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的张扬与学生的张扬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的张扬与学生的张扬

浏览次数: 605次| 发布日期:08-30 03:19:43 | 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http://www.350xue.com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的张扬与学生的张扬,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上出“张力”特征的思考
   
    【案例主题】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综合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其载体内容的多学科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其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这种综合性特征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应具有“张力”特征。课堂教学能否具有“张力”,一方面取决于语文教师的内功如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语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去深挖课文本身已具有的“张力”内容,去张扬课文本身的“张力”特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努力追求着要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张力”特征,追来求去,无非是教师的自我张扬,却忘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笔者在讲授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时,一偶发事件,让我幡然醒悟,我又找到了另一种通向“张力”的途径。
   
    【案例描述】
    (《为了忘却的记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的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进行20分钟后)
    教师:从刚才的学习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在得知五位烈士被暗杀的消息后,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哀”与“愤怒”之中,在从“激愤”状态中“沉静”下来后,鲁迅先生完成了《惯于长夜过春时》这首诗,把自己的“悲哀”与“愤怒”深含其中,以此来纪念我们的五位烈士。同学们,咱们先齐声朗读一遍这首诗,然后讨论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悲哀”与“愤怒”之情的。
    (学生朗读后,讨论得出结论:诗的前四句抒发“悲哀”之惰,后四句抒发“愤怒”之情)
    教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诗的前四句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悲哀”之情的?(课堂沉静约一分钟后,在教师的焦急等待中,一学生站起)
    学生一:我认为诗的第一句抒发了作者的“哀”,而没有“悲”。而且“哀”全集中在一个“春”字上,“春”即“春天”。“春天”,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万象更新,天蓝水绿,繁花似锦,春风如馨,春雨如酥。所以天下所有人渴望之,心系之。可是作者的“春天”却是在“长夜”阅度过的,“哀伤”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鼓掌,学生一起鼓掌,学生一在掌声中坐下,学生二在掌声中站起,掌声随落。)
    学生二: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不过我还想作点补充。“春除了刚才他描述的形象美之外,还有她的特质美。不是有言“一年之计在于春”吗?这句话说明了春天代表着开始,代表着希望。我还想起了“青春”二字,“青春”何时用来描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青春”之“青”是指春天里满目皆“绿”,这种“绿色”就代指着一种希望,预示着一种未来,我们这个年龄正像自然界绿色的春天,我们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教师鼓掌,学生鼓掌),春之美还应该美在她的这种特质上。可是鲁迅先生的“绿色春天”却永远是“黑夜”,能不“哀伤”吗?
    学生三:老师,杜甫有诗说“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一词是不是来源于此?
    教师:“青春”一词是不是源于杜诗,老师也不知道,但“青春”一词确实既描写了春天的形象之美,也描写了春天的特质之美,是的,春天……(老师的发言被打断,学生四站起)
    学生四:我不完全同意学生一的观点,这句诗是写出了作者之“哀”,但“哀”之程度在于“惯于”上,抛掉“惯于”而只说“春”是体现不出作者“衷”之程度的。一个“惯”字描写出作者对待眼前一切的麻木感,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作者鲁迅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屠杀场面,面对眼前铁一样的黑暗,他的“哀、愤、怒、恨”都无济于事,于是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使他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他的心几近于绝望,几近于“死亡”,天下还有比这样描写“哀”之情更绝的手笔吗?(老师双手举过头顶鼓掌,学生热烈鼓掌,掌声中学生五满脸通红地站起,看得出他鼓足了所有的勇气才站了起来。)
    学生五:有,南唐后主李煜有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我以为他不比鲁迅先生的差,理由有三:一是这一句比鲁迅先生的更形象,鲁迅先生的一个“春”字太抽象化,而李煜的“春”字后面加一个“花”字,字面上要比鲁迅先生的具体形象;二是李煌的词句比鲁迅先生的诗句有更强的时空感,他加上了“秋月”,秋天无论形还是质都不弱于春天,毛泽东先生不是有言“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吗?关键是三,对“哀伤”之情的抒发,李远比鲁好,鲁迅先生尽管他“惯于长夜过春时”,但毕竟他还过得下去,而李煜是“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字表达的是“无法过下去”。“春花秋月”,多么美好的时光,人人渴盼的时光,作者的感受却是度日如年,盼望的却是何时结束,这一点比鲁迅抒发的“哀伤”之情更深刻。(老师鼓掌,学生随之鼓掌)
    学生六:我以为还是鲁诗好,尽管李词抒发情感更浓烈,但给人的感觉仍是表面的、浅层的,鲁诗的一个“惯”字有深入骨髓之感,鲁诗更深刻一些。
    学生七:诗以形象见长,从这上意义上讲,鲁诗逊于李词。
    学生四:不,……(老师示意学生四坐下)
    教师:出乎意料,出乎意料!老师备课万万没想到会如此,我们不能再争论下去,马上就要下课了,我们只讨论了本诗的第一句,完全打破了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是老师今天非常高兴,我们的课就应该这样上。下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争论。下面老师布置作业:一是刚才同学的发言启发了我,咱们回去查查看,古诗词文中还有没有用“春天”来抒发“哀伤”之惰的;二是循着今天这堂课的思路,同学们回去好好地琢磨一下这首诗的其他各句,准备并整理好发言提纲,下节课咱们接着逐句讨论,好吗?
    学生(齐声):好!(下课铃声响起)(注:为行文简便,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琐碎之处略去。)
   
