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浏览次数: 982次| 发布日期:08-30 03:19:43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3)薨:音hōng,周代时诸侯死称此。
(4)冢宰: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评析】
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在孔子以前就有,《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对此,孔子持肯定态度,即使国君,其父母去世了,也在继位后三年内不理政事,平民百姓更是如此了。
【原文】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原文】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原文】
14·43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文】
14·44 阙党(1)童子将命(2)。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3)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
(1)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2)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3)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译文】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评析】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除了在家庭里讲孝、讲悌以外,年幼者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还必须尊敬长者。由此,发展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在今天还有提倡的必要,但应当剔除其中的封建因素,赋予民主性内容
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3)薨:音hōng,周代时诸侯死称此。
(4)冢宰: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译文】
子张说:“《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评析】
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在孔子以前就有,《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对此,孔子持肯定态度,即使国君,其父母去世了,也在继位后三年内不理政事,平民百姓更是如此了。
【原文】
14·4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原文】
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1)。”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2)。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
(1)安人:使上层人物安乐。
(2)安百姓:使老百姓安乐。
【译文】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评析】
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
【原文】
14·43 原壤(1)夷俟(2)。子曰:“幼而不孙弟(3),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
(1)原壤:鲁国人,孔子的旧友。他母亲死了,他还大声歌唱,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2)夷俟:夷,双腿分开而坐。俟,音sì,等待。
(3)孙弟:同逊悌。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原文】
14·44 阙党(1)童子将命(2)。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3)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
(1)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2)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言。
(3)居于位:童子与长者同坐。
【译文】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评析】
孔子特别注重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一贯主张。除了在家庭里讲孝、讲悌以外,年幼者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还必须尊敬长者。由此,发展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在今天还有提倡的必要,但应当剔除其中的封建因素,赋予民主性内容
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论语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
栏目导航
高一同步辅导 推荐
- ·《论语》——立身之则
- ·《论语》——仁孝之道
- ·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
- ·《论语》——为政治国
-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的张扬与学
- ·论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
- ·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
- ·汉唐儒家作品选(论语|孔子)
- ·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 ·高一语文三、五单元试卷
- ·《呐喊》自序(含配套教案)
-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熟语的辨析
- ·秋水课件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 ·《季氏将伐颛臾》课文理解
- ·高一第一单元测试
- ·先秦儒家作品选(论语|孔子)
- ·孔子生平
- ·卡夫卡和里尔克:同往别处
- ·出墙红杏莎乐美是谁?与伟大的心灵共舞
- ·从豹眼中看世界
- ·里尔克传——第五章 巴黎与罗丹
- ·里尔克传——第六章 新艺术的杰作
- ·里尔克传——第七章 杜依诺、非洲和西
- ·里尔克诗选——第八章 战火纷飞的年代
- ·《论语》——守礼之教
- ·里尔克诗选——果园
- ·漫谈老子与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