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人行学习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作文教学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浏览次数: 758次| 发布日期:12-29 13:49:08 | 作文教学
标签:作文学习,作文指导,http://www.350xue.com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赏读美文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滕 刚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法官彼得夹着公文包,急匆匆地走在阒(qù)无人迹的蝙蝠大街上。彼得拐进一条漆黑的小巷。他走到小巷深处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彼得刹住脚,公文包从腋下悄悄滑落。“你是谁?”彼得低声问。他低着头,全身战栗着。

可怕的沉默。

彼得打个了哆嗦。“你想干什么?”

对方仍不回答。“你想干什么?”彼得又问。

一阵呼啸的寒风淹没了彼得的声音。彼得听到对方极重的呼吸声,感到一双黑色大手正向他的脖子伸过来。

彼得不再问话了。

彼得立正,低着头,和那黑影对峙着。“你不应该跟我过不去。我是无辜的。你犯了法就得判刑。犯重了,就判死刑。判你刑的是法律,是法律机关,决不是哪个人。法律是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制定的。他们把法律制定出来后,就设置一个机构执行它。这个机构当然是人组成的。判处一个人的死刑是许多人根据法律研究决定的。但是,到最后,这个决定总要通过一个人的口说出。这个人只不过是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念出来。这完全是一个手续一个法律程序。实际上这里的人,是一种机器。这些都是常识,你应该知道……”

过了很长时间,彼得又慢吞吞地说:“我宣布你的死刑,是代表法律代表法院,不是我判你死刑!我今天宣布你死刑,我刚说出口,你就瞪着我,老瞪着我!直到你的头滚到地上,大家都看到了,你眼睛就是不闭,盯着我。你为什么不放过我?我与你无冤无仇,我不宣布你死刑,还会有其他人宣布。你不能看哪个人宣布,就把仇结在哪个人身上,就想报复他,杀掉他。你现在拦住我,你叫我怎么办?老实说,我也有怜悯之心……可你又qiang奸又杀人……法律是无情的……你让我走吧,我怕……”

彼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话。

那人始终不说话。

彼得低着头,不敢挪动半步。

人们发现彼得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彼得已经冻僵了。彼得双手伏在地上,头和双脚都埋在雪里。

彼得的前面有一根高大的电线杆。

 【赏读心得】

堂堂法官彼得,好端端没病没痛,居然让电线杆吓死。掩卷之初,哑然失笑,进而不免感叹唏嘘。追根溯源,表面上似乎是法律的尊严让位于罪孽的强悍,实际上则是人性中的正义被非正义所征服。可以相信,主人公本质上不是坏人,他也并没有贪赃枉法,草菅人命,与罪犯本人也没有恩怨情仇;他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尽的完全是“一种机器”和个人的本分。

这一切,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巧妙而又有层次地展示出来。一开头,环境恶劣、恐怖,孱弱的法官禁不住产生错觉;身体失控、神情失态和感到对方呼吸、大手伸过来的幻觉等等,无一不是害怕胆怯、心理防线被摧垮的外在表现。两段大篇幅的人物语言,表面看是法官对着想象的罪犯诉苦与求饶,实际上完全是危急时刻的自说自话与内心独白。

小说借助人物内心剖析和对心理特质的表现,塑造了守职、怯弱的法官形象,揭示了人性的缺陷。

析读佳作

任 性

赵 洋

①“明天去不可以吗?妈妈今天真的有事,听话啊。”妈妈有些着急,额上沁出汗珠,漂亮的手袋与裙摆随着她的走动不耐烦地摆动着。已经七点半了,妈妈的高中同学聚会也已经开始半小时了。

②我执意要妈妈陪我去挑衣服。

③“不!我就是要今天去!就是今天!”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力量,我怒气冲冲地对妈妈喊叫。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我就是不希望妈妈出去,只想让她陪着我。

④“好吧,我打电话告诉她们,我不去了……”妈妈终于放弃了争执。

⑤妈妈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聚会的热闹,在房间的冷寂中显得格外刺耳。我看见,妈妈的眼中浮起了一丝沮丧,她说话的声音显得无力、苍白。几声“不好意思”后,妈妈挂断了电话,却久久地提着话筒。

⑥我心底掠过一丝酸楚,丝毫没有得胜的满足。那晚,对着满街漂亮的衣服,不知怎的,我失去了挑选的兴致。妈妈陪我走过一家又一家店铺,我也只是看,只是茫然地闲逛着。

⑦妈妈心不在焉地跟着,时常看着手表,出神。虽然我没去试穿任何衣服,她也没有抱怨我,没有催促我。我们整晚没说一句话。最后,空手回了家。

⑧客厅的时钟指向十点半,同学聚会应该结束了吧。我们俩一声不吭,妈妈回了房间,我也倒在自己的床上。

⑨回想着晚上发生的事,思绪定格在了妈妈那着急、无奈、沮丧的脸上。是我做错了吗?一定是的。妈妈已经不再年轻,离她那美好的高中时代越来越遥远,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自己的高中同学了吧,见一次面是多么不容易!这些年她只是陪伴着我,满足我的一切需求,而我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反而恶言相对,凶狠地剥夺了她的快乐。我是多么残忍,她该是多么难过啊!

⑩我起身,轻轻走到妈妈的房间,妈妈正凝视着手中旧得已发黄了的照片——妈妈的高中毕业照,神态很是憔悴。是我,是我的任性,妈妈才会如此难过。

11对不起,妈妈。

 【析读小语】

任性,因为宠爱娇惯,因为青春冲动而失于控制。如果仅仅停留于叙述事件,虽有意义,但难说有多少正面的价值。然而,本文能够打动人心的是,作者有了比较深刻的反省,检讨了自己的行为过失,检讨了这种过失给妈妈造成的困境。这大概也可算得是“仁孝”之心的萌芽吧。

尤可称道的是,作者能自如地驾驭心理描写的方法。对“我”,在第⑨段里,直接述说自我反思的过程,先是给出结果,再是体谅妈妈的奉献与艰辛,最后检讨自己的任性。心思细腻,层次明晰。甚至与妈妈逛街的过程,行为动作都透露了郁闷不爽的心情。对“妈妈”,虽然只能依据神情观察,可描写都恰切精细地抓住了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妈妈的着急躁动,第①段里的神态与动作细节能够看出;妈妈的沮丧无奈,第⑤段里的表情描写一览无余;妈妈的低落情绪,更可从后来几段的“心不在焉”、“一声不吭”中透露隐现。

  写作训练9

作文题目:敲门

要求:①写成记叙文,根据心理描写的知识要领,注重运用心理描写。②字数在600字左右,卷面整洁。

  作文百宝箱

【名言佳句】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审核:三人行学习网]

tag: 记叙文   作文教学,作文学习,作文指导,语文教学 - 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