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文章频道免费教案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七年级生物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浏览次数: 307次| 发布日期:06-12 15:26:08 | 七年级生物教案
标签: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http://www.350xue.com 七年级生物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师:肺的换气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小组讨论气体交换的方向和结果。
    生:观察课本图10—7,分组讨论。交流: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果,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师:氧气进入血液后,是怎样被血液运输的吗?
 生:与血红蛋白相结合。
  师:对,氧气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板书:氧合血红蛋白);大部分二氧化碳则在血浆中运输。这些氧气最终会被运到哪里去呢?
4.组织气体交换
  生:组织细胞。因为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够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师:在组织细胞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又要进行气体交换,我们称为组织气体交换。同肺泡气体交换一样,组织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师生交流: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使细胞内的氧含量远远低于血液中的氧含量,而二氧化碳含量远远高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因此,氧气由血液扩散到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扩散到血液。经过组织气体交换,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三)学生谈收获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在知识、能力和等方面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四)自我评价 1、2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人体内的交换:
 1、肺泡 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肺泡        氧气      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2、组织细胞和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毛细血管
 氧气


第 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2、 说出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人体内能量的供给的过程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引入:问题情境引入
(二) 探究:人体能量的供给
   学生4人一组,讨论和交流课本表10—5和10—6的相关资料,计算自己
每日能量供给情况,并重新设计“一日食谱”
(三) 实践:测量体温
学生4人一组,有温度计测量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
讨论:1、当你为亲人或邻居量体温时,如何确认他们是否发烧?
2、为什么SARS流行期间,机场、车站等场所要使用体温计探测仪检查旅客的体温?
(四)师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想?
(六)自我评价  1、2  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 人体能量的供给:
  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在氧气的参与下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二、 体温:(用温度计测量)
1、体温测量的部位:腋窝、口腔、直肠
2、发热: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升高,即为发热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学生观察图11—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讨论个部分的功能
  (三)、.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四)、.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3,讨论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这样,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五)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 讨论,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反思

七年级生物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由www.350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350xue.com
www.350xue.com
  (七)、.练习、反馈、矫正:
  在新授课结束后,通过课后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并通过课堂小测验进行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的场所
泌尿系统的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二、肾脏:
1、 位置:
位于腹腔背面、脊柱两侧左右个一个
2、 结构:
肾脏分为皮质、髓质、肾盂三部分
                   肾小球
          肾小体               分布在皮质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学目标:
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教学重点:
    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教学难点:
1、 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
2、 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
  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
(二)、学习新课:
1、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这是为什么?
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 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
师生交流
    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
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七年级生物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七年级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免费教案 - 生物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