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文言文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浏览次数: 550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文言文
标签: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http://www.350xue.com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近年来,文言文部分淡化了语法知识,而加强了翻译和理解。把握了实词后,要准确地表达,尚须遵循翻译六字诀和解释三原则。

  六字诀中最要紧的是“直”、“补”和“调”:

  直即是直译,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落实,不可大而化之。2000年上海卷要求译“何谓得之于心”,有的考生译作“什么叫有心得”,结果却扣了分。应该译作“什么叫作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这样翻译,虽然语言不太流畅,却不会扣分。

  所谓补,即是要补出省略的部分。古文尚简,常常省主语、谓语、介词、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足。2002年卷翻译“盖将终焉,虽知是贤,尚何以发之”,译文要补出主语“我”和介词宾语“什么方法”。译为“我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是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不补出省去的部分,便要扣分。

  “调”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几乎年年考到。2001年上海卷译“金玉之贱,人民是宝”,全对的不多。就是因为不知原文已改变了语序,正常的语序应该是“贱金玉,宝人民”,即“看轻金玉,爱护百姓”,这里应根据活用的规律,可译成“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除了直、补、调,还有留、换、删三字。留,就是要保留原文的人名、地名、官名、书名、专用名词等,对这些词语不必费脑筋翻译,照抄上去就可以了。“换”即是把古代用语,换成现代用语。比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有两个典故在,又不能译出来,只能换成“死后报恩”。删,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设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每次考古文,都有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理解主旨可循三个原则。一是纵观全文,抓过程。2002年第27题,要求回答苏氏兄弟贬官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以及这样写的意图。从文章记叙的过程看,很快就可以得出,世人的冷漠和巢谷的热心。其写作意图也就迎刃而解:讽刺世态炎凉和褒扬古道热肠。二是抓议论性的句子。考试所引短文,一般都是叙议结合,议的部分往往是主旨所在。2003年卷写作意图在最后一句:“怀才者宜知,用才者亦宜知。”2001年26题写作意图也在最后一句:“为之者无知,知之者无以为。”三是尽可能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这是讨巧的办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要诀与解释三原则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文言文翻译,文言文阅读,语文教学 - 语文阅读教学 -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