    【案例注释】
    去年十月份从《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看到,深圳市教研室正在进行关于“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研究,这与我多年来追求的教学理想不谋而合,我个人以为“语文味”特征之一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张力。
    这个案例就体现了“张力”的特征,表现之一是内容的多彩:春→“春”的阐释与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引入→“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引入:“惯于”→“哀莫大于心死”的引入→“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引人→“惯”与“了”优劣的争论。表现之二是教育功能的多样性:①对课文内容的深人理解;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③对遣词造句优劣的辨析;④学生联想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培养;⑤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这个案例还体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探索新的知识时,把新的信息与旧知识相联系,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新的“图式”,于是便完成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其间只是一个组织者和管理者,抑或是一个引导者。从“案例叙述”中不难看出学生是怎样在主动探索中与旧知识相联系的,不难看出教师在其间已经隐退为他们中的一个成员(当我意识到要发生争辩时,便打破原有计划,自动淡出了),只有鼓掌再鼓掌的份了,甚而至于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他们可以打断老师的发言,贸然站起来进行争辩。
    如果说这个案例是成功的,它应归功于学生一,倘若没有学生一的一番发言,引发学生二的发言,就不会有后面大争论场面的出现。而学生一的发言内容是笔者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既没有想到“春”的作用,也没有想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当我提出要讨论一下后,学生一分钟的沉静,着实让我有点沉不住气了,当时我想自己来讲,正要讲时,学生一站起来了,即时我就有谢天谢地之感。事后反思:学生的沉默源于我的课堂语言太不具备启发性和刺激性了。
    学生一的发言之所以一石激起干层浪,在于他的发言具有刺激性,而他的刺激性源于他走了极端(学生四的发言也具有这个特点),这种极端极易激起反弹,这种极端语言出自学生之口是与其身份相称的,教师可否使用呢?这是困惑一。
    引发出笔者关于语文课上出“张力”特征的困惑之二是,过去有不少课自我感觉也是拥有张力的,但那都是在张扬自我,显示个人才华,由一点而引发,上下纵横地旁征博引,却不能让学生与自己一同“张扬”,如何把“张力”与“学生的主动探索”结合起来是我的另一个困惑,本案例给笔者的启示是要让学生去“张扬”必须要设计一个巧妙的启发点或剌激点。

[1] [2]  下一页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的张扬与学生的张扬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教师  张扬   高一同步辅导,高一册同步教学,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一同步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