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
1.具体的内容,概括要准确、全面
所谓“具体的内容”,一般指命题所涉及到的信息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小节,可以是两个小节,也可以散见于全文的相关区域。“概括”就是根据命题要求,运用求同思维从不同的信息区域,抽象出相同点,化实为虚,化繁为简。其实这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有些考生由于寻找相关信息的失误,而导致概括的内容完全脱离命题的要求;由于掌握概括方法的不当,而导致概括的内容抓了次点而丢了重点,或不够全面。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准确寻找相关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就能减少答题的失误。
我们可以《乡土情结》(2003年)中的第19题、第20题为例,教会学生如何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这两题均是以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为重点的考题。第19题可用“化繁为简”的概括方法来做,其相关的信息区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这就需要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内涵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内容用撮要式的方法进行分析,从相关的四句中就可以概括出:(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史;(4)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第20题可用“化实为虚”的概括方法来做,其相关信息在第三段,在段中作者具体地描写了少年离别家乡的两种情况: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理解为第三种人,而应归为第一种人,这就需要学生有识别能力。其次在概括中要准确地理解相关词语,并运用好相关语句来组织答案。
2.含蓄的内容,解释要准确、明白
所谓“含蓄的内容”是指阅读中需要理解的重要语句、疑难语句、有言外之意的语句,这些语句有的是文眼或警策句,有的内容深奥、隐晦,有的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其含义的深广、内容的蕴藉,使人扑朔迷离难以准确把握,望文生义往往就会陷入泥潭。要准确、明白地解释清楚这些含蓄的词语或句子,必须依靠语感去揣摩,联系语境去辨识,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相关背景去领会,而联系语境挖掘其隐含的信息是根本途径。纵观四年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含蓄内容的解释,绝大部分是放在多项选择题中考查的,但也有不少是直接让学生解释的,如《长城》(2000年)中的第23题,《门》(2002年)中的第19题,《乡土情结》(2003年)中的第21题。
《门》中的第19题,要求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这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解释,文章中没有现成的语句可摘录,题中的“根据文意”提示我们必须在通观全文、理清脉络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相关的信息,这就是在大语境背景下揣摩词义的典型例子,以此例作分析或许会给学生较大的启发。又如《长城》中的第23题与《乡土情结》中的第21题,都是要求对重要或疑难语句作解释,并都增加了一些附加条件,或联系其它段落要求说清其关系,或要从“作用和好处”方面进行分析,这就又增加了解释的难度,并在解释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值得我们与学生一起仔细推敲。
3.语言的操作,力求准确、精练
现代文阅读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的考查形式,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题目,所以如何组织好答题的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准确、精练地表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从大量试题的语言操作中看,有一般性复述的、有提要性转述的、有诠释性阐述的、有科学性评述的多种表达方式。除一般性复述较容易操作,且并不常考之外,其它三种语言操作方式在考查中是常用的,如果加上表述方式或规定字数的限制,难度就更大。但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求得语言表述的准确、精练。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一般来说,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就能“抠”出答案来。当然找出的词语、句子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需经过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比较接近标准答案。我们可以《长城》(2000年)第19题为例,给学生作具体分析。
(2)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回答。这就是怎么问就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所“问”的角度作回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定要紧扣题干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特别注意到用句式的变换来重组,使之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一致的契合要求的答案。我们可以《话说知音》(2002年)第19题、第20题为例,给学生作具体分析。
www.350xue.com
(3)语言表述力求精练。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我们可以《乡土情结》(2003年)第19题、第20题为例,给学生作具体分析。顺便提及,对于不受字数限制的题目,不妨多答些(不能过分),在踩“点”给分批阅方式中不吃亏。
2004年4月
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
- ›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答题技法点拨(人教版九年级...
- ›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十大“探”点
-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 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抓住哲学思维方法来训练
- ›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解答
- › 上海市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 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 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早春》有答案_
-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一)
- › 2017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综述
- › 现代文阅读表述题的解题几法
-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分类技巧解析
- › 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方略
- › 现代文阅读
- › 中考现代文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
tag: 现代文 语文教学艺术,教学艺术,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艺术
栏目导航
- ·2017年高考备考策略——鉴赏、阅读、写
- ·初中地理记忆口诀大全
- ·语文:让语段阅读材料“增值”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九年级语文课文及教学目标
-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速成歌诀7
- ·当今课堂教学的十大关系
- ·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
- ·全国十佳班主任培训视频
- ·教学法
- ·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 ·课起始的八种类型
- ·语文导入新课的二十六法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
- ·精熟教學法
- ·给传统教学一个有力的支点——记一次基
- ·专家指导: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
- ·语文高考应试能力自测表
- ·北大状元谈高考冲刺-8
- ·故事创作法
- ·怎样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 ·作文应急处理九法
- ·高中生的完美学习方法
- ·求“精”、求“效”的发展性备课制
- ·不作阅读的奴隶
- ·张思中教学法中兴趣调动的探索与实践
-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
- ·问题中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