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难点突破32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第四、修辞格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色彩显明,描写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歼灭难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窗外,飞舞的雪花中,那丛迎春开得正闹。白雪映衬黄花,金灿灿的。刚从学校回来过寒假的我忽然心动,踏雪寻春去!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不时嘿嘿傻笑。好容易把她拉回来,却瞪大眼睛说我有病。我拿三毛作比,说踏雪寻春,当比三毛更三毛。一听这话,妹妹来了精神,翻身下床,围巾胶鞋,极麻利地武装完毕,倒连声催起我来。我窃笑,还是头发长的好唬弄。
一上江堤,寒风挟着雪团儿直往脖子里钻。放眼望去,雪滩茫茫,瘦水一痕。妹妹跌足叫悔:“寻春寻春,寻你的魂。”我笑道:“若是桃红柳绿,莺飞草长,那叫游春。这踏雪寻春,妙在一个‘寻’字。”妹妹满脸无奈,作误上贼船状,一跛一滑,跟我下了江堤。
江滩杳无人迹,积雪蓬松深及膝弯。顶风冒雪,一步步捱到江边,妹妹气喘吁吁,两颊绯红,不由满腹怨气。我劝她说,这江水非平日之江水,乃是绿葡萄发醅的一江春水。说归说,自知难以服人。搜索枯肠想胡诌几句,妹妹忽然惊呼,且遥指远方。我擦净眼镜,极目水天苍茫处,好像有几粒黑点。妹妹眼尖,说是野鸭子。我遂借题发挥,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观赏了雪落碧波,野鸭戏水的美景,欲打道回府,谁料又节外生枝——妹妹想原路返家,我想从柳林迂回,相持不下,陷入僵局。没办法,只好掷硬币一决胜负。天助我也,三番两胜,兄走妹随。此时雪愈发下得紧,惟闻阵阵喘息与吱吱踏雪声。更觉路漫漫其修远兮,双腿沉沉如坠铅。
突然,眼前出现几丛芦苇,皆遭火焚,残干枯叶,劲风中摇曳作响,一种凄美慑人魂魄。妹妹见了停下步子,调侃说:“这里也有春么?”我折段焦苇,剥去苇衣,苇心竟泛出新绿,火焚雪欺,芦苇不死,令人感叹。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柳林,恍如置身水晶宫。柳树就像巨大的白珊瑚。徜徉在此,俗心如洗,一片玉洁冰清。妹妹牵过一根柳条,吹去浮雪,欢呼:“柳条发芽了!”我笑痴人说梦。谁知凑近一瞅,咦!柳条当真拱出粒粒嫩芽。只可惜,不会做诗,难以抒情。
我问妹妹:“今儿踏雪寻春感觉如何?”她笑答:“妙!妙!明年下雪,我们还来。”
1.(1)“那丛迎春开得正闹”中的“闹”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2)“我”吟诵东坡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文章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
2.文章结尾处,妹妹说:“妙!妙!”说明兄妹俩是寻到了春的,在文章中兄妹俩所寻之春是在哪些物象上体现出来的?
答:
3.读完此文后,你认为文章所写的早春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用100字左右加以概括评析。
答:
4.下面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分析,请选出正确的两项( )
A.“妹妹正随三毛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遨游”,“我拿三毛作比”,“当比三毛更三毛”中的四个“三毛”的含义是一样的。
B.“还是头发长的好唬弄”中的“头发长的”运用的是借代修辞,含有轻蔑的意味,与文章的情感基调协调。
C.在整个寻春的过程中,妹妹有过失望,有过埋怨,有过怀疑,更有过惊喜。
D.在艺术特色上,这篇文章能寓严肃的主题于轻松活泼的记叙之中,兄妹的嬉笑调侃平添了文章的情趣。
E.文章材料简单琐细,且在处理时缺少变化,这是文章的不足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www.350xue.com
5~8题。
黎明的眼睛
端木蕻良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
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的呢!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塔个顶蓬。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是后来的事。随着窗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
窗子,自从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它就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层楼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看到高屋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创造的窗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高考难点突破32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 › 高考难点突破8 扩展语句
- › 高考难点突破35 话题作文的选材与内容
- › 高考难点突破29 根据文章内容或信息进行推断
- › 高考难点突破2 近义词选用
- › 高考难点突破3 虚词(包括关联词)选用
- › 高考难点突破4 成语使用
- › 高考难点突破5 病句辨析
- › 高考难点突破6 歧义辨析
- › 高考难点突破20 词类活用
- › 高考难点突破21 文言句式
- › 高考难点突破23 翻译文言语句
- › 高考难点突破30 归纳评价文章内容与作者观点态度
- › 高考难点突破31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
- › 高考难点突破32 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 › 高考难点突破38 怎样使文章丰富
- › 高考难点突破39 怎样使文章有文采
tag: 技巧 现代文学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高中其他素材,高中语文知识,语文教学 - 高中语文 - 高中同步辅导 - 高中语文综合辅导
栏目导航
- ·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7届模拟测试题(
- ·最新北京市语文高考模拟试题(2017.2.1
- ·2017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四)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
- ·高中语文第三册期中试题
- ·高二语文(下)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 ·古诗鉴赏训练
-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
- ·现代文阅读解题指导
- ·中国古代最缠绵词章大全
-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
-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 ·高一下学期大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 ·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新教材第一单元测试
- ·2017届全国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 ·高三专项训练题 词语
- ·文言文训练1
- ·语言与表达能力训练(六)
- ·标点符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 ·2017高考汉语成语训练
-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
-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卷(2017.3)
- ·厦门市2017届高三年质量检查
- ·语文模拟试题(三)
- ·语文模拟试题(WORD文档)60套(2017)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
- ·古诗鉴赏主观练习题