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浏览次数: 553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周长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应用意识。
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参与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活动中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感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教科书先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最后安排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科书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周长并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科书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因此,本单元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和不尽相同的探究结果。
3、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各自的测量结果和体会。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对一个量进行估计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估测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6课时

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线、绳子、直尺、皮尺、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画一画
老师有一种本领,可以一笔画出一个美丽的图案,同学们想见识一下吗?
师示范用一笔画出:树叶、花朵、小动物等物体的外部形状。
同学们想学老师这样画一笔画吗?从起点开始用一笔画出图形的外部形状,再回到起点为止,不间断,不重复。
学生尝试用一笔画出简单的图案。

描一描,量一量
将自己采集的、喜欢的树叶放在纸上,描出它的外形。
你有没有办法量出你所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请试一试。(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学生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和不尽相同的探究结果。)
小结:同学们刚才测量的是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摸一摸
1、摸一摸课桌桌面的周长。(注意:怎样才是“一周的长度”。)
2、找一些身边的事物,摸一摸它们面的周长。(如:课本、黑板、文具盒、橡皮、窗户、门等物体)

算一算,比一比
1、教科书第45页第2题: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测量,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三角形要量几条边?四边形要量几条边?为什么?”(了解求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教科书第45页第3题: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图形,并通过测量、移动等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班级集中发言,教师结合学生的想法,借助多媒体(或小棒)展示边线的移动过程,直观地说明每组题中两个图形的周长为什么一样或不一样。

课堂回顾
课后活动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适当的测量方法,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将测量方法和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同伴说一说。


第二课时  游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46
教学目标: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会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挂图、灯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园
(1)出示挂图,创设情境:笑笑想参观这座小公园,有一条小路环绕着它,你们能算出这座小公园的周长吗?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说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对于学生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充分的肯定。
(5)总结计算多边形周长的方法。
活动二:算一算
(1)用灯片出示46页的算一算
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课后练习
练习六第1题前两个图。



第三课时  花边有多长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      (2)       (3) 


(4)      (5)      (6)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
你能算出下面三角形的周长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第①图: 4+5+6=15(cm)
第②图: 5+5+4=14(cm)  5×2+4=14(cm)
第③图: 6+6+6=18(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计算,有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探索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新年快到了,三年级同学准备举行一场迎新年联欢会,同学们要把教室好好打扮了一番。你看,他们沿黑板的边框围上了一条美丽的花边。
②学生看图,整理数学信息: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理解题中“至少”的含义:即要算出黑板的周长)
③学生独立思考,计算黑板的周长。
④交流讨论各种计算方法:
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
把两个长和两个宽加起来:34+34+12+12=92(分米)
34×2+12×2=92(分米)
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相加,再乘2:(34+12)×2=92(分米)
(说出算式中每个数34、12、2所表示的含义)
⑤回答问题:花边至少长92分米。
⑥小结: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

[1] [2]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周长》教学设计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