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知识频道免费教案数学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浏览次数: 251次| 发布日期:12-29 13:42:24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350xue.com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二) 认识线段
1、 出示挂图(铁路和人行道)请学生观察,使学生感知:铁路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说它象直线一样,而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能看到两头。
2、 请学生也用线来表示其中的一条斑马线的样子,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想法。
3、 汇报时,指导要在线的两端加上“ ”来限制它无限延伸,并告诉学生这两个“ ”就是线段的“端点”,同时教师板书出线段和端点
4、 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三) 认识射线
1、 用小电筒射向学生,请学生仔细观察。
2、 让学生独立想办法用线表示出刚才看到的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画射线。
4、 让学生自己讨论:射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教师强调:射线AB和射线BA不同。
三、 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 请学生自己分别画出三种线,并用字母表示它们。
2、 做教材15“试一试”的第一题。进一步体会直线和线段,并知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 “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 巩固练习
P15 看一看 量一量 第1、2题。
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量一量。猜对的给自己得一颗星,画在这道题的旁边。
五、 课结
今天学到什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可以给予补充)



【参考教案】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三)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和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能够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能数出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设计:
一、认识线段,把握特征
1、 直观感知线段(让学生感悟到线段可以测量有端点且是直的)
师出示一条彩带,(拉直)让同学们先估计一下,有多长?(10厘米)
请学生用尺子测量,并及时评价学生的估测意识
我们可以把这条长10厘米的彩带用一个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你能在本子上试着画一画吗?师在黑板上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
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如学生会说要画的直,两边要有堵头等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线段的基本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有限)---------引出概念:线段。
2、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地方有线段?小组内交流


二、认识射线,把握特征
1、如果我们把这条彩带的一端(右边),用无数条这样的彩带接起来,你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学生会感到彩带向右不断的接长,不知道用了多少根,没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度
师在黑板上演示,把10厘米长的线段AB沿着B端无限延长,引导学生想象用了2根,三根,5根,不断地接下去,体会也是无限长的-----------引出概念:射线。
让学生交流射线的特征:有一个端点,无限延长
2、找一找生活中象射线的例子,哪些地方有射线?


三、认识直线,概括特征
1、如果我们这根彩带的两端不断地用同样的彩带接下去,它会不停的长下去。如果可能的话,它会穿过我们的教室、穿过我们的学校、穿过我们的地球、穿过我们的宇宙甚至更远的地方。你会发现什么?引出概念:直线。
2、让学生概括出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了,无限长


四、共同探讨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直线、线段、射线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1、 都是直的
2、 线段是直线、射线的一部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3、 端点的特征
4、 能否测量

五、练习
(1)火眼金睛孙悟空
课件出示:判断下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射线
(2)眼观六路小一休
举例:我们周围的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线段有一个大本领。就是它还能围成许多我们学过或没学过的图形。你知道它能围成什么图形吗?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图形画出草图。
请大家来数一数,刚才你们说出的线段分别是由几根线段围成的?先学生说出根数再课件验证。

拓展提高:
1、用尺子在下面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1)先安排学生猜一猜:如果交给你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如果交给你三个点,你猜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四点呢?如果交给你六个点,你猜你又能画出几条线段?
(2)学生自己尝试画出相应点数的线段。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3)出现异议时,教师用课件验证。
2、过点画直线
(1)现在我们要大显本领画直线了。请看:(课件出示“经过”显红色。)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谁想来猜一猜,不过在猜之前,我想问一下怎样叫“经过”?
(2)学生根据题目尝试画直线;
(3)讨论三点不规则排列时能否“经过三点画一条直线”?电脑验证无论从任何角度出发都不能经过三点画出一条直线。课件再次出示:你知道三点怎样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
(4)讨论得出: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当三点呈一条线排列时就能画出一条直线
六:课堂小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




第二课时  平移和平行

一、教学内容
平移和平行(教材16~18页)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2、能永三角板和支持画平行线,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感受教学的价值,进一步参透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
1、认识平行线,体会平行线的特征,会画平行线。
2、在一些斜线中寻找平行关系,在立体图形中寻找平行线。
四、教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方格纸,正方体,三角尺与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
出示延缓16页“看一看”左图。
请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
出示第16页“看一看”右图。边指图边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探究新知
1、移一移。
(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
教师: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2)出示第16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
3、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7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画一画。
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启发: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第19页“实践活动”
(四)思维训练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
(五)课堂小结
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




第三课时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之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免费教案 - 数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