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写作创新的观念

写作创新的观念

浏览次数: 162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作文教学
标签:作文学习,作文指导,http://www.350xue.com 写作创新的观念,

写作创新的观念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观、教学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写作教育的理论盲区。他们大都意识到了作文教学和实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所要求的模式下畸形发展的事实:

一方面是中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向度、文章结构单一,为了“合乎标准”而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路数、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由于片面地割裂了生活和写作的联系,课外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而写作语言的表现能力发展迟缓,相应地笔下也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辞不达意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边热衷于大而无当的章法技巧的训练,一边又拿“考场作文”的框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修枝剪叶;既而单凭借手中的一支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向的评价(通常学生只是注意老师给的分数、等级或者老师所给的盖棺定论式的评语)。在这种极端的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写作倾向、作文质量又能抱多大期望呢?

目前情况下,人们在指责或批评当下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弊端的时候,动辄就说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升学、社会评价体系、家庭期望等的多重压力,因而生活空间狭窄,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不强,写作素材不够等等,不一而足。而实际上,接触面狭窄,生活积累不足现在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他们不仅有着敏感的心灵和对外界敏锐的洞察力,而且拥有大量的书籍、报刊、杂志,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网络资讯、电视电影资源……可以说,他们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接受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同龄人。也正像刘国正所说的那样:“事实上,中学生已经阅历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素材。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的缘故。”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前人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亦即创作必须立足现实生活:

关于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问题,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有过精彩的论述: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他沿着“物-意-文”的基本线索精到地描述了艺术构思中作家的心理,并认为文学创作必须从观察万物、研习典籍以及怀有高洁的情志开始:观察万物,可以获得丰富的直观认识;研习典籍,可以从书本中获得间接的经验,可以“学先士之盛藻”、“得才士之用心”,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怀抱高洁的心情而写出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创作要立足现实生活,这是我们一贯的“主张”,人们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几乎毫无二致地提出了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素材和灵感。而这些提法和主张到底具有多大的可操作性,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当下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片面强调审题、立意以及技法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如何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引导。我认为,首先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应该致力于把学生写作向文学创作的高度引导,而不是像长期以来形成的为作文而作文的敷衍、应付的层次,引导他们树立为文的高度责任感,彻底搞清楚为何而作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深度地介入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联系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才能进一步将写作与自我需要、个人兴趣、情感的发展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折射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文章真实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鲜明的个性。

写作和社会生活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我认为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把传统意义上写作、作文提高到文学创作这一高度上来,进而引发学生对写作的足够重视。

只有这样才能让写作成为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够培养他们达观地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积极引导他们树立为人、为文的责任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地拥抱的生活态度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也只有这个前提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现在的学生怕写作文,为了完成“任务”而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情况往往是一旦谈论勤奋总是离不开牛顿、居里夫人;一开讲成功在于后天的努力就是说爱因斯坦、爱迪生的小时候;一提起身残志坚就忘不了海伦·凯勒、张海迪……千篇一律,没有了自己的东西。面对这种僵化的模式学生不愿意或者没有办法表情达意——这种膏药似的写作套路与现阶段中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十分复杂敏感的心灵是极为不对称的——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突破的难点。

此外,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欠。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或媒介,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媒介的重要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观察不仅要善于深入外部世界的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地了解内部世界,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即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这种感受才是真实的。

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必须融入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必须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外在事物的相互渗透,它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的完整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形态。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寓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悟的文章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创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1] [2]  下一页


写作创新的观念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创新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