、悲予志焉。
20、则牛羊何择焉?
21、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22、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3、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24、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25、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26、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27、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28、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相当于"之"。
2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然力足以至焉。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5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6且焉置土石?
7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www.350xue.com
11虽鸡狗十无一焉。
12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1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4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15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16谨食之,时而献焉。
17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犹且从师而问焉。
19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0非曰能之,愿学焉。
也
[词义例释]
1.死生,昼夜事也。
2.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3.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4.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 表示判断语气。
5.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6.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7.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 表示肯定语气。
8.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及练习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4.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5.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6.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7.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
10.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示手段或凭借。
12.夜以火指鼓所
★处所,地方。
1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谓,所说的。
14.父去里所,复还。
★表示大概的数目
[巩固练习]
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此何所也?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荆柯有所待,欲与俱。
8此疾之所由生也。
9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
10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1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1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6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17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18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为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吾见其难为)。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2.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3.公为我献之。
★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7.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10.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作为,当作 /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11.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成为,变成。
12.孰为(赵)盾而忍弑其君者乎!
★以为,认为。
13.善为国者
★治理。
14.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
1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给,替。
[巩固练习]
1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2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5因而化怒为悲。
6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7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10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11为坛而盟。
1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1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5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
16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7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18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9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0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21相传以为雁荡。
22霓为衣兮风为马。
2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4然后以六合为家, 崤函为宫。
25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27项燕为楚将。
28在药则未为良时也。
2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0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
31窃为大王不取也!
32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3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5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6恐为操所先。
37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38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
39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40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41夫子何命焉为?
42何辞为?
43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44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4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7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48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49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50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
5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52为除不洁者,引入。
5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4慎勿为妇死。
5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56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5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8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59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60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61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62为筹之。
63君为我呼入。
64为君翻作《琵琶行》。
65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66臣请为王言乐。
67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68不足为外人道也。
69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70如姬为公子泣。
71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72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焉
词义例释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2、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3、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4、永之人争奔走焉。
5、然力足以至焉。
6、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8、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9、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0、且焉置土石?
11、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12、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哪里,怎么。
1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5、今其室十无一焉。
16、虽鸡狗十无一焉。
17、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18、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9、悲予志焉。
20、则牛羊何择焉?
21、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22、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23、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24、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25、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26、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27、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28、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相当于"之"。
2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然力足以至焉。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5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6且焉置土石?
7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www.350xue.com
11虽鸡狗十无一焉。
12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1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4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15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16谨食之,时而献焉。
17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犹且从师而问焉。
19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0非曰能之,愿学焉。
也
[词义例释]
1.死生,昼夜事也。
2.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3.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4.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 表示判断语气。
5.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6.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7.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 表示肯定语气。
8.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高考文言虚词释义及练习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 ›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 › 2017年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八)
- › 2017年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 ›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 ›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 › 从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探究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
- › 高考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题
- › 2017年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三)
- › 高考文言文作文之我见
- ›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解题策略
- › 2017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解析
- ›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三
- › 高考文言文中最重要的5个字的所有知识点
-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40个官职名
- › 2017年高考文言常用虚词详解:乃、其
- › 2017高考文言文虚词练习题(一)
tag: 暂无联系方式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推荐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