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教学活动辩论辩论中的十大关系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

浏览次数: 746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辩论
标签:辩论资料,辩论技巧,http://www.350xue.com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

  在辩论中常常会发生两种极端化的现象。一种现象是,拘泥于辩论内容本身,不越雷池
一步,尤其当辩题比较枯燥乏味时,整个辩论过程就显得毫无生气。比如,“中国加入关贸
总协定利多于弊”、“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这样的辩题,要是只限于专业知识进行辩论,那
听众就会索然无味。另一种现象是,在辩论中双方都开“无轨电车”,结果差之毫厘,谬以
千里,愈辩愈跑题,愈辩愈离谱,评委和听众接受的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文字。无疑地,这
样的辩论也是缺乏观赏价值的。
  要避免这两种现象,除了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上做文章外,还要努力处理好收
敛性思维方式和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关系。所谓“收敛性思维方式”,也就是在整个辩论过程
中必须始终扣住辩论的主题和基本问题,避免辩论滑入到细节问题或与主题无关的问题上去
;所谓“发散性思维方式”就是在辩论中敢于把问题撒出去,离开枯燥晦涩的专业语言,扩
散到日常生活、历史事实、文学作品、典故轶事、奇趣异闻等上面去,从而大大地打开知识
视界,给听众和评委以知识和美的享受。这两种思维方式应该互补,如果坚执于第一种,可
能失之偏狭,缺乏情趣;如果坚执于第二种,也可能失之宽泛,缺乏论证的严密性和严肃性
。只有把这两种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辩论过程既紧扣主题,又汪洋恣肆;
既层次分明,又妙趣横生;既如一篇立论严密、一气呵成的论文,又如一首跌宕起伏、回肠
荡气的史诗,令辩者意气风发,令评委和听众留连忘返。
  在训练时,我们要求每个队员在场上都应达到把这两种思维方式辩证地结合起来的境界
。我们安排了一些训练,如要队员在20分钟时间内快速翻阅一本书,然后用简炼的语言概
括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要紧扣书的主题来说,不允许说废话;我们也要求队员快速读完一
篇文章,立即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进行批驳,驳斥要有力,不允许停留在枝节问题上。这
些训练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队员们的收敛式思维能力,他们善于迅速地把握并扣住主要问
题进行辩论。另外,我们也安排了一些锻炼队员进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我们会出一些古怪
的题目让队员们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如“克拉利佩奥的鼻子生得短一些,世界历史会发生什
么样的变化?”“如果希特勒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目前国际政治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果你见到外星人,你想告诉他什么?”“如果一个人在一小时后将会死去,你认为
他将想什么?”“如果南极洲的冰山溶化了,地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这些稀奇古
怪而又妙趣横生的问题,促使队员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到处翱翔,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联想和
跳跃式思维的能力。这些训练的结果是,队员们在场上常能很好地把这两种思维方式结合起
来,并熟练地进行运用。
  比如,在辩论“温饱”问题时,我方四辩机智地注意到减肥小姐“温而不饱”的特殊情
况,从而提出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如果温饱了才能谈道德的话,
那么减肥小姐的俱乐部岂不成了拳击场了吗?”因为小姐们既然未达到“温饱”状态。当然
就可以不谈道德了。这一问题提得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从而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又如,在辩论“艾滋病”问题时,对方提出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如果医学能治好艾



