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轶事
晚年的毛泽东曾一度患有严重的白内障,视力极差,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戴眼镜费劲地去读,实在不行了,就让工作人员给他读。
自从眼病好了之后,视力有所恢复,他又开始大量读书。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读书成了他最大的乐趣。暮年的毛泽东几乎都是躺在床上读书,而且读到他认为精辟的地方,或是有不同看法的地方,他会立刻用笔作批注,因此,在他读过的许多本书上,都留下了圈圈点点的不少符号和不少文字。
毛泽东很喜欢读唐诗和宋词,他的床头的书柜上,总放着唐诗和宋词,他自己读累了,便有时让工作人员给他读。有一天,毛泽东又提出让工作人员读唐诗。小孟常常把自己读过多遍,因而是也比较熟悉的几首读给他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刚刚念完这首诗,毛泽东听了便连声称赞:“孟夫子(毛泽东习惯这样称呼小孟)读得好么,读得很有感情。这首诗虽短,可内容情深意长噢。”
原来,每次小孟读这首诗时,都读得太快,而且总是把“怆”的音读错,这次小孟特别注意读好些,便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毛泽东说着自己又高声背诵了一遍这首诗,看来他的确很欣赏,很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小孟之所以选这首诗给他读,也是从多次读诗中体会到的,每当读到毛泽东特别喜欢的诗词时,他总是自己也念出来,有时小孟就对毛泽东说:“这些诗你都会背诵,干么还要让我读呢?”
“你读给我听是一回事,我自己念又是一回事么。”
毛泽东稍稍沉思了一会,说:“孟夫子,读读白居易的《长恨歌》吧!”
毛泽东的这句话中,把《长恨歌》说得特别重,语调里有一种惆怅,又且一种恳求。白居易的《长恨歌》?小孟可从来没有给他读过,但她有一次倒是听毛泽东自己吟诵过其中的诗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当时小孟听了后,便跟他开玩笑地说:“您老是诗呀、词呀的,出口成章,我可听不懂,您又在吟诗啦?”
“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里的诗句呀,很有名么。”
小孟果然找到这首叙事诗给他读,毛泽东听得很入神。
小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日子里,她体会到毛泽东喜欢读书,更体会到他尤其喜欢中国的古典诗词。
载自《人民日报》九二年五月三十日第八版
日本老妪与《长恨歌》
日本国立岗山大学 刘立善
一个金风送爽、稻穗稔熟的深秋,我应岗山县日中友协理事长藤原义则先生之邀,登门造访。闲谈中,藤原先生谈到:“我家的邻居佐藤绢惠,是位年近古稀的农妇,晚年最大的爱好就是吟咏白居易的《长恨歌》,长年来坚持每周一次出席市公民馆举办的《长恨歌》讲习吟咏会。遗憾的是她不懂中文,没有听过中文《长恨歌》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律。她多次求我为她介绍一个中国留学生,教她用中文阅读《长恨歌》。这就是邀请刘君来我家作客的主要目的。”
迄今为止,我只知道《长恨歌》对日本文学影响颇深。早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便通过日本遣唐使,在宫廷皇族达官贵人中流行了开来,脍炙人口的名作《长恨歌》尤为受到推崇。十一世纪初的日本古典名著、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已深受《长恨歌》表现手法的影响和艺术精神的渗透。但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异国的古稀农妇,竟然对《长恨歌》也爱得如此之深。
藤原先生偕我来到佐藤绢惠家,我问她为什么如此喜欢《长恨歌》?她说:“在日本现在掀起的老人终生学习的热潮中,作为晚年精神生活的一种安慰和寄托,我决定参加‘长恨歌讲习吟咏会’,几十名会员大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婆。我认为唐诗比日本的俳句、短歌(日本传统的诗歌)读起来更能品出韵味。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尤其是百读不厌。尽管我不懂中文,也能感觉出《长恨歌》的语言精炼流畅,优美通俗,具有一种鲜明的音乐感和形象性,也许是中日两审美意识各不同,我们老太婆认为,唐玄宗‘重色思倾国’固然不可了,但他和美女杨贵妃的生死不渝的深情,实在令人感动。从古到今,杨贵妃在日本 一直是美女的象征。今天,你能不能教我用中文朗读一下《长恨歌》,让我享受一番它那未经改塑的本源之美。”
于是,她竭力克服发音上的困难,耐心反复地跟着我朗读。说实在话,平素我的朗读水平很差,可在这位痴迷《长恨歌》的异国老奶奶执著的精神感动下,竟出乎意料地发挥良好。我十分认真地为她把《长恨歌》录入磁带。她十分感激地说:“中文发音借助四声变化,听起来太美了。今后我要跟着录音带认真的模仿朗读,将它作为晚年最理想的形影不离的精神伴侣。”
载自《光明日报》九二年四月六日第四版
《琵琶行》轶事
- › 《琵琶行》课件
- › 《琵琶行》轶事
- › 《琵琶行》欣赏
- › “阿姨”是谁? ——析《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阿姨”...
- › 《琵琶行》是否有真感情
- › 胡儿能唱琵琶篇——谈《琵琶行》的艺术特色
- › 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时无声胜有声——谈谈《琵琶行》琵琶声描写的音...
- › 班门弄斧 美玉求瑕——《琵琶行》小序语序探微
- › 《琵琶行》的三朵“典型花”
- › 咋会“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探究性学习述略
- › 秋月秋雨总关情----《琵琶行》、《山居秋暝》赏析
tag: 琵琶行 高二同步辅导,高二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二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 ·《锦瑟》新解
- ·一个浪漫诗人的心路历程 ——关于《梦
- ·关于《石钟山记》的另类说法
- ·孔雀东南飞戏剧图
- ·纵情山水间 茶亦能醉人──欧阳修
- ·漫谈《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白马篇
-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欣赏
- ·张溥之死
- ·巴金、冰心 :一对莫逆之交的朋友
- ·谈白居易的讽喻诗
- ·《祝福》说课稿2
- ·门槛教案
- ·画家雨果——写于雨果诞辰二百年之际
- ·奇傲的梅 |病梅馆记|龚自珍|
- ·歸有光等唐宋派|项脊轩志|归有光|
-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
- ·名士龚自珍
- ·美腿与丑腿
- ·秦松赋 |登泰山记|
- ·学者字欧阳修
- ·龚自珍纪念馆
- ·孔子生平介绍
- ·藏景阁(14)·以自己的方式独语西北(
- ·李白诗作品选七
- ·梦断槎湾一角青——龚自珍的洞庭情
- ·泰山四大景观
- ·《琵琶行》课件
- ·巴老箴言|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