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浅谈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使用

浅谈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使用

浏览次数: 92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41 | 作文教学
标签:作文学习,作文指导,http://www.350xue.com 浅谈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使用,

  浅谈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南京四中  王辉

 

    在一项关于“作文评语对写作影响”的问卷调查中,82.1%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评语对自己写作有很大影响。91%的学生认为老师鼓励性的评语能激发起自己写作的欲望,几乎100%的学生不愿看到自辛辛苦苦写完的作文后面只有一个“阅”字。

    这项调查无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

    确也如此,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整体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就一篇作文所进行的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渐提高,同教师准确、全面、公平的评语密切相关,因为了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和的权威性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威性的评价往往决定一个人行为程度的强弱,它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动机强度,行动的持久与深入,能使行为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发人深思。一位中考作文优胜者在及自己的写作心得时,说到:“我小学四年级以前,作文并不好,基本上是七十分左右,四年级时,换了一位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我的一篇作文上,打了一个85分,并写上了“我很喜欢你这篇文章”,还让我在全班读了自己的文章,我简直兴奋得不知怎么才好,似乎一下子感到作文是那么可亲可近。从此,我就特别喜欢写文章,而我的老师不断地鼓励,有时能写一二百字的评语,使我的文章一篇比一篇好……”。这虽然是带有特别的例子,但不难看出,老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也是激励学生写作欲望的很好途径。

    如何使用正确的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多一次激励性评语,少一点批评责备的语言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激励的评价会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个体产生对此事更强烈的动机。把外在剌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动过程。

    学生辛辛苦苦完成一篇作文,应该来说,总有其可取之处,或语言、或中心、或思路、或选材,甚至书写,总有一两处值得肯定的地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句话,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很重要,在老师的作文评语中更显得重要。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太祖怀酒释兵权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读着这样的文字,可以想象少年茅盾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因此老师激励性的评语,如“一腔真情皆在篇首涌现,耐读!”“此处刻画十分传神,令人拍案”“文章写得很有灵气”“你的立意让我耳目一新”……会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坚定写作的信心,为学生以后继续写作,继续提高注入活力。而评语中的“写的罗嗦像流水帐”“写作能力太差”“简直不动脑筋”……这些评语,只会使学生积极性下降,兴趣索然,写作信心消失。

    总之,教师不必各惜激励之辞,不必担心你的激励会捧杀学生,在评语中贯彻了鼓励性原则,少批评责备,学生就会从你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引发强烈的作文兴趣。

    二、多一些具体的指导,少一些套活,空话

    老师对学生作文所下的评语,除了要有激励作用以外,还应循循善诱,跟踪学生的思路,把握学生的得与失,具体表达出老师的意图,老师欣赏什么,反对什么,应明白无误。

    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课堂作文,完美的必是很少,犹如一块未琢的玉石,须老师的雕琢方会显出光彩。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具体指导的评估,任何抽象空泛的评语只会使学生茫然而无所适从,如“选材欠佳叙事不具体,不生动”“文章平淡无味”等等学生苦不亲自去问老师,他是不太明白的,像“选材欠佳”一语,老师若注明,“选材应从母爱这个角度,写一两件母亲如何指导自己学习的事,那么母亲的伟大可更具体”。这样,此学生就有可饱知道自己症结所在。

    当然,抽象笼统的评语是易写的,而带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是费时费神的,但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才会使学生有的方矢,有针对性的改正,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在给学生写具体评语时,应有一定的计划与系列,从语言到立意,从立意到选材,从选材到布局,分而治之,这会使学生作文稳步提高的。

    三、多保持学生的个性,少一点模式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的作文就各具特色。有的擅用诙谐语言有的善用华丽词藻;有的善于立意,有的善于构思,风格不同,鲜丽多彩,这就对老师的评语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是保持学生鲜明的个性呢?还是给予一个模式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持学生鲜明的个性。一篇文章若失去了个性,那就失去了生命力。鲁迅之所以是鲁迅,那辛辣,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个性文风便是标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以开放的思维,宽容的心态去接纳这各具特色的文章,切忌模式化的要求,即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思路、甚至统一的开头结尾,这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在讲求创造性学习的今天,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曾有二位学生,初一、初二时,作文水平一直处于班级下游,到了初三时,换了一位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很快发现了这二位学生的与众不同,即语言上的才华,他们善于使用轻松活泼的语言,一句平平常常的话,经他们的笔就显出活力与幽默。但二位学生的文章立意与布局较弱,故原先的老师评语是语言油腔滑调,缺少信心。但这位老师却抓住了这两位学生的语言个性,经常鼓励。两位学生经常看到的评语是“语言活泼,俏皮,符合人物性格”“语言幽默有创造性”,并逐步在文章的其它方面加以引导,慢慢地,二人作文变化很大,在市级作文竞赛中双双获奖。这就是尊重个性,利用个性的典型例子。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言之有理,只要言之成文,就应该得到尊重,老师不应以自己的喜爱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更不能使许多学生的作文同出一辙。

总之,作文评语在作文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作文评语若写不好,不仅会失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写作的意义,还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每位语文老师必须重视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目录:《语文教育观及研究》顾黄初

                              《中学语文教与学》G31.5《淡淡作文评语》

[1] [2]  下一页


浅谈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的使用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作文  教学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