www.350xue.com
滋病,难道它还是社会问题吗?”我方二辩立即作了发散性的回答:“要是使用‘如果’的
概念,我也能把巴黎装进一个瓶子里去。如果人类不存在,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能在这里讨论
艾滋病问题呢?”乍看起来,“把巴黎装进瓶子里”与“艾滋病”问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可在这里,这种发散式的回答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听众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另外,当对
方强调艾滋病毒是在医院里发现的,因而只能是医学问题时,我方二辩又提出了一个发散性
的问题:“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如果在医院里发现的东西都是医学问题的话,那要是有人
在医院里捡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也成了医学问题了?”从表面上看,“拣钥匙”与“艾
滋病”也是毫无关系的,可在这里却达到了巧妙的结合,把辩论推向了新的高潮。还有,当
对方辩手提出:“母婴传染是艾滋病传播的渠道之一,请问,对刚生出来的婴儿如何进行性
教育?”这个问题也提得比较刁钻,但我方三辩运用发散式思维从容应对:“对不懂事的婴
儿当然无法进行性教育,但对母亲难道不能进行性教育吗?”听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因
为我方三辩把回答从“婴儿”发散到“母亲”的身上,自然使对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再如,在关于“人性”问题的辩论中,对方强调人人有善根,因而能放下屠刀,立地成
佛。但我方三辩立即提出了一个对方未曾想到的,也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人性本善,人
们怎么可能拿起屠刀?”从“放下屠刀”发散到“拿起屠刀”,思维的跳跃是何等神速,在
对方张口结舌之时,场上立即爆出了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使每个队员都兼具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方式是很重要的,但光停留在这一点上又
是不能的,因为整个辩论过程瞬息万变,万一有队员矢之偏颇,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也
就是说,辩论队作为一个整体,它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应当在收敛式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中保持
必要的张力。
  于是,我们确定二辩手在整个辩论过程中起好“收敛”的作用。从“起、承、转、合”
的角度看,二辩手之“承”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由二辩手担当“收敛”的角色是很合
适的。当然,担任这一角色的 队员最好比较沉着冷静,不会听凭自己的激情到处驰骋,而是
善于把全队的激情控制在确定 的轨道上,从而起到辩论队的“灵魂”的作用。他的使命主要
有两个:一是在对方一辩手, 至多再加上二辩手陈述后,能迅速地把握住对方立论中的基本
论点和问题,并为以后的辩手 指明攻击的方向。在平时的辩论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
二辩手抓不住对方立论的要害 ,只抓住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从而把整场辩论引向歧路。所
以,这方面的收敛作用是十分 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辩论的成败与否。二是在自由辩论中起
好收敛的作用。一般说来,自 由辩论表现为一个即兴的、相当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一个辩论队如何保持一种“流 动的整体意识”,始终紧紧地扣住主题进行辩论,这是一项高
超的艺术,而在这一艺术中, 起关键作用的正是那位担当收敛角色的队员。他的脑子中始终
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念头——” 使辩论回到主题上去”,每当自由辩论像无根基的浮萍飘向枝
节问题或跑题的时候,他就要 站起来发言,把问题重新捡回到主题上来:
  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跃吧,
  这里有玫瑰花,就在这里跳跃吧。
  老实说,二辩手要起好收敛作用是很不容易的。有时对方一讲话就暴露出许多问题,从
而会产生一种力图去驳斥这些问题的“诱惑”,二辩手应当绝对地战胜这种诱惑,紧紧地抓
住最根本的问题实施攻击,从而使整场辩论纳入到我方设定的轨道中去。
  光确定“收敛者”是不够的,我们还指定另一名队员担任“发散者”。“发散者”的使
命就是在他本人的陈述和自由辩论的过程中起到谈笑风生、纵横捭阖的作用。乍看上去,他
的发言似乎常常游离于辩题之外,其实,是采用迂回的方法阐明本方的题旨和攻击对方的立
论。“发散者”最好由处在“转”的位置上的三辩手来担当,担当这一角色的队员不仅要知
识面宽,联想能力丰富,而且要思想活跃,善发刁钻之论。
  如果具有这样的特质,他在场上常常表现得十分活泼,挥洒自如,如入无人之境,从而
在听众和评委中营造出一种新的气氛,并给对方辩手施加心理上的压力,使之措手不及,茫
然不知如何应对。“发散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他能拓展出一个新的知识空间,拓展
出辩论赛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归根到底,“发散者”应当服从“收敛者”,紧紧扣住主题
来辩论,离开主题来发散,“流动的整体意识”就瓦解了,代之而起的已是五光十色的语言
碎片,这乃是辩论之大忌。
  正如在科学研究中一样,在辩论中,保持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之间的“必要的张力”
也是至关重要的。

            辩论运思与哲学运思的关系

  众所周知,辩论运思的根本特征是追求表达的严密性、一贯性和明晰性,辩论语言常要
求能体现出巨大的逻辑力量,犹如章鱼之足把对手、评委和听众紧紧地抓住,使他们乖乖地
跟着辩手的思想走。而哲学运思则不同,特别当它达到思辨的境界时,它追求的是一种差异
或对立的沟通和融合,常常会体现出辩论运思所达不到的思想高度,使评委和听众产生一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辩论中的十大关系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暂无联系方式 辩论,辩论资料,辩论技巧,语文教学 - 教学活动 - 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