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10)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解】:
1、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2、江汉:泛指江水。
3、何之:何往。
【韵译】:
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将军,
当年曾经带领过十万雄师。
罢官返乡后没有任何产业,
年老还留恋着贤明的圣主。
你曾独自镇守三边的疆土,
舍生忘死只有宝剑才深知。
面对着汉水渺渺无边无垠,
垂暮之年的你将要去何处?
【评析】:
这首诗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声,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
境遇。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
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
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
=============================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解】:
1、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2、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3、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4、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5、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
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
行路远。”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故
名。
【韵译】:
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
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
你象飞鸟一样,此行真不知漂泊何处;
青山虽美,却只能增添送行人的伤心。
无尽江水载着你的船儿,渐去渐远了;
去江南欣赏:夕照下五湖春色的芳馨。
谁能看见,我眷怀故友徘徊汀洲之上?
满腔相思之苦,只能愁对河边的白苹!
【评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首联写朋友远去,诗人挥手作别,落泪沾巾,依依之
情跃然纸上;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愁思绵绵,不绝如缕;
颈联写友人远去,抵达五湖,观赏春色;末联写眷怀友人徘徊汀州,愁对白苹。全诗
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
境地。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韵译】: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评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
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
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
“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解】:
1、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2、已似句: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韵译】:
新年中思念家乡的心情更为急切,
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
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
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
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象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
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评析】:
诗人曾被贬南巴尉,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联写情,新
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
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
=============================
《送僧归日本》
作者: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注解】:
1、上国:这里指中国。
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3、惟怜:最爱;
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韵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评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
远。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
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
“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
=============================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作者: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
【注解】:
1、泉壑:犹山水。
【韵译】: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
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
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
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
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
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
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评析】:
这是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诗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新。雨后新
竹,生机勃发,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仍有蓓蕾,如此境地,怎不促使杨
补阙践约前来?
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
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